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于时光深处书一城古韵

2017-06-03覃艳群

民族文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故城宗祠

覃艳群

久雨初晴,空气清新而凉爽,阳光洒下道道金色丝线,白玉兰氤氲一城芳香。农历五月十九日,正值贺街一年一度的浮山歌节,暂时放下工作的紧张与繁忙,与三五好友去一赏歌节之兴。

走进诗情画意的临贺故城,就如同走进了一册翰墨书写的古籍。五月的故城是静谧和美丽的,石板街、百家祠、桂花井、文笔塔、玉印浮山,处处渗透着历经千年的历史沧桑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故城的前世今生

临贺故城位于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鎮,始建于西汉汉武帝元鼎六年,也就是公元前111年。有人说,这里有着古老的历史却不叫“古城”而称为“故城”,是因为这是一座曾经的故去的城市。他历经西汉以来的13个朝代,风云变幻,早已历尽沧桑。因其地处桂、粤、湘三省交通要冲,是潇贺古道水路、陆路交通运输的重要中转站,早在汉代,即已成为三省交界的重要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在1952年县治迁到八步之前,前后2000余年,都是郡、县治所在地。

临贺故城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底蕴深厚,是广西四大古城中唯一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座历史古城,城内古迹随处可见,散发着古老的浓浓的民俗风情,走进去,便仿佛走进了一段漫长的时光隧道,让人不知今夕是何夕。

跟着友人随意漫步在故城街巷中,一种安静祥和的感觉让人渐渐忘却了城市的喧嚣,回归到一种悠然的状态,时间似乎放慢了脚步,引领着我们静静品味这休闲的时光。脚下是青石板铺就的平坦的巷道,高跟鞋踏上,发出不轻不重的“嗒嗒”声,打破了午间故城的寂静。

曾经的故城,主要以县衙、捕厅、文庙、书院等行政文化建筑为主,辅以小型的商业铺面,其余均为民居建筑。现今仍保存较完整的建筑有县府衙门、临江书院、各姓氏宗祠、文笔塔、历代古民居、最古老的砖砌码头和近代所建的石砌大码头、文庙遗址等。从河西古城池的布局中可以看出,在很早以前,这里的建设就已经具备了较完整的行政、经济、文化、宗教、贸易、防御等城市功能。

如今走进故城,小巷两旁的房子大多还保留着旧时的样式。房与房之间,不时出现高高矮矮的墙,爬山虎碧绿的藤蔓爬上了墙头,覆盖上一层绿意。高大的泡桐树越过围墙,向路上的人们挥手招呼。屋旁还见缝插针地开辟了一小块一小块的菜地,种着青翠的苦麦菜,红的指天椒、白的灯笼椒、青的牛角椒,爬着茁壮的南瓜藤。金黄的南瓜花是这里特色菜品——瓜花酿的主要原材料。心灵手巧的故城女人,总在清晨摘下朵朵带着露珠的南瓜花,剥去花梗上带刺的皮,摘去花朵中的雄蕊,然后将洁白的水豆腐、金黄的油条、半肥瘦的猪肉、虾仁、香菇、葱花连同花梗一起剁碎,加上调味料,搅拌均匀,酿入南瓜花中,倒扣在锅里,倒上高汤,煮十多分钟,一锅香气扑鼻的瓜花酿就新鲜出炉了。盛到青花瓷碗中,汤清澈、瓜花金黄,鲜香味美,吃上一口,鲜中带甜,甜中带香。最世俗的尘世烟火与花朵结合,便成就了人间美味。

走着走着,午后的轻风送来一阵清香,来到文笔塔下,原来是一池白荷在迎风怒放。洁白无瑕的花瓣在绿叶间冒出来,伴着含苞待放的花蕾和已经饱满的莲蓬,美感油然而生。有了这花、这菜、这屋、这巷,故城也便成了一个诗意的栖居。

这里的人们勤劳而质朴,大部分青壮年居民都外出务工劳作了,或许也因为过节,人们都去看热闹了,所以所过之处,几乎大门都是关闭着的。只偶尔有一两处开着门,头发花白的老婆婆坐在门前的小矮凳上,身边放了一个笸箩,装着一些制作彩灯的零件。老人也不肯闲着,做些手工来补贴家用。年轻的母亲抱着幼小的孩子倚着门哄其酣睡。孩子们无忧无虑的,三五成群骑着自行车,欢笑着在小巷中穿行。在巷子里,遇到一位慈祥的老婆婆,正在菜地里采摘青菜,预备到街上卖,我们笑问她菜价多少,她说了一个很实在的价格,我们没有讨价还价,一口气向她买了好几把。

桂子清香润古井

从贺街政府大门往前走几百米,便看到了一处青石栏杆围起来的小院,角落几株桂花树枝叶茂密,树下是一口古朴的老井——桂花古井。

此井何时修建已无从查考,但据史籍反映,明朝天启年间(1621年)和清嘉庆年间(1796年)曾两次重修。井壁用青砖筑砌,护井栏比人们的膝盖还要高一些,是用一整块青石穿凿而成。由于天长日久,井栏四周已被人们汲水时所用的绳索磨出道道深沟,状如盛开的莲花,又如同一位沧桑的老人脸上的道道皱纹,诉说着岁月的久远。前来游玩的人们都不觉惊叹,难以置信这是天然磨成的。忍不住伸手抚摩井沿,凸起之处已被摩挲得光可鉴人,青石的白色纹路如同人手背的血管,弯弯曲曲,也清晰可辨。俯视井里,井水清冽,水面波澜不惊,倒映着天光云影。井壁上遍布青苔和蕨类植物,叶面泛着水光,盈盈欲滴。

关于桂花井,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古时候,贺街一带旱魔作孽,万物枯萎,颗粒无收,黎民饥馑,哀鸿遍野。南海观音菩萨巡至此地,大发慈悲,拔下宝簪,朝地一划,即成一井。但见清泉喷涌,百姓汲水浇地,万物复苏,五谷丰登,从此安居乐业。此后,每当月明风清之夜,九天仙女相邀下凡,到井边洗浴嬉戏。她们每每从蟾宫采下桂花投入井中,日久井水益发馥郁芳香。

井旁有桂花社,井龙王端坐在其中。香烟袅袅,寄托着人们对生命之水的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企盼。

寻根溯祖百家祠

临贺故城最多的古建筑,非姓氏宗祠莫属。一路走过,可见座座宗祠散落在古城中。

最古老的当属李氏宗祠,其前身是老君庙,与临贺故城同年兴建,始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李氏宗祠是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一座宗祠。这座祠堂规模庞大,占地八亩余。建筑面积四亩许,日字型布局,自然大方,取与日俱进,同日光华之意。祠堂的正殿三座连进,青砖琉璃瓦结构,雕梁画栋,壁画连垣。后面的主殿一统无房,设祖神龛,樟木鎏金,金碧辉煌。后主殿是宫殿式建筑,主殿内壁画,记载了李氏历代皇帝的典故。还有金玉满堂、龙凤呈祥、百鸟朝凤、三才和音等中华传统吉祥图案。

从李氏宗祠往前行,来到黄氏宗祠,只见大门旁立着两根柱子,两条栩栩如生的金龙穿越祥云,盘旋柱上。大门两旁的楹联“潢川德泽昭敦睦,江夏贤声传孝忠”,两行浑厚的大字彰显了黄氏家风。走进祠堂内,中间是一个天井。天井进去,大厅正中是太始祖南陆公坐像,座下为3省宗亲供奉祖牌280多位,墙两边挂满历代黄氏英贤绘像。大厅旁一道长联是对黄氏子孙的谆谆教诲:“继往开来环宇汪波为民族为国家多贡献,承前启后愿开堂迁顷育人才育孙嗣重文明”。这座宗祠建于明朝永乐十四年(1416年),据说建筑材料十分特殊,是以石灰为主,掺入黏土、糯米饭、黄片糖,混合搅匀,再以竹条为筋骨、夹板为墙模,经舂压夯筑而成。

沿着纵横交错的小巷向故城深处行进,七弯八拐之后,来到了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的刘氏宗祠。刘氏宗祠左倚贺江,右傍瑞云山,前有文笔塔、护城河,造型别致,布局灵巧,雕梁画栋,是一座颇具岭南典型特征的府第式建筑。正门廊檐下描绘着一幅幅寓意深厚的书画,门前的柱上也有一幅长联:“临江河畔砚田笔架禄阁族风传天下,瑞云峰环秦砖汉瓦耸立宗祠第一家”。走进宗祠里,透过长了青苔的瓦檐,可见蓝天白云点缀着的四角的天空,千年来的风云际会,都已随时光流逝,只遗下这宗祠里的座座牌位,让子孙后代追思。

此外还有陈氏、罗氏、莫氏等二十几座古老宗祠,坐落在这方圆1平方公里的古城中,这也许在广西甚至整个岭南地区都是十分罕见的吧?从建筑风格看,姓氏宗祠建筑庄严、肃穆、雄伟、整齐、对称,且各具风格、匠心独运、各领风骚。从文化传承上看,宗祠门口的对联或者是祠内的祖训碑,无不是记述姓氏源流,颂祖德宗功,启示后人不忘祖根,尊崇德,智,孝,仁,义,信的道德修养及做人的道理。宗祠作为一种中国传统社会的标记性事物,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制的载体,历经千年,有条不紊。它极大地凝聚了本家族的向心力,对社会的稳定在某种意义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文笔塔下古城墙

走进小巷,在贺江西岸,一道古城墙横亘眼前。这道城墙始建于东汉中晚期,初为夯土墙。南汉时期在内墙包砌了红色花砖,花砖的纹饰有鱼骨纹、五铢纹、竹节纹、太阳纹等多种式样。据说南汉的红色花砖城墙现在全国也是罕见的。据史料记载,南宋德祐二年(1276)曾作修葺,由郡守陈士宰主持,郡人毛迈监工,将主城的外墙、墙顶全部包砖,并新增内外墙的砖砌女儿墙。而后,到了明清二代,因战乱和自然塌毁,城墙还曾多次修补。如今,走近城墙,只见墙体高大雄伟,一块块红色的砖层层叠叠垒起,砖面上的鱼骨纹、太阳纹还清晰可见。砖与砖之间遍布青苔,蚂蚁、蜗牛等小动物在砖缝间自得其乐地爬行。

踏着青砖砌成的台阶上了城墙,迎面是一座高耸的古塔,这是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的文笔塔,是古代学宫文峰的象征性建筑物。塔高5层,共27米,占地面积约80平方米。塔身呈六角形,塔体用大青砖成,表面呈红色,上盖绿色琉璃瓦,门额上雕塑有黑色“魁星楼”三个大字。历经风雨岁月,墙面上的朱红色已剥落殆尽,显现出沧桑的容颜。据说,塔顶层原有一铸于南汉大宝四年(861年),重750公斤的大铜钟。此钟已于1963年迁至八步灵峰公园。我在公园留趣山顶曾见此钟,铜钟圆形,呈开口喇叭状,铜钟造型精美,纹饰华丽,上铸文1288个,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属自治区重点保护文物。

城墙顶上平坦如大道,中间高,两边低,利于排水。两边的女儿墙形态并不相同,朝外的是一个个一人多高的墙垛,加上城墙外宽阔的护城河,有利于防御外敌入侵;朝城内的墙稍低,没有墙垛,但是很厚实。走在城墙上,感觉像是身处万里长城。它就是一座微型长城,在冷兵器时代,曾经张开坚强的手臂,与护城河一道,保护了城内子民们的安全。然而到了近代,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日本侵略军飞机两次轰炸故城,因城墙挡住了居民向城外疏散的通道,造成了重大伤亡,为此民国贺县政府下令拆毁城墙,再经过多年的风雨侵蚀,如今在文笔塔下,就只剩这短短的一截了。

徜徉在古老的城墙上,触摸着青苔斑驳的墙垛,仿佛看到了两千多年来的风雨飘摇、金戈铁马。墙面仍保存完好,青砖仍很平整,只有砖缝间顽强钻出的一棵棵青青的小草仿佛在告诉我们这里的人们千年来的百折不挠、生生不息。

玉印浮山抵中流

从文笔塔折返,沿河直上,到了一处开阔的街道,这里热闹非凡。才发现,万人空巷原来是因为人们都到这儿来了。几支文艺队正在青石板铺就的大街上进行文艺演出。贺街三凤村文艺队为人们演出了《十月花》《采茶戏》等东凤彩调——正月里来桃花开……演绎当地一年四季的农耕文化,曲调古朴。演员都是当地的群众,忙时务农,闲时排练节目,自娱自乐的同时,也为大家带来了精神上的享受。这种原生态的文化表现形式,正是最古老的民俗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

表演的“舞台”旁,一条玉带般的长河匆匆流向远方,这就是贺江。贺江边,一座由青石板镶嵌而成的古码头,呈扇形排开。这里在明清时期是重要的商业贸易区,在陆路交通不便的情况下,水路成为主要的交通渠道。古码头,对当时商业的发展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古码头乘船顺流而下,两旁绿树掩映,凤尾竹倒映在水中,别有一种袅娜身姿。不多时,江心中一座小山便呈现在眼前。这就是故城有名的浮山。

因山形似官印,据说建成之后,无论江水涨有多高,都不能淹没此山,就像浮在水面上一般,故名“玉印浮山”。山上古树环抱,青藤纏绕。此时阳光灿烂,浮山以蓝天白云为背景,树显得更青了,亭台楼阁也显得更为巍峨壮观。

下船后,踏过卵石河岸,沿石阶拾级而上,只见古树遒劲的根全是盘绕着大石而生。山门石边的浪沧亭,刻于清道光年间的“中流砥柱”四个大字气势雄浑,另有李济深先生手书的“浮山”二字,亭中还有历代书法家的作品。

走近山门,门两旁有一副以青石精镌的篆书对联:“访逸老芳迹钓台犹在,作中流砥柱玉印常浮”。左边有环碧亭,结构玲珑,绿树掩映,飞檐画栋,工艺精巧。登亭凭栏西望,临、贺二水蜿蜒而来,与浮山配合,有“二龙抢珠”之称。

平日幽静的浮山,今日恰逢“浮山歌圩”,顿时变得人山人海,近有当地及附近信都、沙田的彩调歌团,远有来自湖南、广东的地方文艺队,都不约而同地相聚到浮山下,亮开嗓门对起了歌。慕名而来的游客在饱览美景的同时,还享受了地方文化的熏陶。

浮山始建于唐朝,是为纪念一位陈姓秀才而建。这里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据说,陈秀才生于隋末唐初,是附近的江平村人,自幼聪明好学,满腹文章。只因出身寒门,三次赴京赶考皆名落孙山。遂放弃功名,回乡隐居于浮山。日里给乡亲摆渡,暇时吹箫歌垂钓。江岸悬崖上至今犹有“钓台”遗迹。因其平生利人济物,乐善好施,甚得乡民爱戴。他于唐武德年间(618年~626年)无疾而终。传说是积德成仙去了,后又常显灵庇护乡民。为纪念其恩德,乡民便在浮山立庙祭祀,并尊奉他为“陈候大王”,庙称“陈王祠”。每逢陈王生日(农历四月二十六日)和忌日(农历五月十九日),远近百姓都要来此纪念他。上万人到会,聚于山上、河边,放花炮,赛山歌,热闹非常。

时光荏苒,千年的繁华已随穿城而过的滔滔江水远去,曾经热闹非凡的故城已渐渐归于平静,只留下几近被人遗忘的满城故事待人述说……

猜你喜欢

故城宗祠
红色是宗祠的母语
朝歌的诗
关于加强汉寿县宗祠管理与利用的调研报告
苏巴什故城
育苗繁忙助春耕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Confirms the Ancient Past of Yin County
《故城时光》首发
新农村建设下宗祠的保护与文化传承
曲阜市鲁国故城生态水系修复工程规划探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宗祠建筑装饰设计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