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莱坞大片的视觉审美文化解读

2017-06-05张文婧

电影文学 2016年20期
关键词:狂欢化陌生化好莱坞

[摘要]纵观好莱坞电影的发展史,其从诞生至今的百余年间,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好莱坞的影片,无论是从票房上来看,还是从影片的传播范围来说,都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可。这除了与好莱坞的营销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影片本身的视觉审美效果也不容忽视。同时,好莱坞大片的视觉审美,也是这个“读图时代”视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文章将从陌生化、奇观化、狂欢化三个方面,来对好莱坞大片的视觉审美文化进行解读。

[关键词]好莱坞;陌生化;奇观化;狂欢化;视觉审美

纵观好莱坞电影的发展史,其从诞生至今的百余年间,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渗透着好莱坞个性化的审美风格,其别具一格的叙述视角、宏大的场景、震撼人心的视听效果、新奇的故事情节,都成为好莱坞大片鲜明的特点。而且,无论是从票房上来看,还是从影片的传播范围来说,好莱坞大片都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和赞赏。之所以有如此好的成绩,除了与好莱坞的营销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影片本身的视觉审美效果也是其大受欢迎的重要因素。好莱坞大片的视觉审美,也是这个“读图时代”视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目前,对于好莱坞影片视觉审美文化的研究还不够全面、系统,本文将从陌生化、奇观化、狂欢化三个方面,来对好莱坞大片的视觉审美进行文化解读。

一、陌生化

好莱坞电影始终直指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观众的好恶自然就成为电影在情节编排上的权威风向标,这种对商业利润的执著追求有时甚至会影响到电影对美的生产,电影人往往需要把拍摄电影的过程变为机械化的流水线生产,在电影中加入各类反复出现在不同作品之中的商业元素(如男欢女爱、暴力凶杀等)。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审美需求,陌生化被应用到好莱坞电影创作之中,这不仅丰富了陌生化理论的内容,而且促进了电影艺术的发展。

首先,陌生化在电影艺术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而且使原本模式化的东西变得新奇,無形中增添了影片的艺术魅力。从电影发展的层面来说,只有新颖、独特的艺术作品,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创作影片的过程,就是不断进行陌生化处理的过程。而且,电影本身就是一种集画面与声音于一体的艺术,通过视觉和听觉效果给观众超强视觉冲击力,这是电影艺术所不可或缺的重要表现。从艺术理论发展的层面来看,只有通过不断地对陌生化进行实践,才能不断丰富陌生化的内涵,在运用陌生化理论的同时使陌生化理论得到丰富,从而有利于陌生化理论不断创新和发展。综观好莱坞大片,对影片中的场景进行陌生化处理,是增强影片视觉效果的重要途径。例如,影片《阿凡达》(Auatar,2009)中美轮美奂的场景以及令人叹为观止的超然想象,就是陌生化的生动体现。如影片中漫天飞舞的色彩艳丽的飞龙、参天的巨树,类似于牛与犀牛结合体的斯塔姆巨兽等奇异的动物,粉色与紫色的植物,飘浮在空中的灵魂之树的种子等。影片陌生化的呈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字技术的应用,正是通过3D技术的应用,才打破拍摄手段的束缚,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

其次,场景上的陌生化,并不是陌生化的唯一体现,改变传统影片审美对象上的约束,也是陌生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所谓的审美对象,是指能够让人产生审美的对象,这里的对象很自然地就与人发生了一定的审美关系,放在电影艺术上来说,就是电影这一客体与观众之间的审美关系。在影片的创作过程中,以观众为中心,满足观众日益多样化的审美需求,是追求陌生化最根本的原因。好莱坞大片之所以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与注重影片审美对象的需求追寻陌生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影片《猩球崛起》(Rise of/the Planetof/the Apes,2011)对此就有生动的体现。一方面,《猩球崛起》以变异猩猩的视角为出发点,通过一系列稀奇古怪的故事,以此来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对人类的一些社会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这一视角具有独特性,改变了观众传统的思维方式,给观众带来持续不断的审美体验。另一方面,除了视觉上的审美体验,《猩球崛起》在听觉上,也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影片不仅打破了传统科幻片的音乐模式,采用全新的配乐模式,而且影片中所使用的管弦乐,更是冲击了观众的视觉享受,把视觉享受和听觉冲击有机融合在一起。

二、奇观化

受经济全球化热潮的影响,消费主义成为一种新的潮流,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改变,无论是在经济方面,还是在文化层面,都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尤其是视觉文化的兴起,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反响。电影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自然也受到了消费主义的影响,表现出奇观化的特征。所谓的“奇观化”,是指电影画面的构成方式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构图模式,而是更加追求通过画面的租借和创新,来增强影片的视觉表达效果,以满足观众的视觉快感。

好莱坞电影的视觉奇观化有着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毫无疑问,奇观化的热潮充斥在电影界的各个角落,无论是东方电影,还是西方电影,都受到了奇观热潮的冲击,尤其是好莱坞大片,更是堪称奇观电影的“领导者”。例如,灾难片《后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2004),通过一系列奇观化的场景——水淹曼哈顿、冰冻纽约城等,给观众带来了世界末日的体验;科幻片《星球大战》(Star Wars),通过奇观化的太空场景、新奇的故事情节,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震撼;影片《X-战警》(X-Men)更是凭借其新奇的动作画面,捕获了广大观众的眼球。在电影奇观化的演绎上,好莱坞大片发挥了极大的表现作用,为其他国家的电影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在奇观电影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而电影中的奇观化,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动作奇观、身体奇观以及速度奇观、场景奇观中,无论是哪一方面的奇观,都在增加影片的张力和感染力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此外,所谓的奇观电影,并不能狭义地认为通过一系列宏大场面的设置就可以成为奇观,也并不是说采用了特技就能成为奇观,更重要的是通过新奇的视听设置达到塑造人物形象突出影片主题的作用。例如,在《黑客帝国》(The Matrix)中的“子弹时间”就利用一种视觉奇观表现对时空观念的新思考,这一奇观不仅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而且这一奇观之后被多部电影所引用,成为奇观电影中的经典范例。

身体奇观是好莱坞大片奇观化的重要表现。追求奇观性与戏剧冲突性的电影与个人英雄主义之间本身就有着不解之缘,个人所面临的绝境以及在绝境之中进发出来的惊人力量,都能给予观众视觉以及情感上的震撼。好莱坞大片中的身体奇观,更多的是指在英雄形象的塑造上,传统影视大片中的英雄形象,大多是有着高大的、强健的身体,或者有着令人称羡的事业,例如《钢铁侠》(Iron Man)中的托尼就是著名的科学家,他穿上钢铁战衣后就变身为钢铁侠;而《蜘蛛侠》(spider Man)中的彼得,帕克则是一名记者,他的蜘蛛服则是一种伪装,其身体变异带来的特异本领是其化身蜘蛛侠的关键。好莱坞在身体奇观化方面的演进从未停止,其从不同的角度来塑造英雄的形象,以此来给观众以新奇的视觉体验。例如,在影片《蚁人》(Ant-Man)中,超级英雄斯科特就是“小偷”出身,而他变身后,成为一个只有1.5厘米长的蚁人,其身体能够变大缩小控制自如,甚至可以钻蚂蚁窝。而在影片结尾的大战中,为了拯救女儿,斯科特甚至缩小到原子量级,这一身体奇观化的设置,打破了传统英雄都是庞然大物的常规套路,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惊喜。

三、狂欢化

从本质上来说,艺术和文化的内在本质是不同的,文化的本质是阐释客观事物中所隐含的内在本性,艺术则是一种表现手段,但二者存在着特定的关联。艺术是文化的附属品,艺术是表现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传播文化的工具与手段。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自然也是文化的附属品。所以,从文化狂欢的角度对好莱坞电影的视觉艺术表现进行阐释,是一种科学、合理的途径。

从最初的理论归属来看,狂欢化属于文学命题,是由苏联著名的思想家巴赫金提出來的。“狂欢化”是指在文学创作中,通过采用一些狂欢式的形式或仪式,达到突出主题的目的。把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应用于电影艺术之中,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当前社会环境的影响,为狂欢化理论的应用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消费社会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和审美趋向,促进了狂欢化理论的发展。第二,电影自身发展的需求。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应对观众审美需求的变化,电影的视觉审美也必须发生相应的转变,狂欢化理论与电影的有机结合,为电影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好莱坞创作出了众多经典的影片,影片无论是在票房上,还是在传播速度上,都堪称电影界的领头军,而好莱坞大片能够赢得广大观众喜爱的重要因素,就是其在创作过程中充分运用了狂欢化的相关理论。

纵观好莱坞大片的视觉审美效果,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达到狂欢化的影视效果:第一,通过壮大场面的设置,来达到视觉冲击的效果。例如,在《猩球崛起》中就有许多壮大的场面,其不仅增强了影片的表现力,而且在凸显主题上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凯撒带领猩猩们从屋顶逃离时的画面,场景就异常恢宏和壮大,不禁引发观众的惊叹。猩猩们沿着楼宇的外墙向上攀爬,它们在楼顶上穿梭如履平地,它们穿过写字间,奔上街道,踩在公共汽车顶上向金门大桥前进。影片中的高潮部分——人类与猩猩决战的画面也非常壮观,整个画面中充斥着火药的烟气,到处都是狂奔的马匹,血肉之躯抵挡枪林弹雨,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促使观众反思人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类似的,《神战:权力之眼》(Gods of/Egypt,2016)中气势恢宏的宫殿和苍茫悠远的古战场,为观众营造出一个摄人心魄的埃及神话场景;《加勒比海盗》(Pirates of/theCaribbean)中的海战场面,飞翔的荷兰人号与黑珍珠号在海面上的巨大漩涡中激斗。这些影片,都凭借其壮大的场面,形成了极大的视觉冲击效果。

第二,好莱坞大片的视觉狂欢,还体现在对影像的游戏化。所谓游戏化,即借鉴电子游戏的思想,将成人世界变成了游戏的世界。例如,影片《安德的游戏》(Enders Game,2014)中,就存在“把战争当儿戏”的设置。片中,人类的战斗学校用几周的时间,把安德训练成能够领导国际舰队的领袖,而且把与外星虫族真正的生死之战,当作测试来展开。在传统电影中,对于这种涉及人类命运的主题往往以相对沉重的方式展现,而在视觉狂欢的指导思想下,安德的训练课程是游戏化,安德等孩子感觉不到训练的残酷化。同样的,最终之战也是教官口中的例行演习,安德不会感觉到自己的行为是对虫族的杀戮。这样,影片最终呈现出与电子游戏类似的结局,安德在完成最终之战后,带领着虫族的希望之火逃往宇宙中的未知之地。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们的审美水平不断提高,促进好莱坞影片在视觉上不断进行创新,也正是凭借其视觉审美上的发展,才为好莱坞电影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把陌生化、奇观化、狂欢化的表现手段应用到电影的创作过程中,是好莱坞影片赢得广大观众喜爱的重要因素,值得人们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尤其要从文化的角度对其进行新的解读,以此来为电影事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借鉴。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的青年基金项目“Hopkins诗歌的文体研究”(项目编号:14CX04056B)。

[作者简介]张文婧(1984- ),女,吉林通化人,硕士,景德镇陶瓷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文艺理论及文化审美。

猜你喜欢

狂欢化陌生化好莱坞
12月好莱坞精选
11月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尘埃落定》中“陌生化”成分的英译研究
人间奇剧——论易卜生笔下伦理身份的陌生化
曰常性·传奇性·陌生化——电影《白毛女》的受众研究
浅议J.K.罗琳作品的陌生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