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的新趋势、新特点、新策略

2017-06-09吴后辉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趋势互联网+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一方面为孩子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一方面又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如何积极利用互联网资源,建立和孩子平等有效的沟通,使孩子拥有健康的发展,值得家长重视。

【关键词】互联网+;家庭教育;趋势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现代科技不断更新,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一方面互联网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另一方面,不良信息的泛滥,网络游戏等也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负面作用,许多孩子沉溺于网络游戏,严重影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让互联网成为孩子的学习资源,是每一个家长应该重视的问题。

一、“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现状

(一)家庭教育传统的断裂与失承

家庭教育的绝大多数内容都是继承而不是创新,人们在家庭里接受了父辈们对自己的教育,在自己长大后,也用同样的教育内容、方式和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不可否认,中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些诸如曾国藩等为代表的“家风”,并传承至今,但我们大部分人所获得的教育经验在今天已经行不通,因为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寻找新思路,互联网背景下产生了诸如网恋、网瘾、手机控、游戏控等诸多问题,考验着每一个家长及教育者的智慧,也呼唤着在互联网背景下教育传统的塑造和形成。互联网作为一个新事物,有其产生、发展和壮大的过程,同样的,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家庭教育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也必将经历一个长期的摸索过程。

(二)家庭教育方法的粗放与单一

很多家庭的教育方法往往比较粗放,采用诸如恐吓、威胁、打骂等方式,以求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殊不知这种粗暴的方式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埋下了祸根,再加上一些家庭长期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又不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久而久之,家庭教育顽疾愈盛,我国有关方面的调查显示:中国学生的心理素质合格率仅为19%,而美国为41%。日本为60%以上。我们的一些孩子年纪轻轻就开始出现了一些列症状,诸如厌学、自暴自弃、以自我为中心,甚至是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可悲可叹,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并施以正确的方法。

(三)家庭教育期望的空洞与短视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许多家长内心的愿望,但是,“中国式”的家长经常会提出一些大而空的目标,比如让孩子成为科学家、文学家等,这在孩子看来是没有具体参照标准的,不容易执行,也有一些家长在教育目标的制定上滑向了“超现实性”套路,所谓的“超现实性”是指家长对待孩子“严”而出“格”。他们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教育孩子;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种过高的估价和希望,常常用邻居、同事的小孩的优点去评判自己孩子的成败,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还有一些家长是陷入了“不一致性”的困境,所谓的“不一致性”,是指家长教育孩子“严”不入“格”。家长在情感上都重视孩子的教育,却往往忽视现实生活中教育的点点滴滴。如“考试作弊”、“无节制上网”、“不招呼客人”、“不孝敬老人”等等行为,有的家长往往放松对孩子的严格要求,长此以往,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行为,家长一旦醒悟,招数使尽亦束手无策。因此教育应做到“风物长宜放眼量”。

(四)家庭教育效果的低效与逆反

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人们有更多的选择偏好,他们可以在互联网上聊天、购物、进行网络游戏。但互联网的出现也为家庭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孩子在空余时间容易沉迷网络,寻找网络中的新奇事物,或者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网络游戏,网络的发展使得青少年视力严重下降,互联网还减少了孩子进行技能学习和体育锻炼的时间,使很多孩子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互联网的发展,使孩子获取网络资源更为便捷,这也使得孩子对父母的依赖逐渐减少,父母对孩子的权威也在逐渐弱化,在孩子心中的地位逐渐边缘化。孩子沉浸在虚拟的网络世界而不能自拔,影响着孩子的沟通能力的培养,现代网络良莠不齐,加上孩子对互联网上的内容缺乏辨别力与控制力,网络色情、网络暴力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更有一部分人利用互联网诱导青少年,使青少年早熟、叛逆,不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三观”。互联网的发展使他们产生严重的学习惰性,直接在网上搜索作业,弱化书本阅读,甚至不愿意写字,孩子的读写能力不断下降。

二、“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的新趋势新特点

(一)教育成本上升

随着经济及收入水平的提高,家長对孩子教育越来越重视,教育成本也在逐步上升,由于过去受到地域的局限,人们的教育消费主要在集中在本居住地,互联网的发展打破了地域限制,拓宽了教育的空间,相应地也增加了教育的成本,如购买网络视频、商城教辅资料、户外拓展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游学旅游服务以及其它个性化服务等。

(二)教育模式开放

由于受教育程度及成长环境不同等因素影响,大部分人认为,在孩子的教育上,最大问题就是“与父母传统教育观念及方式有摩擦”,调查发现,70后家长已成为教育消费主体人群,其孩子年龄集中在7-18岁阶段,面对应试升学和素质教育双方面压力,已逐步形成较为成熟的教育模式。80后已成为互联网用户的主力军,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他们已逐步承担养育儿女的责任。其孩子主要在0-6岁阶段。80后家长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更具有互联网思维,更善于运用互联网及科技产品,大部分60后父母也承认自己和孩子思维模式不同,有代沟。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性,传统教育固化模式将进一步被打破。

(三)教育角色转换

随着教育观念的改变和教育条件的成熟,家长对教育的投入度进一步提高,总体而言,妈妈承担着教育孩子的主要工作,新一代家长不再一味专制、严厉,更偏向平等交流,推崇关爱、尊重的教育方式。家长的角色也逐步由严师、裁判等形象转为慈母、慈父的形象。父母陪孩子的时间逐渐增加,年轻家长也越来越喜欢这种“陪伴模式”,享受着陪伴孩子的乐趣,做孩子成长的陪伴者、倾听者和促进者。

(四)教育目标升华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目标做出快速调整,爸爸更多以结果为导向,关注学习成绩和动手操作能力;妈妈关注性格、习惯养成及能力培养。大部分人的育儿需求趋近相同,对孩子道德与性格的养成关注度大于学习成绩。家长在教育问题上趋于理性,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时期中被大量的道德滑坡现象所困扰之后,在家庭教育中,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其次集中在孩子的习惯、性格、沟通交流、兴趣、意志力等环节上。因此更关注孩子的独特性和个性,使孩子拥有完善的人格,全方位发展已经成为新生代父母的教育目标。

(五)教育途径多元

大部分家庭的家长双方对于教育理念基本一致,但是仍然有一些家庭存在分歧,而面对分歧,更多的家长抱着面对矛盾、解决矛盾的态度,选择自学或者交流沟通的方式来化解矛盾,而有的家长则通过选择网上社区和其他家长进行交流,取长补短有调查表明,83%的父母主要通过网络来获取教育知识,在互联网背景下,年轻父母与上一代相比,有着较为突出的优势,他们的教育知识和教育理念更为丰富、多元。通过各种网络媒介,如社区、App、微信公号等获取教育经。与孩子沟通交流也可以更娴熟地运用诸如QQ、微信等聊天工具。

三、“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方式的转变

(一)立足实际,尊重需求,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

家长要经常和孩子沟通,学会和孩子平等相处。与传统的家庭教育相比,互联网时代的家庭教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父母权威不断削弱,孩子已从以前的听话转变为现在的对话,如果家庭中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家长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帜,一味要求孩子听话,更可能促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孩子更容易沉迷于网络世界。家长应该积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沟通平台,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让孩子愿意和自己沟通,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改变孩子。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也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孩子能够在互联网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听到自己喜欢的歌曲,与其他人一起谈论相关的话题。孩子在网络中的独立性越来越强,对父母的依赖越来越弱,孩子的观念与家长的观念严重冲突,造成家庭关系不和谐。家长也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孩子积极沟通,充分了解孩子的需求,在互联网上寻找相关知识,并与孩子积极讨论。利用互联网加强和孩子的沟通与联系,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尊重与关爱,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

(二)提高素质,以身作则,增强预设的教育效果

对于网络知识,家长首先要树立学习意识,改变对互联网的偏见,消除和孩子之间的代沟。家长要积极跟进社会,学会使用互联网,不要偏听偏信,由于社会上所报道的多是网络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使家长对互联网谈之色变,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对孩子上网一味抵制,使得家长和孩子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有利的一面,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习惯,使孩子既能利用互联网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又能有节制地上网,不沉迷于网络。 许多家长也一定程度上沉迷于网络,这不利于对孩子的教导。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卻希望孩子做到,这是很难的。家长要注重家庭的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利用互联网做有意义的事情,让孩子不自觉地也在学习自己的行为。

(三)学会赏识,正确引导,提升孩子的多元能力

想要使互联网对孩子产生积极性作用,就要学会教孩子辨别网络上的各种资源,但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还没有形成较为健康成熟的思想,缺乏辨别能力,缺乏控制能力。家庭不能只注重孩子的成绩,要更加注重对孩子人格的培养,挖掘孩子的闪光点,进行赏识教育,正确引导孩子的“三观”及行为,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面对生活,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与烦恼,特别是孩子无助的时候,家长更要认真地听他们倾诉。孩子们在倾诉的过程中就会寻求到一种满足,让他们找回自信,这有利于增强抗挫能力,提升心理素质,使他们积极投入到生活和学习当中。

(四)开展活动,增强合力,增加愉悦的教育体验

孩子自制力差,空余时间生活单调,家长要积极培养孩子的生活乐趣,让孩子能够享受节日的氛围、享受大自然的美妙。对于网络成瘾的孩子,父母要学会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带孩子进行户外运动,缓解网络对孩子的吸引力,让孩子更加健康地发展。以情感交流为契机,充分挖掘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内涵,或者家庭成员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为背景,开展形式多样家庭活动,这会增加孩子愉悦的教育体验,同时,教育活动化和生活化也更能达成教育目标的实现。

四、总结

互联网有利有弊,家长要对互联网形成正确的认知,充分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引导孩子趋利避害。家长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孩子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既让孩子有自由空间,又让孩子能够积极利用互联网资源,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获取到积极健康的信息。

参考文献:

[1]宋洪飞.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

[2]贾秋林.互联网时代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6.

作者简介:

吴后辉(1981.1~),男,汉族,福建泉州,本科,高中教师,研究方向:高效教学策略。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趋势互联网+
初秋唇妆趋势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SPINEXPO™2017春夏流行趋势
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