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星救援》:幻想与现实间的美学创作

2017-06-05邢艳春

电影文学 2016年20期

[摘要]作为标志性的好莱坞科幻电影,《火星救援》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充分满足了观众对这种类型电影的期待和想象。但是和其他同类型影片不同的是,该片把关注的重心更多地放在人而不是技术层面,把对人的观照作为自己的叙事核心。在这种创作目的的推动下,它在建筑和场景设计空间、情节的安排等层面更多地采用了真实化的原则,力争构建一个现实世界的镜像,从而实现了幻想与真实相融会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建筑和场景空间设计;情节的安排;人物命运;真实化

科幻电影的真正博兴开始于美国新好莱坞电影的兴起。一批受过专门电影化教育的青年电影人进入电影创作一线,他們以前人未见的勇气大胆革新了美国电影创作的面貌。一方面为了和日益兴起的电视产业开展竞争,一方面也是由于自身兴趣所在,注重视觉奇观的科幻电影成了他们构建自己电影大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导演中,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可以看作是最典型的代表。他们对再现现实生活、还原真实世界并不热衷。相反,致力于为观众从无到有地构建一个新世界似乎更像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当然,对于观众来说,科幻电影的魅力或许就在于此。他们并不介意影像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巨大不同,期待的是电影可以恣意放飞想象的边界,从而拥有超越日常生活感知的震惊体验。但是,2015年上映的《火星救援》却似乎志不在此。

《火星救援》由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出品,讲述了一个太空版的“荒岛余生”的故事。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火星尘暴,宇航员马克被误以为已经身亡,从而被队友放弃并独自留在火星。为了能够活下去并重返地球,马克甚至开始尝试在火星上种植土豆。就在他艰难挣扎的时候,美国宇航局的一位工作人员机缘巧合地发现了火星上的人类生存迹象,并因此与马克取得了联系。一场惊心动魄的救援行动由此展开。

对于一部电影作品来说,除了作为文化产品所必须具备的认知功能之外,有可能它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观众建立起某种程度上的情感认同,并以此收获相对可观的经济效益。那么,具体到电影《火星救援》,这种情感上的认同又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我们认为,或许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要素:

一、真实化的建筑与场景空间设计

一般来说,建筑与场景空间的设计应该为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提供合乎逻辑的推动力。这个推动力是以真实的情境构建为基准的,它在推动叙事的同时肩负揭示时代特征的重任。对此,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巴赞就有过非常明确的判断,他认为,“电影里最真实的东西不是主题或表现的真实,而是空间的真实,没有空间的真实,活动的画面就构不成电影,只有表现了真实的空间,才达到了电影完整地再现客观物质世界的最高美学要求”。

但是,在科幻电影中,这种建筑与场景的空间设计是否真实、是否能揭示特定的时代特征好像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它更多地要呈现某种“科幻”的色彩。在一系列经典的科幻电影中,我们所看到的更多往往是饱含了艺术的想象空间,并以视觉上的奇观影像带给观众最大限度的视觉震撼。它们往往是“新奇的、奇幻的、光怪陆离的。运用各种先进的制作技术和软件进行处理,制造视觉上的奇观”。在《2001漫游太空》的开篇段落,观众首先看到的是原始人类的生活图景,可是画面一转,导演库布里克利用相似性剪辑的手法,很快就把观众带到了太空战舰的舱室中。这个科幻气息十足的内部空间设计很典型,满足了我们对未来世界的想象。它是简洁的、冰冷的,在彰显高冷的科技气息的同时,似乎也有一种生人勿近的“机械美学”的意味。这种设计理念在日本导演,尤其是动画片导演那里似乎表现得更加明显。大友克洋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日本新生代动画导演的一个重要代表,他参与创作的短片《大炮街》中,主人公所生活的城市就是一座充满了各种管道的钢铁建筑森林。大友克洋对这座城市充满了难以言表的热爱之情,以至于他用一个复杂的长镜头段落事无巨细地展示了这个钢铁城市的方方面面。未来城市建筑的“机械之美”也许是大友克洋始终难以割舍的一种情怀。

而《火星救援》则不然,它似乎走到了传统科幻电影的反面,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返璞归真的意味,它体现的是对科学精神的追求,体现的是对客观真实原则的追求。

在电影中可以看到,建筑与场景空间的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一是地球环境下的建筑与场景空间;二是火星及太空飞船环境下的建筑与场景空间设计。

在地球环境下的建筑与场景空间设计上,《火星救援》的处理风格相较前述科幻电影作品就显得冷静、克制多了。影片对于城市的场景空间描绘虽不多见,但也能看到它的创作理念和《第五元素》一类的影片大异其趣。没有了那种高耸入云的巨型建筑,没有了错综复杂的立体交通网络。它只是如实地传达出了现代都市的生活图景,按照“所见即所得”的原则,做到了最大限度的还原。而城市的建筑空间内部,则因题材而带有些许的现代科技气息。这在美国国家航天局、喷射推进实验室等建筑内部有充分体现。值得称道的是,建筑的内部空间同时也都设计得较为空旷、通透。电影开场段落,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主管桑德斯正在向记者进行突发事件的通报,镜头徐徐拉开,后景处是奔走忙碌的工作人员,这种前后景之间的巨大空间,为导演的场面调度提供了充分的余地。

火星及太空飞船环境下的建筑与场景空间设计,则更是体现了科幻电影中科学、真实的一面。它们是完全以事实为依据、以科技为准绳的。空无一人的火星情境下一片荒凉、寂寥,红色的荒漠、沙丘成为唯一的色调。电影中大量使用俯角度的运动镜头,把主角马克这种恶劣的生存条件表现得入木三分。同时,为了展示人相对自然的渺小与无力,火星场景也大量使用全景镜头,环境成为表现主体,个人不过是飘荡于天地之间的微尘。这样的空间设计理念不仅体现在火星情境中,太空飞船环境也是如此。电影就像一部科学纪录片一样,纤毫毕现地向观众展示了硬科幻电影的严谨与写实。观众也因为这种情境空间的设定产生了更加明确的带人感,并为主人公的命运嗟叹不已。

二、真实化的情节模式

一般来说,观影过程中所体会到的真实感主要来自电影世界与客观世界距离的消失。该片中,这种策略主要表现为真实化(反戏剧化)的情节模式。或许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问题需要我们去厘清。那就是科幻电影应该以什么样的面貌呈现给观众?正如前文所说,考察科幻题材电影的发展,我们也许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的该类型影片都把精力放在了奇观影像的营造上,神秘浩瀚的星际空间、丑陋狰狞的外星生物、曲折离奇的冒险故事似乎成为其核心内容。但是,我们不应该否认的是,在这一系列的科幻电影长廊中,还是有一些创作者是有着别样的艺术追求的。这些影片的典型代表有《阿波罗13号》《地心引力》等,它們以现实的科技发展和其可能性为基础,加以描绘或合理想象,核心任务是要构建一个真实或是看起来符合客观真实的非戏剧化的情境,以承载其对科技发展的回顾及理性思考。如果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火星救援》,它自然也可被归为此类影片之中。

我们可以看到,日常性的生活内容的展示成为影片关注的重点所在。这种“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风格很容易使观众产生强烈的代人感。影片并没有刻意展示那些具有较强烈的戏剧冲突的场面,即使它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一些关键因素,也往往没有浓墨重彩地反复刻画。影片开场段落,马克遭遇了一场始料未及的风暴,并由此被放逐于火星。按照惯常思维,这个威力无俦的戏剧性场面,有充分的理由被创作者大书特书。可是电影却只是轻轻触及,转而用更多的笔墨来描写马克如何自救。就像一个用影像写就的日记一样,创作者用大量的细节描写来展示角色如何为土豆秧苗施肥、灌溉、生成合适的土壤。这些场面的设置对于观众来说,都是他们可以基于生活经验有直观认识和感受的,由此带来的真实感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也因之产生了不逊色于戏剧性场面的艺术感染力。

这种情节设置在影片中可谓比比皆是。当马克和地球取得了联系之后,为了使沟通变得更加便捷高效,马克苦心孤诣地尝试编制通信字母表,电影也就不厌其烦地将整个过程中的每一点微小进步都予以详尽描摹。这些情节的设置,可以说基本上排除了戏剧性的成分,而力图实现对生活本来面目的无选择性的展示。这不仅同传统的好莱坞戏剧式电影拉开了距离,也同绝大多数的科幻电影有了截然不同的创作旨趣。

三、人成为叙事核心

人是万物之灵长。因此,在一个叙事作品里,它最重要的核心任务就是对人物命运的关切,对在命运的捉弄下苦苦求生之人尊严的真切体察。对于创作者来说,这样一个基本原则或许是他们永远应该坚持和恪守的。在这方面,一些优秀的美国电影作品确实值得学习,它们曾经刻画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并一再向观众展示蕴含在普通人身上的伟大力量。我们可以看到,在《火星救援》这部影片里就有对这种原则的坚守。电影中,最牵动观众的无疑是马克的命运,他能否脱离险境成为影片的最大悬念与叙事的主线所在,而不是惯常地充斥着奇观影像的星际间的战争与和平。

同时,为了增加观众对角色的认同感,电影也把那些属于人类的最美好的品格,如坚韧、顽强、诙谐等性格特质加之于马克的身上。电影中有一些精心设计的细节,把主角身上永不放弃的一面表现得既生动又有趣味性。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工作人员不经意间发现火星上还有马克的生命和活动迹象,他们感到非常震惊,甚至在同事之间交流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你能想象得到,他在火星上会经历什么吗?他离地球有8000万公里远,他觉得自己孑然一身,他觉得我们放弃了他,这对一个人的心理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他现在到底在想什么?”可是,真实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镜头一转,马克不仅没有颓唐绝望,反而有些惬意地在空间基地一边洗漱一边听着流行歌曲。不仅如此,他还对其他宇航员的音乐欣赏品位充满了怨念:“要是再听这些恶心的迪斯科音乐,我肯定会死在这里的。天哪,刘易斯指挥官,你难道就不能带点这个世纪的东西吗?”当和地球恢复了数据通信传输时,马克最为纠结的却是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在其他人面前,他到底应该摆一个什么样的姿势呢?是“高中毕业生”还是“初踏社交圈的少女”?一时之间,主角颇有些游移不定。土豆种植舱室发生爆炸之后,马克只有那么一瞬间的短暂绝望,很快又能振作起精神,重新开始工作并精心分配食物,以便度过这最为艰难的时刻。类似这样的情节可以说在电影中所在皆是。它们为观众描绘了一个生活在身边的普通人,他有些唠叨、好面子,心态平和,为人洒脱且达观,在身陷绝境的时候不绝望,这样一个典型人物又有谁会不喜欢、不认同呢?马克的形象能够如此深入人心也就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同样,影片所要表达的为了拯救一个的生命,不同地域、不同价值观的人们可以团结在一起的宏大命题也让人为之动容。在这部电影里,当美国航天局为了拯救马克而发射的飞船爆炸时,所有人都陷入了绝望的境地。而这时,常常被塑造成美国对手的中国人却能超越意识形态的鸿沟,宁可放弃自己的宇航计划也要伸出援手。这样的情节设计让观众充分体会到了人性的温暖。固然这其中有市场的考量,但是又有谁能不为之击节赞叹呢?“一切以叙事为特征的文学艺术,如史诗、小说、戏剧等,无不以写人作为艺术创造的焦点。”正是因为真正做到了以人为叙事的核心,《火星救援》才能在那些所谓“重概念”的技术堆砌的电影中脱颖而出,带给观众更多来自于美好人性的感动。

科幻电影如何做到让观众全身心地投入和情感认同,《火星救援》等影片发现了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这些以真实性为基准原则建构的影片,不仅在建筑和场景空间设计、情节的安排等方面煞费苦心,而且还在影片中塑造了一些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形象,并以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找到了一条由幻想通往现实的道路。

[作者简介]邢艳春(1982- ),女,吉林珲春人,硕士,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