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沙利铂动脉灌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探究

2016-12-28刘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30期
关键词:卡培他滨晚期胃癌奥沙利铂

刘涛

【摘要】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动脉灌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新诊断无法手术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静脉化疗, 观察组患者给予奥沙利铂动脉灌注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时间(OS)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近期有效率为36.7%, 观察组为53.3%,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PFS为(2.4±0.8)个月, OS为(7.6±2.0)个月;观察组PFS为(3.9±1.2)个月, OS为(9.7±3.5)个月;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沙利铂动脉灌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对于无法耐受奥沙利铂不良反应的患者可获得更长的PFS和OS, 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晚期胃癌;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动脉灌注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0.118

胃癌在我国居于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 死亡率的第三位。因为胃癌早期缺乏典型的症状, 因此待临床确诊时往往已经发展到中晚期, 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根治机会[1]。对晚期胃癌患者而言, 其治疗的重点在于通过合理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控制原发灶和微小潜在转移灶的发展, 尽可能提高患者的近期有效率, 延长生存期[2]。本研究则是对晚期胃癌患者一线采用XELOX方案, 比较不同给药方式的治疗效果, 以期探索出一种效果显著的胃癌治疗模式。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无法手术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晚期胃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中男19例, 女11例, 年龄22~65岁, 平均年龄43.7岁。观察组中男22例, 女8例, 年龄21~63岁, 平均年龄42.3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化疗:奥沙利铂130 mg/m2 d1, i.v.gtt.单次最大剂量200 mg(以减轻奥沙利铂的神经毒性), 卡培他滨2000 mg/(m2·d), d1~14, 口服。每3周1个周期。4~6个周期后, 治疗获益或不能耐受奥沙利铂不良反应者, 卡培他滨维持治疗, 2500 mg/(m2·d), d1~14, 口服。每3周1个周期, 直至进展或不能耐受。观察组患者给予动脉灌注化疗:奥沙利铂经股动脉介入至肿瘤局部血管, 剂量与对照组相同, 卡培他滨2000 mg/(m2·d), d1~14, 口服。每3周1个周期。4~6个周期后, 治疗获益或不能耐受奥沙利铂不良反应者, 卡培他滨维持治疗, 2500 mg/(m2·d), d1~14, 口服。每3周1个周期, 直至进展或不能耐受。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PFS、OS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评价标准参照RECIST疗效评价标准及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 有效率=CR+PR。不良反应评价标准参照国立癌症研究所的常规毒性判定标准(NCI-CTC)。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CR 3例, PR 8例, SD 13例, PD 6例, 有效11例(36.7%);观察组CR 5例, PR 11例, SD 11例, PD 3例, 有效16例(53.3%);两组患者治疗近期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PFS和OS比较 对照组患者PFS为(2.4±0.8)个月, OS为(7.6±2.0)个月;观察组PFS为(3.9±1.2)个月, OS为(9.7±3.5)个月;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

2. 3 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不同抗癌药物的联合应用, 不仅可增加药物疗效, 同时还能减少肿瘤对于药物的耐药性以及不同药物间的不良反应[3]。对于晚期胃癌患者而言, 虽然目前没有首选的“标准方案”, 但以奥沙利铂、卡培他滨、紫杉醇等药物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已经成为临床的主流, 2013年NCCN指南明确提出, 两种细胞毒药物联合应用的化疗方案具有与任何一种单独应用的化疗方案更低的毒性, 可成为进展期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4]。因此, 氟尿嘧啶类药物联合铂类药物可成为一线优先考虑的化疗方案。

临床实践证明, 增加药物剂量, 增加体内肿瘤药物浓度, 延长肿瘤和药物的接触时间, 病灶处完全达到药物浓度弥散可有效提高抗肿瘤药物对于癌细胞的杀伤力。这为介入治疗的发展和应用带来了契机。介入治疗具有定位准确、微创性、并发症少等特点, 同等剂量下与全身化疗相比具有范围准确、局部药物浓度高、作用强烈的优点[5]。本研究根据药物相互作用的特点, 将奥沙利铂通过介入治疗注入患者胃肿瘤的供血动脉中, 可提高局部的药物浓度, 同时对适合的患者进行血管栓塞, 以减少肿瘤供血, 在减少肿瘤营养供给的同时, 还可减少出血的发生。同时应用卡培他滨口服进行全身化疗, 二者相辅相成, 发挥各自的优势, 以保证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改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有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观察组PFS和OS长于对照组(P<0.05)。可见该种治疗方法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可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 奥沙利铂动脉灌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对于无法耐受奥沙利铂不良反应的患者可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更少的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固, 罗一民, 张建文.胃癌1539例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5, 9(5):61-64.

[2] 王芳, 柳江, 罗健.晚期胃癌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中国肿瘤临床, 2016, 18(1):1978-1981.

[3] 齐平, 靳颖华, 张为革, 等. 分子靶点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中国医药导刊, 2014, 16(2):302-303.

[4] 黄俊生, 苏文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临床效果评价.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4, 12(2):172-173.

[5] 张永其, 冀志红, 杨震. 经动脉灌注联合XELOX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观察. 人民军医, 2015, 58(4):403-405.

[收稿日期:2016-09-22]

猜你喜欢

卡培他滨晚期胃癌奥沙利铂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对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价值分析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与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对比研究
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及毒副反应分析
改良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胆系肿瘤的疗效观察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晚期胃癌患者行卡培他滨或替吉奥维持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优质护理在晚期胃癌患者疼痛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影响晚期胃癌患者肝转移的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