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校企合作培养外贸人才的创新模式初探①

2017-05-30滕越陈志明

中国商论 2017年17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滕越 陈志明

摘 要:众所周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域辽阔,经济互补性很强,资源充沛,各自的比较优势非常明显,合作潜力和发展潜力巨大。通过比较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和潜在的合作项目,各地区和国家的语言、文化、习俗、政治制度、教育和法律等现状,来探讨当前高等院校和企业如何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改变等方面来满足战略人才需求。这一平台和机制的创新必将进一步推动该战略向更深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的发展。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一带一路”战略人才的需求和当前高等院校与企业外贸类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从协同发展创新的角度出发,探讨最大限度实现高等学院和企业外贸类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新途径,来更好地满足“一带一路”战略需求下对外贸人才的需求,拓展了外贸类人才培养的内涵和相应的理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已有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拓展和深入研究相关的理论。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 英语教学 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 教学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6(b)-186-02

1 目前国内外相关现状和趋势

最近这几年,高校与企业、行业的合作在不断加深,但是在人才培养方面由于存在种种的原因合作还不够深入,协同发展创新的模式还没有真正地形成。一方面高等院校依然按照自己原有的教学模式、专业建设标准、已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标准展开相应的教学工作,而企业更多地是提供相应的实习场所和设备或资金的投入。这一切是与“一带一路”战略所需要的综合型复合型人才不符的,尽管当前很多院校纷纷设立“一带一路”相关研究机构,但是在本专科的具体教学中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专门针对“一带一路”战略所需人才的培養模式并未真正建立起来。

2 河北省高等院校和企业合作培养外贸类人才创新模式研究方向

首先,说明协同创新发展的概念和相关情况,重点强调高等院校和企业共同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平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协同创新能够解决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和企业需求、行业需要的脱节这一关键问题,包括智库平台建设创新、人才引进和使用模式创新、师资培训模式和方法创新、企业人员进修模式创新、学院和企业科研合作机制和模式创新,学院、企业、行业、政府合作机制和模式创新等。

其次,通过查阅文献、数据搜集分析、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等方式,对河北省高等院校和企业合作培养外贸类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并对相应的结果进行相应的评估和深入的分析。在完成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一带一路”战略人才需求的特点,构建相应的理论模式和相应的指标体系,并以玻璃产业为突破点进行相应的探索。最后提出如何实现高等院校和企业间以协同创新的模式来推动外贸类人才的模式创新,进而为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全面创新提供参考。

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和个案调查研究,分析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大背景下,校企协同创新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困难,探索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研究重点是依据“一带一路”战略人才需求的特点,强化校企协同创新发展的模式和平台,重点解决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提高相应资源的使用效率,整合校企的各自优势,弥补各自的不足。

3 依据企业特色,制定校企合作订单式教学方案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为了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校企合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英语教育教学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在学院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制定针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校企合作订单式英语教育教学方案。

以校企合作订单式教学为主要模式,从对方的实际需要出发,研磨、定制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企业与学院之间的同频互动教学。在组织机构上,成立同频互动研究中心组,由骨干教师组建英语教学的校企同频教研微信群,形成同频互动教学教研的长效机制。然后,企业和学院共同协商形成初步的实施方案。在内容上,进行互动教学和教研,让双方真正解渴,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标准和考核内容等方面达成一致,在各个环节相互沟通和参与,从实际工作的角度出发,模拟真实情景,将英语教学的知识点和语言点精炼,融于企业实际工作的需求中,真正意义上实现双赢的局面。成功的同频互动的教学离不开企业和学院对学生的了解,包括原有知识的积累程度、思考问题的方式、学习的习惯等方面,也离不开同频互动教学双方教师的及时沟通交流和反思。此外,联动教师在听课中,对有学习困难的孩子要进行有目的、有目标的帮助,这是提升学生水平和能力最便捷、最快速、最高效的办法。

2016年9月,电子商务专业“订单班”正式开班,并在英语课上进行校企合作历程展览、模拟真实场景训练以及英语交流活动,计划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有针对性的运用外贸用语。校企合作的“订单班”也将成为企业和学院共同努力培养的重点,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习就业、师资共享、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开展多方位合作,这对学院的专业建设也将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在学院与企业共同制定教学方案以及合作的过程中,双方派代表人员进校进厂进行调研,学院代表向企业介绍财经系英语及专业知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企业代表也向学院领导和教师们介绍企业对员工的专业需求和素质要求,双方需就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专业知识等方面达成共识,签订相应的校企合作的协议。校企合作制定教学方案始终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的场所,学院为企业提供电子商务等方面的服务,并由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进行相关课题的研究,为学院师生的实习就业和教学科研开拓新的空间。

4 “招进来”“走出去”的成果及现实意义

“招进来”、“走出去”,使校企合作培养外贸类人才创新模式有了显著的成果,学生的质量得到了企业高度认可,成为职场就业的“抢手货”。创新的合作机制,提升了校企合作的有效性,成为产教融合的新亮点。贯彻落实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精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形成知行合一的现代学徒制试点。

2017年初,学院与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并派多名教师参加项目的师资培训,为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储备了师资力量。此次校企合作,使学院外贸类专业学生能够利用企业创建的平台进行跨境电商实际操作训练,使学生在校就能学到阿里巴巴跨境电商的最前沿课程,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学生毕业后还可到阿里巴巴交易平台合作企业就业,扩大了学生的就业范围。通过与企业合作教学,实现了校企教学资源共享,实现了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实现了人才与就业的无缝对接,是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有效探索与实践。不仅使学生就业有了专业对口的保障,同时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有的放矢地练就了学生的实用技能。由此,学院学生的就业前景愈加乐观,社会影响力和声望亦随之提高,从真正意义上形成了双赢的局面,做到了高职高专学生“招进来”和“走出去”双向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璐.面向21世纪培养复合型人才[J].现代技能开发,2000(08).

[2] 龙晓辉.“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析[J].现代营销,2016(06).

[3] 彭枚芳.“一帶一路”战略下珠三角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人才的国际化培养路径研究——以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外语教育研究,2016(01).

[4] 章文君.“订单培养”与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创新[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

[5] 王冕.“订单培养”与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创新[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2).

[6] 范新灿,孙湧,徐人凤,等.基于协同创新的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3(05).

[7] 杨月华,李莉莉.深化校企合作,完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2011(05).

[8] 李响,吕岩,杨乐.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 推进校园创新管理提升校园文化品质[J].教育与职业,2014(06).

①基金项目:该论文为河北省人文社科(人文-青年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校企合作培养外贸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究”科研成果之一(SQ171194)。

作者简介:滕越,女,河北秦皇岛人,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教育教学、英汉汉英翻译方面的研究;陈志明,男,河北沧州人,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副教授,主要从事英汉汉英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教学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改革探索与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