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企业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2017-05-30叶存军方亮徐旭苏聪学李云翠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7年2期
关键词:科技创新知识产权农业

叶存军 方亮 徐旭 苏聪学 李云翠

【摘 要】农业科技创新对我国经济发展、经济结构升级及供给侧改革意义重大。文章阐述了提升农业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农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存在的科技创新成果质量不高、结构不完善及专利化程度较低等问题,从增大资金支持、调整制度保障、完善专利市场、推进国家交流、提升商标意识5个层面提出建议,以期推动农业知识产权事业不断发展,为农业领域科研工作、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性指导。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知识产权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7)02-0004-03

1 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与意义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国政府都通过强化技术创新确保经济持续发展,例如德国政府的“德国2020高科技战略”、俄罗斯政府的“2020年前俄联邦创新发展战略”及美国政府的“美国创新新战略”等。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国政府也顺应时事,明确提出推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将成为确保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科学发展的着力点。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驱动發展的重要内容,而农业领域的保护工作对于我们这样的农业大国来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政府在这个关键时期颁布《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也将为我国农业领域知识产权工作提供重要支撑,为我国建设成农业科技创新强国提供了重要推力。

城镇化、工业化的持续推进及农业结构的调整给我国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带来的挑战不容忽视。当下,发展农业既不能依靠土地投入的增加,也不能依赖加大劳动力的投入,只能着眼于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在任何一个领域加强创新提升力度,相应的制度保障必不可少,农业领域也不例外。加强农业领域创新成果保护,有利于激励农业科技提升,推动国家、区域农业结构优化。

1.1 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

农业知识产权与工业知识产权有所区别,它不仅包括专利权、著作权、商业秘密和商标权等一般方面,而且农业地理标志权、农作物新品种权等也非常重要。需要强调的是,随着农业领域技术的持续推进与国际交流、合作的逐步深化,必定会有农业领域新保护对象纳入其中。

1.2 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

首先,农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可以为建设创新大国、知识产权强国提供有力支撑。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生产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很多智力成果,如果能将农业领域的创新成果专利化,必定有助于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大力向前推进,更能提升我国创新成果的总体质量。

其次,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为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重要推力。进行经济结构优化是国家战略,农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短板,如果能大力提升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创新能力、科技含量,必将引导我国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再次,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在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将给我国工业化发展、城镇化建设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本。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势之下,农业领域参与国家竞争已经不可回避。想要在国际市场上提升竞争力,必须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必然依赖技术创新,必须注重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只有智力成果得到保护,才能拥有持续不断的创新动力,增强农业创新能力。

2 目前农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不足

2.1 农业领域知识产权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

《中国农业知识产权创造指数报告》《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的最新数据显示,相对于发明类专利的总体情况,农业领域授权率仅仅是其12%左右。相对于我国整个知识产权事业,农业领域的专利申请质量相对较低。与其他国家对比,国内农业发明专利的有效时间超过10年的概率仅为国外的1/3左右;国内农业发明专利直至超过有效期年限而终止的概率仅为国外的1/2左右(如图1所示)。这一系列的对比有力地证明了我国农业知识产权质量亟须提升。

2.2 农业领域创新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

从农业领域申请专利的行业分布来看,食品业最多,占比29.91%;其次是种植业,占比22.46%;再次是农业生物技术,占比21.37%。从国内外的农业领域发明类专利申请人分布的行业对比来看,国内主要集中在种植业、畜牧业和食品业,而国外申请人主要集中在生物技术行业,占比超过50%。从农业领域新品种权申请、授权量的构成来看,我国以玉米、水稻和小麦为主体。其中,玉米最多,占36.83%和39.76%,其次为水稻,占32.07%和35.66%,普通小麦占8.88%和9.76%,而蔬菜只占5.26%和8.99%,果树只占4.04%和10.40%(如图2所示)。不论从国内外对比,还是从其结构分布来看,我国的农业知识产权主要集中在传统领域,其结构分布有待调整。

2.3 农业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空间依然很大

从发明类专利授权量来看,国内科研单位占46.95%,企业占31.21%;而在国外,科研单位仅占8.82%,企业占86.48%。科研单位成为我国农业领域技术创新主体的现象说明我国农业领域知识产权创造的资金来源主要渠道是财政支撑,而社会创新资金投入力度不够,这进而引发了另一个问题就是农业领域创新动力源相对单一。从新品种的授权量来看,我国科研单位占59.98%,企业占35.21%;而其他国家科研单位仅占6.93%,企业占90.10%(如图3所示)。不论从发明专利的整体情况,还是新品种的授权量来看,我国农业企业的创新能力相对较低。

3 农业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及管理对策研究

3.1 加大对农业企业科研资金支持力度

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以科研单位为主导,科研单位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而企业资金主要来源于自身投入。财政资金分配的倾斜可以提升企业创新积极性。科研资金分配的倾斜必然引起科研人力资源、科研物力资本转向科研企业倾斜,为提升其创新能力提供重要基础。

3.2 调整农业创新鼓励制度,优化农业创新结构

我国农业创新成果主要集中在传统行业,而国外已经转变为生物技术领域。为了引导我国农业创新结构尽快升级,必须调整创新奖励制度,增加对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及蔬菜、果树、花卉新品种的奖励力度。通过奖励政策的倾斜引导科研资本流向农业领域的高级行业,优化农业领域的创新结构。政府应该明确鼓励政策,加强鼓励政策宣传。

3.3 提升农业专利的市场化、产业化运作

当前,我国农业领域也存知识产权工作中的一大通病,就是创新成果转化率很低。目前,我国农业领域知识产权市场化转化率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如此低的效率必然导致农业创新成果的浪费。此外,我国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也仅为发达国家的60%。一系列数据显示,提升农业领域创新成果市场转化率势在必行。首先,政府应该以完善法律,严厉打击违反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的行径为基础,为农业知识产权市场化运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其次,政府应建立平台,促进科研机构、企业、个人知识产权成果转让、许可经营、技术入股、质押融资。

3.4 推进农业创新国际交流,提升国内农业领域管理质量

我国的农业领域创新工作落后于国外,组织出国访问、学习、交流刻不容缓。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国际间的科学技术合作已成为必然趋势。首先,应该访问欧美等农业创新较强及成果管理工作做得较好的国家和地区,在企业管理制度、农业领域创新管理工作及鼓励政策方面认真学习、研究,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其次,鼓励农业企业去德国“拜耳”、法国“赛诺菲-安万特”、美国“杜邦”、日本“住友株式会社”、瑞士“先正达”等全球农业专利申请量排名前列的集团、公司学习,提升我们在其资金运行、人才激励、知识产权管理、成果市场化效率等方面的水平。

3.5 提升农业知识产权商标战略意识,增强成果保护力度

目前,我国在农业知识产权领域很少进行商标战略,商标战略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实施商标战略使得农业生产者占有更多的產品及其服务的附加值,有利于将地方特色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首先,地方政府应积极推动农业知识产权成果注册商标,尽早实施商标战略,尤其是地理标志。其次,引导民间成立商会、协会,管理、经营、宣传地方农业知识产权商标,增强商标捆绑许可战略。再次,地方政府及高校应共同开展商标意识教育,为农业知识产权商标战略的实施提供思想基础。

4 结语

随着我国知识产权的高速发展,农业领域科技创新在国家科研体制中的地位将持续凸显。然而,我国农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企业对于农业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还没有形成科学的理念、健全的体制及完善的体系。笔者提出的5项措施对农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仍需进一步优化、完善。

参 考 文 献

[1]唐莹,方亮,徐旭,等.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2):105-106.

[2]郝彥娜,方亮,徐旭,等.广西区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

(11):102-104.

[3]包樱.江苏省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18):268-271.

[4]任贵忠,杨发荣.甘肃省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对策[J].甘肃农业科技,2015(3):61-64.

[5]张玉军.农业科研单位知识产权管理模式研究——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5(1):39-

43.

[责任编辑:邓进利]

猜你喜欢

科技创新知识产权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