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桥接系统对四肢和骨盆骨折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7-06-01周忠水王延国师大雷翟贵亮

中国医学装备 2017年3期
关键词:桥接骨盆四肢

周忠水 王 军 孟 云 王延国 师大雷 翟贵亮 冯 楠

桥接系统对四肢和骨盆骨折的临床应用分析

周忠水①王 军①孟 云②王延国①师大雷①翟贵亮①冯 楠①

目的:探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BCIFS)应用于四肢和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5例四肢和骨盆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7例),观察组采用BCIFS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随访两组患者骨折复位及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15.6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60.0 ml,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4.5个月,肢体功能平均评分为83.2分,该4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31,t=16.741,t=6.304,t=9.246;P<0.05)。术后随访,观察组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骨折全部愈合,其平均愈合时间为4.5个月,肢体功能评估优良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1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6.4个月,肢体功能评估优良率为82.98%。结论:BCIFS手术在四肢和骨盆骨折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其手术具有操作灵活、固定效果可靠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四肢和骨盆骨折;骨折内固定术

周忠水,男,(1968- ),硕士,主任医师。滨州市中心医院骨科,研究方向:创伤与脊柱外科。

四肢和骨盆骨折是骨折常见类型,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随着对四肢和骨盆骨折的解剖生理、生物力学和手术技术等研究的深入,手术治疗已成为四肢和骨盆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案[1-2]。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bridge combined internal fixation system,BCIFS)是临床上骨折治疗的一项创新技术,其技术特征及临床性能结合了现代骨科内固定理论和现有国内外钉板系统、髓内钉系统以及外固定支架的优势为一体,是一套独立的全系列内固定支架系统[3]。BCIFS对多种骨折患者是一种高效、快速的治疗方式[4-6]。为深入探讨BCIFS治疗四肢和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本研究对95例四肢和骨盆骨折患者治疗情况进行相关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研究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滨州市中心医院治疗的95例四肢和骨盆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采用BCIFS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中男性32例,女性16例;年龄15~66岁,平均年龄(38.5±8.3)岁;骨折类型:上肢骨折25例,股骨骨折7例,骨盆骨折16例。对照组中男性30例,女性17例;年龄17~68岁,平均年龄(39.1±8.7)岁;骨折类型:上肢骨折27例,股骨骨折6例,骨盆骨折14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行X射线及三维CT重建检查,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骨折类型方面相比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明确诊断四肢和骨盆骨折患者;②接受BCIFS治疗;③无手术禁忌症;④复查资料完整。

(2)排除标准:①未使用BCIFS治疗及未定期复查者;②已经接受过非BCIFS治疗的患者。

1.3 仪器设备

采用Light-Speed VCT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仪(美国GE公司),对患者病变部位进行扫描;BCIFS(天津威曼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由固定棒、连接块和螺钉组成;固定棒为圆柱体,根据其直径可分为2.5 mm、3.0 mm、4.0 mm、5.0 mm和6.0 mm的5种规格,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块按连接孔直径也分为5种规格;连接块有棒孔和螺钉孔,螺钉孔与螺钉可以通过锁定螺纹实现锁定,锁定之前连接块可在固定棒上任意旋转和滑动,锁定之后钉、棒和块将被整体锁定,形成完整的锁定固定机制;为适应骨折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连接块有单棒单孔、单棒双孔、双棒单孔以及挂钩等形式。BCIFS器械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BCIFS结构示意图

1.4 手术方法

根据骨折部位采取不同的麻醉方式和手术入路。

(1)观察组。采用BCIFS手术,麻醉成功后,常规消毒、铺巾。在骨折部切一小切口,直视下行骨折复位,通过此切口插入固定棒及连接块,选择螺钉置入位置,皮肤上再切1个10 mm切口,锁定螺钉导向器引导下电钻打孔后置入锁定螺钉,依此法固定其余螺钉。术中不需大面积剥离骨膜,可将该固定系统置于骨膜外,骨折远近端分别用至少3枚连接块及螺钉固定,根据骨折块具体情况,可附加挂钩型连接块。连接块可任意滑动和旋转,以方便手术操作,并可对大的骨折块进行固定,提高固定的整体稳定性。术中根据情况选择单棒或双棒固定,双棒的抗旋转应力和抗折弯力更强。

(2)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根据骨折部位的不同,基本手术步骤为:麻醉成功后常规消毒、铺巾,逐层切开皮肤完整显露骨折区域,骨折复位后予钢板螺钉内固定。

1.5 术后处理

所有患者术前30 min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后留置1~2根负压引流管,术后24~48 h拔除引流管。术后患者取平卧位,嘱其术后第3 d开始进行肌力及骨折临近关节功能锻炼,第6~8周对患侧开始部分负重,视骨折愈合情况决定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常规使用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术后48~72 h拔除引流管。术后1年对患者进行随访。

1.6 疗效评定标准

(1)收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肢体功能评分,并进行对比。

(2)术后骨折复位质量采用Matta标准评价:①优,骨折移位<4 mm;②良,移位4~10 mm;③可,移位11~20 mm;④差,移位>20 mm。

(3)功能评分采用Majeed评分标准:①优,≥85分;②良,70~84分;③可,55~69分;④差,<55分。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描述,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术前经CT三维重建,清晰显示四肢和骨盆骨折解剖形态学特点,利于术区准确定位,取得满意手术效果,平均手术时间为115.6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60.0 ml,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4.5个月,肢体功能平均评分为83.2分;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37.9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42.0 ml,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6.4个月,肢体功能平均评分为68.6分。

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以及肢体功能评分4项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31,t=16.741,t=6.304,t=9.246;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手术指标对比±s)

术中出血量(ml)组别例数手术时间(min)骨折愈合时间(月)肢体功能评分(分)观察组48115.6±14.3360±21.74.5±1.283.2±7.56对照组47137.9±17.4442±25.96.4±1.768.6±7.83 t值6.83116.7416.3049.246 P值0.0000.0000.0000.000

2.2 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

(1)经随访,观察组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及骨髓炎等并发症,骨折全部愈合,其中2例不同部位骨折患者术后愈合情况良好,如图2所示。

图2 两例不同部位骨折患者术后愈合X射线影像

(2)骨折愈合时间3.8~7.0个月,平均愈合时间(4.5±1.2)个月。肢体功能评估优43例,良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3.75%;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1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骨折愈合时间5.8~9.2个月,平均愈合时间(6.4±1.7)个月。肢体功能评估优35例,良4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为82.98%。

3 讨论

在骨折中,四肢和骨盆骨折发生率较高,治疗方法一般选择手术治疗,其固定方式多种多样,包括髓内钉、钢板(普通钢板、加压锁定钢板、Liss钢板和桥接钢板)及外固定架微创固定系统等,闭合骨折以髓内固定为首选,开放性骨折多选择外固定架系统,二期更换为内固定,BCIFS是一种新型内固定系统[7-9]。

本系统特点与优势[10-11]:①设计结构,采用国内外唯一设计的全锁定组合式内支架结构;②结构力学,具备更好的生物力学性能,能有效分散应力、缓解应力集中,降低内固定断裂风险;③生物力学,具备更好的动力固定、桥接固定、弹性固定以及三维固定特性,能有效避免应力遮挡,提高抗拔出强度,并促进骨折愈合;④生物学,内支架结构,微创操作降低血供损伤、减少排异反应,动力加压和中心固定效应,符合骨科“BO”理论,有益促进骨痂生长;⑤适应证,多种规格、不同组合搭配和实现的多种固定模式,具备了更广泛的手术适应证,特别是个性化手术的选择;⑥手术操作,术中微创操作和个性化组合搭配有益解决复杂的、畸形的和特殊的骨折类型;⑦术中复位功能,BCIFS同时具备内固定和术中复位功能,值得一提的是,BCIFS的术中复位功能比骨科“AO”理论的复位器更有效。该系统具备手术操作灵活,可塑性强,具有撑开与加压、复位与固定一体的特性,其固定强度及生物力学的优势已被多项研究证实[12-14]。

观察组48例患者通过BCIFS治疗后,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以及其他术后并发症,骨折完全愈合,肢体功能评估优良率为93.75%,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及加强骨折愈合、肢体功能恢复方面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表明BCIFS治疗四肢和骨盆骨折的疗效较好,其中仅1例患者手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欠佳,可能与该患者合并有开放性骨折及骨折断端感染有关。研究中还发现,BCIFS微创治疗四肢长骨干多节段骨折时,可以像Liss钢板一样,小切口插入固定骨折,手术操作中置钉位置及方向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便于手术操作,同时也有效保护了软组织及骨膜,最大限度减少软组织和骨膜破坏,从而很好地保护了骨骼的血供,有利于骨折愈合,这与国内相关学者的研究报道基本一致[7,11,16]。此外,螺旋CT检查利用三维重组软件呈现骨折部位空间立体结构,极大提高了术前诊断和术式选择的准确性,对手术的成功起到了一定的支持作用。

综上所述,BCIFS在四肢和骨盆骨折的治疗上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其在结构的设计、生物力学特性、生物学效应、手术操作性及适应证方面具有明显的先进性。

[1]杨光,管东辉.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陈旧性股骨干粉碎性骨折1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5,24(2):49.

[2]燕丽.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术期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4,35(27):6094-6095.

[3]Gangopadhyay S,Riley ND,Sivaji CK.Expanding nail or expanding femur? An adverse event with the expandable intramedullary nail[J].Acta Orthop Traumatol Turc,2010,44(2):166-168.

[4]章涛.弹性髓内钉和单边外固定架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D].河北:河北医科大学,2011.

[5]张庆文.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2(18):1715-1717.

[6]熊鹰,陆继鹏,李群辉,等.桥接组合式金属内固定植入系统对犬骨折愈合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30):5556-5560.

[7]熊鹰,陆继鹏,王大兴,等.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及胫骨骨折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18(14):1209-1211.

[8]胡敏,李光胜,余江,等.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长节段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6,19(5):609-610.

[9]王占山.CT检查四肢骨折的临床诊断应用[J].大家健康,2015,9(23):59-60,61.

[10]熊鹰,李群辉,柳百炼,等.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与锁定接骨板钉系统在股骨骨折应用中的有限元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30):5516-5519.

[11]孔庆利,熊鹰,姚仁福,等.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微创治疗四肢长骨干多节段骨折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6,9(10):159,169.

[12]赵烽,熊鹰,张武,等.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J].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2013,5(5):268-272.

[13]周飞,隋凤,于跃芹,等.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29(8):813-814.

[14]陈建军,韩庆,王顺军,等.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不愈合的疗效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29(9):943-944.

[15]吕志强,李兴华,王爱国.桥接组合式内固定与金属锁定接骨板钉系统修复股骨干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17):24515-24521.

[16]梁洞明.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骨盆骨折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6,24(6):104-106.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bridge combined internal fixation system in fracture of limb and pelvis/

ZHOU Zhong-shui, WANG Jun, MENG Yun, et al//
China Medical Equipment,2017,14(3):58-6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ridge combined internal fixation system (BCIFS) in fractures of limb and pelvis. Methods: 95 patients with fracture of limb and pelvic were studied by using retrospective analysis,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48 cases, treated with BCIFS) and control group (47 case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 After post-operation, followed up these patients for their situations of fracture reduction and function recovery; compared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hemorrhage an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situation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average operative time was 115.6 min; the average amount of bleeding was 360 ml; the average time of fracture healing was 4.5 months; and the average score of limb function was 83.2 in control group. The four indexes of contro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6.831, t=16.741, t=6.304 , t=9.246; P<0.05). Postoperative follow-up showed all of wounds healed primarily without complications, all of fractures has healed, and fineness ratio of limb function was 93.75% in observation group. While 1 patient was found infection of wound; 2 patients were found delay in the healing of fracture; the average time of fracture healing was 6.4 months and fineness ratio of limb function only was 82.98% in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BCIFS surgery, with flexible operation, reliable fixation and fewer complications, has better application value in the limbs and pelvic fractures.

Bridge combined internal fixation system; Limb and pelvic fractures; Internal fixation

1672-8270(2017)03-0058-04

R687.3

A

10.3969/J.ISSN.1672-8270.2017.03.016

2016-12-09

①滨州市中心医院骨科 山东 滨州 251700

②滨州市中心医院医务科 山东 滨州 251700

[First-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Binzhou City Center Hospital, Binzhou 251700, China.

猜你喜欢

桥接骨盆四肢
FPGA互连测试中的反馈桥接故障覆盖问题
Microchip推出首款车载以太网音视频桥接(AVB)全集成解决方案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你的翘臀!可能是假的
跟踪导练(四)
痛经,当心是骨盆歪
板栗嫁接不亲和挽救方法
6岁儿童骨盆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翘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