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林市电子信息产业专利情况分析

2017-05-30吴群华李力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7年3期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桂林市分析

吴群华 李力

【摘 要】为了解桂林市电子信息产业专利的发展态势,该研究采用IPC分类号作为专利检索手段,检索了桂林市电子信息产业2011—2015年2类专利(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总量、授权总量、申请数量类型、授权率、技术分布情况、主要申请人分布情况等信息。通过对相关专利信息的检索和分析,对桂林市电子信息产业的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进行摸底分析,以期为桂林市电子信息企业和行业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关键词】桂林市;电子信息产业;专利检索;分析

【中图分类号】F426.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7)03-0019-03

0 引言

2015年,我国专利申请受理量为279.9万件,同比增长18.5%。而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发明专利年度申请受理量首次超过100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3万件[1]。如此庞大的专利数据中其实蕴含着巨大的信息。专利数据中不仅储存有实用的技术信息,而且还储存有微观的、宏观的技术经济信息。专利指标可以在宏观或微观的不同层次上反映某一企业或某一地区的发明活动、知识产权的据有量、技术发展水平、技术与经济的竞争状况[2]。但是,这些信息往往是大量而分散的,通过单个文献的表面解读通常得不到我们想要的信息。因此,我们需要利用一些方法使存在于大量文献中的信息凸现出来,使信息具有宏观性和统计性[3]。通过对大量零碎的专利信息进行分析、加工、组合,并利用统计学方法使这些信息转化为具有总揽全局及预测功能的情报,可以为企业或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

本文将采用IPC分类号作为专利检索手段。IPC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专利分类系统,国际上重要的专利数据库大都采用该分类系统对专利文献进行分类,由于IPC是国际通用标准,采用IPC分类号作为检索字段,可对某一方面的专利文献进行比较全面的检索[4]。通过对特定产业专利申请IPC分布的分析,既可以判断创新的热点技术区域,又可以判断其涉及的技术领域及发展趋势。

因为电子信息产业是桂林市的传统优势产业,所以本文的研究对象选择为桂林市电子信息产业专利情况。桂林市在20世纪70年代已是国家电子产业重点布局城市,奠定了深厚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2014年,桂林市被国家工信部列入第五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成为广西首个国家新型工业化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基地。本文将利用专利数据分析桂林市电子信息产业的专利申请状况,从多方面评估该产业的技术创新态势,为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以技术创新为导向的产业转型和升级提供有力的支持[5]。

1 桂林市电子信息产业专利情况分析

1.1 桂林市电子信息产业专利申请量分析

本研究通过对桂林市电子信息产业的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进行摸底分析,以期為桂林市电子信息企业和行业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本报告从国际专利分类(IPC)中,筛选出涉及F(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G(物理)、H(电学)三大部类的多个类目,对桂林市电子信息产业进行专利信息统计。检索网站选择官方权威网站广西知识产权局官方门户网站(http://www.gxipo.net/),检索年限为2011年—2015年,以申请日和公开(公告)日区分专利申请与授权状态。由于外观专利不符合国际专利分类法(IPC),因此未對外观专利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见表1、表2。

从统计结果来看,桂林市电子信息产业2011—2015年的专利申请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增长幅度较大,2011年是专利申请量增长最快的一年,同比增长率达到了103.03%。这说明这5年内桂林市电子信息这个传统优势产业有着强劲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时,也表明社会民众的知识产权意识在不断加强,越来越多民众注重运用知识产权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6]。

发明专利申请量所占比重也逐年加大,从2011年的52.24%上升到2015年的72.19%,专利创造重心更多地向技术水平较高的发明专利倾斜。发明专利申请是衡量行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成正比[6]。发明专利申请的比例份额大幅增长,表明产业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发明专利引领产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

桂林市电子信息产业2011—2015年的专利授权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增长率都在30%以上。而这5年间专利授权率都在60%以上。本文中的授权率采用大部分学者的研究:授权率(%)=授权量/申请量×100%。从专利授权率上看,桂林市电子信息产业的专利质量还是不错。

1.2 桂林市电子信息产业专利技术分布分析

为了解桂林市电子信息产业专利申请所涉及的主要技术领域,以国际专利分类号(IPC)为依据,对桂林市电子信息产业近5年(2011—2015年)专利申请的主要技术分布进行了统计,其中以小类为划分标准的排名前10位的技术分布情况见表3。

观察表中的数据,从大类来看,申请量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电通信技术、基本电器元件、计算推算计数,专利申请量分别为445件、337件、221件,说明这3个大类是桂林市电子信息产业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而具体到小类,电数字数据处理、数字信息的传输、传输这3个小类的专利申请数量在170件以上,明显高于其他小类;而半导体器件、供电或配电的电路装置或系统、无线通信网络这3个小类的专利申请数量在100件左右;表中余下的4小类的专利申请数量在60~80件。这一方面说明桂林市电子信息产业中这10个小类所涉及的技术领域发展得比较快;另一方面专利申请的集中意味着在该技术领域进行技术革新的难度也相应较大。

1.3 桂林市电子信息产业专利申请人分布分析

主要申请人是指在某一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较多的申请人[7],通过对主要专利申请人的分析,可以从总体上掌握桂林市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竞争格局。桂林市电子信息产业近5年(2011—2015年)排名前10位的专利申请人如图1所示。

从图1中数据看,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近5年在电子信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达到了667件,占近5年桂林市电子信息产业专利申请总量的31.12%,可谓独占鳌头。而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的专利申请量分别为195件和124件,占有率为9.10%和5.79%。我们不难发现,排名前3位的都是高校,这3所高校的专利占有率达到了46.01%,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由于高校在人才储备、技术保障、硬件设施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汇聚了我国最为丰富的科技资源,已成为我国自主创新成果和高新技术的重要产出地。

排在第4位的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是一家科研事业单位,其近5年的专利申请量为50件。

排在第5到第9位的专利申请人是企业,分别是桂林机床电器有限公司、桂林航天电子有限公司、桂林斯壮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桂林信通科技有限公司和桂林海威科技有限公司。这说明桂林市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企业越来越重视运用知识产权这个手段来提升自己的核心競争力。但是,这5家企业近五年的专利申请占有率为7.70%,比例还偏低,这也反映了桂林市电子信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要进一步提高,才能满足电子信息制造业快速发展的要求。

排在第10位的申请人的性质为个人,其近5年的专利申请量为24件。

2 结论

(1)桂林电子信息产业是传统优势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拥有了一定的技术、产品和人力资源,近5年桂林市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量都呈上升的趋势。桂林电子信息产业应该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和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机遇,采取有力的措施,争取更好、更快地融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链。

(2)高校是桂林市电子信息产业专利申请的主力军。但是,专利转化率不高是我国高校要所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受制于体制、观念意识、买卖双方利益分配、成果转化资金投入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高校的科技创新成果难以和市场接轨,造成大量科研资源的浪费。如何在高校和企业之间搭建能进行有效互动与沟通的平台,最大限度地进行信息交换与信息共享,这将是桂林市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的一个难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难题,才能真正发挥这些专利的价值,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3)我们以点推面,从桂林市电子信息业单个产业推及到桂林市近几年整体专利情况,“十二五”期间,桂林市的专利保护工作已经取得很不错的成绩,近几年桂林市的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增长迅速,在整个广西排名第3位。而广西的2015年以3.08万件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位居全国第10位。虽然桂林市甚或是广西在专利管理与知识产权保护上的发展起步较晚,较其他发达地区还有不小差距,但是随着专利制度的完善与政府大大力扶持,包括桂林市在内的整个广西正在加大步伐努力缩小差距。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这一年的工作将为“十三五”时期桂林市科技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相信随着专利制度的不断完善及政府和企业本身的扶持与重视,桂林市创新能力与创新质量将不断提高,从而带动产业和整个桂林市的技术发展,也将不断地为桂林市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参 考 文 献

[1]国家知识产权局.2015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年报[R].2016:21.

[2]田晓阳,肖仙桃,孙成权.国际专利大国与中国专利发展态势[J].图书与情报,2005(6):95-99.

[3]蔡爽,黄鲁成.面向技术战略的专利分析方法述评[J].技术经济,2008(6):36-39.

[4]王立荣.基于IPC的专利信息检索与分析方法研究[J].情报探索,2008(7):83-85.

[5]徐筱琳.我國纺织领域专利发展的现状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6):8-9.

[6]刘水,王蔚林,王鸿远,等.1985—2005年中国食品专利申请状况分析[J].食品科学,2007(28):559-562.

[7]王旭亮,李红,王异静,等.中国啤酒低碳技术领域专利发展态势分析[J].食品科学,2014(17):351-352.

[责任编辑:邓进利]

猜你喜欢

电子信息产业桂林市分析
六点一百分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桂林中学
桂林市供水管网在线水力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初探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基于产业链视角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探究
浅析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对我国的启示
珍稀濒危植物在桂林市市区园林绿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