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办学效益的理论探讨

2017-05-30胡恒

职教通讯 2017年31期
关键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影响因素

摘 要:办学效益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立足点之一。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壮大,职业学校的办学效益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中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理解高职教育办学效益的内涵基础上,从高职院校的办学功能定位出发,以高职院校内部情况作为视角,对如何提高办学效益的目标加以界定,并且分析目前国内高职普遍存在的一些效益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探索实现职校办学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规模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胡恒,男,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7)31-0008-04

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职业型高等教育任务,是通过本身所提供的教育劳务以培养技术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其投资就是生产性投资。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受市场经济规律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办学效益的内涵分析、办学效益的影响因素与面临的问题等方面来探讨如何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分配,促进高等职业院校不断深化改革,提高其办学效益,增强高职院校自身的竞争力。

一、高职院校办学效益的内涵分析

高等职业学校办学效益可以被定义为,高等职业学校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与所取得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之间的比较。或简单理解为,高等职业学校的产出与投入、成果与成本、所得与所费的比较。 其中,劳动消耗是指在从事教学中为实现某一目的或满足某一社会需要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物化劳动的消耗是指教学工具、仪器设备等原材料的直接消耗和设备、厂房、流动资金等的占用;活劳动消耗是指教学者为主的劳动者在进行该项技术教学活动、生产建设所消耗的劳动力。对于高等职业学校来说,物化消耗主要包括教职工工资与奖金支出、教师培训费用支出、硬件购置与维护支出、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实训实验室建设支出、日常运转支出、办公费用支出和学生活动经费支出等;活动劳动消耗主要指教师、管理者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付出的劳动。[1]

高等职业学校培养人才主要占用校内外的资源,比如,实训基地、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校内网上的文献资源等设施和条件都属于物化劳动的占用;学校教学资源也包括学校教师等人力资源的占用。对资源的利用效果与效率直接影响着高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效益。高等职业学校通过发挥好人力资源的力量办好学,人力资源主要包括教职工和学生两类。(1)教职工主要包括专任教师、行政人员、教辅人员、工勤人员、校办企业工和兼职教师等。其中,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是教学核心,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最重要人力资源。从理论上讲,在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和水平越高,老师的理论基础越宽泛,意味着将可能获得更高的人才培养质量。兼职教师技术技能水平越高,指导能力越强,越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2)学生。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其学习积极性越高,师生间的学习交流越充分、越专业化,越有利于职业教育教学取得预期的效果,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成长得更快。

由此,可以把高职院校的办学效益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规模效益

招收和培养大量学生的前提是拥有与之相配套的办学规模。只有保证办学规模足够大了,才能培养足够多的学生;它是表现高职院校现有办学规模与条件的重要指标,合理的办学规模可以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给学校带来办学效益的增长。

(二)社会效益

为社会培养相当数量的服务型人才,严格抓好人才的培养质量,这是高职院校的立根之本,也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高职的社会效益的量化指标可以用通过其对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的衡量来体现。

(三)经济效益

提高行政部門的管理水平,降低资源消耗和浪费,使有限的投入获得更多的收益。经济效益更多地是一种数量化层次的含义,是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投入越少、产出越多,这是构成办学效益的基础。高职院校的经济效益是可以被直接测量的办学效益,可以通过统计办学经费的资金流额度清晰地计算出来。

(四)发展效益

多方面争取更多更好的办学资源,包括优质人力资源、优质合作方、优质生源和物资资源等,确保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快速发展。发展效益评价关系到高职院校办学的后续力量,可通过该校的资产基金率、资产负债率的对比;总经费收入、年增长率、事业发展基金年增长率的考察;综合管理类发展性指标以及诸如社会资源、师资资源、物质资源等储备情况,来综合评估办学效益,从而绘制出高职院校的办学蓝图。[2]在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从整体上统筹兼顾、部门协调发展,提升品牌,办出特色,不能因重视经济效益,而减少了其他的方面的关注。

二、高职院校办学效益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职院校办学效益可以从其本身办学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其经济效益指的是高职院校通过在内部办学过程中,学校配置和使用的教育资源后,取得的办学效果和影响。社会效益主要是指高职院校通过教育教学,所培养出的人才是否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服务精神,是否能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投入于服务社会,为社会创造价值。

(一)影响高职院校办学效益的规模因素

高职教育存在规模效益。当办学规模偏小时,就会造成管理幅度偏小,生均管理成本偏高,导致行政效益低。另外,学校的教学设备资源具有一定的更新周期,并且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不可替代性和整体不可分性,规模偏小必然会导致教学设备的分配不平衡,利用率相对偏低。从教师资源投入的角度来看,学校规模偏小时专业数目也不多,而教师的专业性又使得具有不同专业,甚至同一专业、不同方向之间的教师难以互相替代,导致教师资源不能高效被利用。 当办学规模过大时,物化劳动占用指标不足,教学条件满足不了人才培养需求。

办学效益受规模的影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学生规模;(2)专业规模;(3)教师规模。学校办学质量高,社会认可度高,就会吸引更多的学生选择就读;而对人力资源使用效率和生均成本影响较大的是专业规模。能否获得较高的办学效益,要看教育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也要看是否有适度的学生规模和专业规模。

(二)影响高职院校办学效益的质量因素

高职院校的发展讲究办学效益,而办学效益最重要的保障就是教育质量。质量是高职院校办学的生命,办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就业前景,只有建立健全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有效地保证高职院校可观的办学效益。教育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一个国家公民的素质水平,也同样影响高职院校的口碑和发展,所以保障质量与追求效益是紧密相联的,应该从提高保障办学质量的前提下来追求提高办学效益。

当前高职院校的主要职能包括教学、科研、招生就业和服务社会四个方面,而办学质量应该在以上各个方面中得到重视,比如,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是指能否通过教学培养出满足社会行业需求的专门人才,这就要求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要基于能力为本位;明确科研质量的标准,制定一套相对成熟的质量评价体系和奖励制度;招生就业是衡量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学校要招收生源质量比较好的学生,精心培养,还要规范市场秩序,实现良性竞争。高等职业学校的组织特性和发展经验表明,只有将质量意识充分融入学校内部的意识形态领域和制度框架中,构建以追求质量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教育质量才能真正有所保证。

(三)影响高职院校办学效益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因素

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当今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对于先进的高职院校而言,承担科学研究任务是提升其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教师通過参加科学研究可以持续地提高学术水平,增强知识底蕴,提高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利用科研经费购置的各类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在完成科研任务后可以继续用来改善办学条件。科学研究成果给社会带来价值的同时也带给高职院校许多正面的效应高职院校不仅要发挥传授知识的作用,也要致力于科学研究,这也是其获得声誉的根,其中提升学校的知名度,这种无形的资产增值是高职院校最大的收益。[3]许多学生在选择高职院校时,考虑最多的往往是学校的声誉和知名度,而高质量的生源有利于为学校提高办学效益奠定扎实的基础。政府和行业、企业部门也愿意与声誉高的高职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这有利于创新办学模式,为行业企业输送更前沿的高新技术人才。

三、高等职业学校办学效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我国教育迈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尤其高等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速度更是惊人。但是,随着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严峻,整个社会都加大了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注,对学校办学效益的现状堪忧。在办学过程中,受到整个社会环境、教育环境、就业环境的影响以及自身办学定位、学校规模、结构、管理和质量各方面的因素,学校的办学效益存在一些问题。

(一)办学规模不合理影响办学效益

各个高职院校都按照培养高等技术型专门人才的基本要求,进行了各自的探索和实践。但是,就现状而言,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方面,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较低,认为从职校毕业的学生就业难,可供选择的职业不广泛,从事的工作地位低下,因此,大多数家长不愿意将自己的子女送入职校就读,这样就导致职校招生难、生源少的问题,间接影响学校办学规模;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在强调发展规模的同时,忽略了学校本身办学条件的承载力。盲目扩招致使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进而物化资源人均占有量大大降低,致使办学效果不佳。如有些高职院校为了扩大招生规模,对已有的校舍进行改建,为容纳更多学生,超负荷地使用校舍必定会影响学生的作息,很难保证学生进行高效学习。由于扩招,高校师生比降低,许多学校又不愿意花更多的钱请更多的老师,或者支付更多的酬金让老师带更多的班级以满足教学需求,同时,工勤人员的增多必定也会导致经费剧增。由此可见,不合理的办学规模,会阻碍办学的效益,对自身办学和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办学质量水平低下影响办学效益

1.部分原本为中专学校的职校,升格为高职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却没能及时地转变,甚至教学内容仍然沿用着中专教材,没有作出调整。实践教学也没有做出相应的改进,严重违背了高职院校办学教育的要求。

2.学生数量的增加,教学任务增加,随之而来的是教师工作量的剧增,许多高职院校出现了教师工作量严重超标,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得教师无暇致力于科研,也没有时间投入提升教学质量。

3.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提高办学效益的关键,教师素质对于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提升有决定性影响。据统计,目前,高职学校中具有“双师型”教师的平均比例为 38%,其中“高级工程师”和“高级技师”的比例最低,仅为 6%。所以,“双师型”教师的匮乏仍然是制约高等职业学校发展和提高办学效益的一大瓶颈。[4]

4.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教学理念落后、教学形式僵硬、特色不鲜明、办学模式单一等问题。

以上这些方面都造成我国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水平不高的症结所在,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无论要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是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应该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改善。

(三)校企合作模式滞后对培养条件的影响

校企合作不够深入,进而出现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不足,教师提升实践能力机会匮乏的问题,大大制约了高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1)学校的办学理念落后。部分高等职业学校没有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对于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对于学校毕业生的承载使命。(2)缺乏企业需要的人才培养相关专业。发展良好并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和科技变革的企业,需要高素质技能型的新兴行业的职业人才,但是某些高等职业学校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无法开设相关专业。而现有的专业却没有市场需求,就导致没有对接的企业与其合作办学。(3)部分学校的校企合作流于形式,仅作表面工作。

四、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途径和建议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加大,提升高等职业学校办学效益的呼声变得日益高涨。而高职学校办学效益的提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选定的规模、结构、质量、管理和校企合作五个方面是对其影响比较深远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举措来提高办学效益。

(一)从合理确定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

办学规模主要是指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数,反映了高职院校的产出能力。 研究表明, 当学校规模较小时,资源利用率低,生均成本一般较高。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生均成本将随之下降,学校的各类教学资源会得到充分利用。院、系和专业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办学效益,生均成本随着院系规模的增大而下降,而且随着系、专业规模的增大而下降的速率是递减的。人力资源利用率则随着院、系、专业规模的增大而提高, 并且随着院、系、专业规模的增大而提高的速率是递减的。[5]因此,也不能一味地增大办学规模,也要考虑好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只有当学校、院、系、专业的规模都达到合理的水平时, 才能取得最佳规模的经济效益。为此, 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调整高职院校的结构和布局, 使之趋近一个合理的临界值, 提高高职院校的规模效益。

(二)从提高人才质量来提高办学效益

质量是生命,一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其办学效益的高低。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1)紧跟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以培养优秀应用型人才为发展理念,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努力为市场发展输送一批高水准专业人才。(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注重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学校可以鼓励教师通过“在职攻学位”、“委培”、“进企培训”等方式进行学习,提升自身知识和实践水平,全力打造一支优秀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其次,建立合理的教师考核及激励机制。良好的教师考核制度对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改善教学质量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激励机制就是通过外部的奖励,包括言语的赞许、物质的奖赏等外部的刺激来激发教师内心教学的动力,进而提升其教学激情,提高教学质量。最后,加强兼职教師队伍的建设。学校不仅要任用专业理论扎实的讲课老师,更要聘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操作型技术老师。因此,可以向优秀的企业聘请兼职老师,也可以从社会其他行业寻找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缓解自身“双师型”教师不足的难题。

高职院校要始终应该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永恒的主题,引入新的思想观念,树立新的质量观。如果说质量是高职院校办学的生命线,那么特色就是高职院校办学的生命力。只有当一所高职院校保障基本的办学质量,才可以办出鲜明的学校特色,其存在和发展才更有价值,才能获得更高的办学效益。

(三)从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提高办学效益

高职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行业、企业的合作,由企业提供专业技术培训,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利用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条件为基础,开展一些实用性较强的横向课题研究,进而促进科学研究的前沿性和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基本职能。科研处等职能管理部门要制订科学合理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规范教师的科研工作量考核办法,完善教师科研与教学的平衡关系。要鼓励教师结合自身专业所长进行横向课题的探讨,加大对教师高级别高水平课题申报的支持力度。校企合作办学,有助于引入社会和企业资源,解决学校资源短缺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投入,从而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增强学校自身的竞争力。

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效益任重道远,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职业学校必须改革传统的办学模式,需要高职院校从上至下花大力气去探索和实践,需要加“双师型”大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并通过多种形式、行之有效的方法与途径促进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稳步提高, 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添瑜.高职院校办学效益的提高途径研究[J].时代金融,2013(2):288-296.

[2] 朱波,郭利敏.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析[J].职业时空,2013(6):10-13.

[3] 罗锋,高职院校办学效益评价与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0(14):184-185.

[4] 吴俐,办好高职教育提高办学效益[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1):77-80.

[5] 胡晓琴.职业教育研究生层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思考{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4(2):14-17.

[6] 陈小军,许祥鹏.高职院校提高办学效益的综合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1(2):98-100.

[责任编辑 曹 稳]

猜你喜欢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影响因素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乌兰牧骑社会效益研究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好刊社会效益高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论股票价格准确性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