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替曲塞联合多西他赛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2017-06-01王月陈铁军于丽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33期
关键词:晚期胃癌多西他赛

王月 陈铁军 于丽萍

【摘要】 目的 探讨雷替曲塞联合多西他赛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一线化疗治疗失败或缓解后再进展的35 例晚期胃癌患者, 给予雷替曲塞联合多西他赛方案化疗, 21 d为1 个周期, 2 个周期后评价疗效, 观察化疗期间毒副反应。结果 35 例患者中, 0 例完全缓解(CR), 7 例部分缓解(PR), 15 例稳定(SD), 13 例进展(PD), 有效率(RR)为 20.0%, 疾病控制率(DCR)为 62.9%, 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4.2 個月。主要的毒副反应为血液毒性、关节疼痛、乏力、恶心呕吐、液体潴留、周围神经毒性及转氨酶升高, 多为Ⅰ~Ⅱ度, 对症处理后可逆转。结论 雷替曲塞联合多西他赛二线治疗晚期胃癌, 患者可获益, 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值得临床进一步证实。

【关键词】 雷替曲塞;多西他赛;晚期胃癌;化学治疗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3.024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raltitrexed combined with docetaxel in second-line treatment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WANG Yue, CHEN Tie-jun, YU Li-ping. Department of Medical Oncology, Benxi City Central Hospital, Benxi 117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urative effect and safety by raltitrexed combined with docetaxel in second-line treatment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35 patients with progressed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after failed or relieved first-line chemotherapy all received raltitrexed combined with docetaxel as chemotherapy regimen, with 21 d as 1 course. After 2 courses, their curative effects were evaluated and toxic and side effects during chemotherapy were observed. Results Among the 35 patients, there were 0 complete remission (CR) case, 7 partial remission (PR) cases, 15 cases with stable disease (SD), and 13 cases with progress disease (PD). Their response rate (RR) was 20.0%, disease control rate (DCR) was 62.9%, and 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as 4.2 months. Main toxic and side effects included grade Ⅰ~Ⅱ of hematotoxicity, arthralgia, weak, nausea and vomiting, fluid retention, peripheral nerve toxicity and increased transaminase, which were reversed by symptomatic treatment. Conclusion Combination of raltitrexed and docetaxel in second-line treatment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provides beneficial effect for patients with tolerable adverse reactions. It is worth further clinical confirmation.

【Key words】 Raltitrexed; Docetaxel;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Chemotherapy

胃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居全世界癌症病死率的第2 位。胃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 然多数患者仅通过手术难以治愈或发现时已丧失手术机会。故化疗在晚期胃癌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接受一线化疗后的晚期胃癌患者中位PFS仅为5~6 个月, 中位总生存期(OS)多为1 年左右, 因此对于复发进展后的胃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有研究表明, 对体力状况较好的晚期胃癌患者, 二线治疗能够降低其死亡风险。本科将雷替曲赛联合多西他赛用于一线化疗后复发的晚期胃癌的治疗, 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5年1~8月本科收治晚期胃癌患者35例, 均为接受一线FOLFOX方案化疗治疗失败或再次进展的病例, 其中男28 例, 女7 例, 年龄36~65 岁, 平均年龄52 岁。入组标准:①病理组织学确诊, 证实为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②体力状况ECOG评分0~2分, 预计生存时间在3 个月以上。③至少有1 个可测量病灶。④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无异常。排除标准: ①严重心肺疾病或不能耐受化疗或有化疗禁忌者。②肿瘤细胞浸润骨髓者。③并发肠梗阻或不完全性肠梗阻者。④单发病灶转移可行手术治疗者。

1. 2 治疗方法 雷替曲塞3 mg/m2, 15 min 静脉滴注第1天, 多西他赛75 mg/m2, 1 h静脉滴注第1 天, 3 周为1个疗程, 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多西多赛化疗前1 d、当天及第2 天口服地塞米松7.5 mg, 2次/d, 以降低多西他赛所致液体潴留综合征发生率。常规给药保肝、保胃及止吐治疗。如病情进展或患者不能耐受化疗的终止试验。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①每次治疗前完善血常规、生化常规及肿瘤标志物, 2个周期后, 复查影像学。近期疗效通过观察RR、DCR判定, 按照實体瘤评价标准(RECIST 1.1)进行评价, 分为CR、PR、SD和PD。RR=(CR+PR)/总例数×100%;DCR=(CR+PR+SD)/总例数×100%。毒性反应分级(NCI-CTC 4.0)参照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进行分级, 0~Ⅳ级。②通过门诊复诊和电话沟通等方式进行随访, 时间截止2015年10月1日。PFS:二线化疗开始至疾病再次出现进展或死亡的时间。但截至随访时间为止, 大部分患者仍存活, OS仍在进一步统计中。

2 结果

2. 1 近期疗效 35例患者共完成化疗138个周期, 平均化疗3.9个周期。其中CR 0例, PR 7例, SD 15例, PD 13例, RR为20.0%, DCR为62.9%。

2. 2 远期疗效 截止随访时间, 35例晚期胃癌患者中位PFS为4.2个月(3.10~5.30个月)。其中有1例患者共完成6个周期化疗, 疗效评价SD, PFS达9.1个月。

2. 3 毒副反应 常见毒副反应是血液毒性、关节疼痛、乏力、恶心呕吐、液体潴留、周围神经毒性及转氨酶升高等, 多为Ⅰ~Ⅱ度, 对症处理后可逆转。血液毒性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及贫血, 其中有1例患者出现Ⅳ度骨髓功能抑制伴发热, 给予升白细胞及抗生素抗感染对症治疗后好转, 未影响后续治疗。2例患者出现严重液体潴留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外周进行性水肿及少量胸腔积液, 但化疗结束后可自行吸收。35例患者均未观察到心脏毒性、黏膜炎及肾功能异常等, 无因毒性反应不耐受终止化疗或延迟化疗者, 无治疗相关性死亡。

3 讨论

胃癌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 近年来虽然有效治疗手段增多, 但仍是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与最佳支持治疗相比, 化疗可延长PFS, 提高生活质量, 是晚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以5-氟尿嘧啶(5-FU)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构成了晚期胃癌一线药物治疗的主要治疗手段。但胃癌易产生继发性耐药, 接受一线化疗后大部分患者仍会出现疾病进展, 这部分患者大多数需要接受二线化疗。但由于东方人群中以弥散型胃癌较多, 而西方人群中以食管结合部腺癌较常见, 不同胃癌的生物学特征和治疗的耐受性的差异, 导致接受二线化疗的大部分病例在东亚地区。故晚期胃癌的二线化疗方案选择还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 国际上亦无公认推荐方案。因此, 如何选择有效率较高而毒副作用相对较小的二线化疗方案是近几年来胃癌研究热点。

晚期胃癌二线治疗缺乏大样本Ⅲ期临床研究结果, 但多个小样本研究证实了紫衫类药物二线治疗胃癌能够延长生存时间[1], 优于单纯最佳支持治疗。Kim等[2]把多西他赛用于顺铂治疗后进展的晚期胃癌患者, 中位PFS为1.97个月, 中位OS为11.57个月;进一步对比了在多西他赛基础上联合奥沙利铂, 结果显示联合组客观缓解率为20%, 中位PFS 为4.93个月, 优于多西他赛组, 提示多西他赛联合治疗方案患者能获得更大益处[3-8]。雷替曲塞为抗代谢类叶酸类似物, 特异性地抑制胸苷酸合酶(TS), 导致DNA断裂和细胞死亡, 最终达到抗肿瘤作用。雷替曲赛经还原型叶酸甲氨蝶呤细胞膜载体转运进入细胞, 在叶酸基多聚谷氨酸合酶作用下代谢成一系列的多聚谷氨酸, 而多聚谷氨酸比雷替曲赛具有更强的TS抑制作用, 贮存在细胞内可以更强的抑制DNA合成。与5-FU相比, 雷替曲塞是直接和特异性的胸苷酸合酶抑制剂, 两者结合位点不同, 可在细胞内潴留, 长时间发挥作用, 且与5-FU不产生交叉耐药[9-14]。目前5-FU是晚期胃癌化疗的基础用药, 因此经过一线化疗中大部分患者均使用过5-FU类药物, 而一线治疗结束后疾病进展的患者可能存在5-FU类药物耐药, 故二线治疗选择雷替曲赛理论上是较好的一个选择[15-21]。洪雷等[3]通过建立人胃癌MGC-803细胞荷瘤鼠模型, 证实雷替曲塞对人胃癌细胞MGC-803裸鼠有抑瘤作用, 且雷替曲塞和5-FU之间的抑瘤作用, 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王清波等[4]观察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赛二线治疗晚期胃癌, 有效率为 15.2%, DCR为63.6%, 中位PFS 为3.3个月。

本研究中, 雷替曲塞联合多西他赛二线治疗晚期胃癌, RR为20.0%, DCR为62.9%, 中位PFS为 4.2个月, 比报道的单药多西他赛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率高[2], 且不劣于王清波等[4]报道的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赛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研究结果。本研究中还发现, 主要毒性反应为血液毒性、关节疼痛、恶心呕吐、乏力及转氨酶升高、周围神经毒性等, 多为Ⅰ~Ⅱ度, 对症处理后可逆转。只有1例患者出现粒细Ⅳ度骨髓功能抑制, 给药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后好转, 未影响后续治疗。2例患者出现严重液体潴留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外周进行性水肿及少量胸腔积液, 但化疗结束后可吸收。无心脏毒性及肾功异常等病例。

综上所述, 雷替曲塞联合多西他赛二线治疗晚期胃癌, 可使患者获益, 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值得进一步大样本证实。

参考文献

[1] 顾阳春, 马力文.晚期胃癌的二线治疗进展.癌症进展, 2014, 12(6):545-550.

[2] Kim JY, Do YR, Park KU, et al. Multicenter randomized phase Ⅱ study of weekly docetaxel alone versus weekly docetaxel plus oxaliplatin as a second-line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preliminary response and safety Results . Annals of oncology, 2012, 23(11 Suppl):19-20.

[3] 洪雷, 李华.雷替曲赛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中国肿瘤临床, 2014, 41(12):766-770.

[4] 王清波, 冯继锋.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赛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分析.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5, 20(10):909-912.

[5] 霍丹, 张小丽, 马玉芳, 等. 雷替曲塞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1, 13(10):27-29.

[6] 岳顺, 张大红, 周磊磊. 雷替曲塞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 肿瘤防治研究, 2014, 41(2):160-162.

[7] 孙静, 胜照杰. 雷替曲塞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22):2435-2436.

[8] 于丽萍, 李斌. 多西他赛联合雷替曲塞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中国药房, 2012(32):3009-3011.

[9] 龚志敏, 徐细明, 朱言亮. 雷替曲塞联合紫杉醇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19):19-21.

[10] 谢晓素, 顾康生. 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方案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安徽医药, 2014(8):1557-1559.

[11] 方宏娇, 孙琦, 吕杨, 等. 雷替曲塞联合紫杉醇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安徽医学, 2015, 36(8):1003-1004.

[12] 李智强, 王小龙. 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二线治疗25例晚期大肠癌临床观察. 实用癌症杂志, 2012, 27(4):412-413.

[13] 高立冬, 吴红卫. 雷替曲塞联合紫杉醇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18):2013-2014.

[14] 卞伟钢, 宋曙, 邵伟伟, 等.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与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临床内科杂志, 2013, 30(12):848-849.

[15] 赖林, 侯恩存, 陆运鑫, 等. 奥沙利铂一线治疗后再引入与雷替曲塞联合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中国肿瘤临床, 2016, 43(5):188-193.

[16] 杨全良, 马剑, 毕延智.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6):11-12.

[17] 李劍萍, 缪宇锋, 陈平, 等.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52(s1):49-50.

[18] 黄锦林, 左晓华. 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二线治疗铂类耐药晚期胃癌效果观察.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2, 10(6):505-506.

[19] 刘凡, 沈浮, 茅国新. 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江苏医药, 2014, 40(19):2328-2329.

[20] 韦明景. 含雷替曲塞方案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广西医科大学, 2015.

[21] 李华. 雷替曲塞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河北医科大学, 2012.

[收稿日期:2016-09-27]

猜你喜欢

晚期胃癌多西他赛
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分析
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近期疗效观察
多西他赛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头颈部肿瘤的效果观察
奥沙利铂动脉灌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探究
多西他赛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胃癌进展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多西他赛与顺铂联合放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晚期胃癌患者行卡培他滨或替吉奥维持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优质护理在晚期胃癌患者疼痛护理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