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活学习源动力

2017-05-30封婷

阅读(教学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季节诗歌文本

封婷

英语可以美美地学,学英语可以让你美美的。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习得知识,掌握技能,亦可培养发现美、鉴赏美、表达美的能力,这是学生喜欢、教师期盼的最美画面。

本节课旨在通过四季的主题学习,引导学生在英语的世界里赏四季、谈四季、品四季、赞四季,带领他们体会在生活里使用英语,表达自我。

【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欣赏、聆听、郎读和情景交流等方式,整体感知、理解诗歌。

2.学生能够听懂、会读、会说词汇season ,spring, warm, summer, hot, autumn, cool, winter, cold, go boating, go swimming, picnic, go climbing, go skating。

3.学生能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和新旧语言知识,描述不同季节的气候特征以及人们从事的不同活动。

4.学生能在朗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律美,初步了解小诗歌的创作技巧。

【教学重点】

1.学生能在情境中听懂、理解、会读诗歌。

2.学生能够听懂、会读、会说词汇season,spring, warm, summer, hot, autumn, cool, winter, cold, go boating, go swimming, picnic, go climbing , go skating。

【教学难点】

1.诗歌的整体理解和分段表达。

2.学生能初步了解“三会词汇”:go climbing,go boating的构成方式及picnic的读音。

3.学生能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和新旧语言知识,描述不同季节的气候特征以及人们从事的不同活动。

【教学过程】

Step1: Enjoy a song Seasons歌曲导入,创设氛围。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欣赏的形式,让学生在感知中走进本课话题。

Step2:Get to know seasons.

1. 开门见山,确定主题。

教师首抛问题:What is the song about?

a. subjects b. colours c. seasons d. days

设计意图:确定歌曲主题,引出讨论话题,教师适机板书课题。

2. 二次追问,巧进文本。

教师抛出问题: How many seasons in a year? What are they?

过渡:Lets find the answers in the following rhyme.

设计意图:利用简单预设,过渡至文本。教师通过配乐诗歌朗诵的形式初次呈现文本,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的美,同时在聆听中获取关键信息。

聆听后,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用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季节。

3.再次追问,走进文本。

a.导入文本线索,关注文本细节。

教师创设文本线索,巧设学习路线:Seasons are colourful(彩色的),强调色彩的不同。

同时设疑:What colour is the spring?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和已知语言表达:We can see the green tree in spring. We can see the green grass in spring ... It is green.教师手指板书总结:Yes,it is green. How is the weather in spring? 提示学生了解问题,并尝试引导他们正确表达:It is warm.同时出示文本第一段落,标注文本关键句,提醒学生学会关注。

b.轻松过渡,尝试自学。

教师出示文本其他段落。通过设问:We all know spring is green and it is warm. What colour are the summer and autumn? How is the weather in winter? 鼓勵学生在自我阅读中找出信息、学会归纳,并敢于通过以旧知引新知的语音学习方法认读气候类单词:

In summer, it is hot, it is red;

In autumn, it is cool, it is yellow;

In winter, it is yellow, it is white.

设计意图:通过启发、引领、放手的方式,指导学生如何阅读文本、使用文本。Seasons are colourful(彩色的)强调色彩的不同,用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季节,从颜色感官上帮助区分不同季节、体会不同气候。

c.再抛文本线索,挖掘动态信息。

教师再次交代文本线索 :Seasons are colourful(多姿多彩的),并设问:Our life is colourful! What do we do in every season? Let us enjoy the rhyme and find the different activities.

学生归纳:

In spring, we fly kites, we go boating;

In summer, we eat ice cream, we go swimming;

In autumn, we have picnics, we go climbing;

In winter, we make snowmen, we go skating.

教师完善、板书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利用幻灯播放效果,将文本插图配上文本、音效,通过音、诗、画的形式,使文本动态化。充分增强学生感观上的刺激,让知识更加直观、形象,使他们在无意识状态下,获知信息,同时在渲染中体会诗歌韵律美。

Step3:Enjoy the seasons (品读四季).

教师手指板书:Seasons are colourful in this beautiful rhyme. Our life is colourful in this beautiful rhyme. Why dont we read this rhyme beautifully?

教师用课件出示文本,并用不同颜色标注出各段落中不同句式。朗读中,注重“品”字,引导学生关注多处朗读技巧,如:(1)每处季节,该重读。(2)不同气候单词,语气不同,应运用不同节奏读出春季的舒缓、冬季的寒冷、夏季的炎热、秋季的凉爽。(3)在语气上表达各种户外活动的体验感受以及对季节的情感流露等。

设计意图:语言输出要以大量的输入为基础,引导学生在阅读后内化所学语言材料,是达到说的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品读环节既引导学生用朗读感悟不同季节的丰富活动带来的多姿多彩,又激发他们学会发现文本的美丽外衣——诗歌,培养他们初步感知诗歌基本结构的能力,为下一课时写作打下基础。

Step4:Describe the seasons (品悟四季).

T: Can you find more beauty and fun in every season? Please describe the seasons in four.

课件出示任务:

1. 小组四人合作,每人描述一个季节。

2. 可参照文本诗歌形式,适当修改。

3. 根据生活经验发现四季的美,大胆想象。

设计意图:真实、可理解的情境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能充分激发学生表达的热情。“描述你眼中的某一个季节 ”这样的情境,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和语言素材,为学生的语言输出搭建了重要平台,成为学生内化新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Step5:Homework (描绘四季).

1.有感情地朗读文本。

2.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画出课上你所描绘的季节,并附上小诗一首。

设计意图:语言的学习需要经历从输入、加工到输出这样一个过程,在一个大的连贯的情境里,学生经历的才是从低级到高级、从表层到深层的思维活动,进而转化为语言表达的提高。

【教后反思】

一、 尊重文本,深读教材

1.明确主线,使板块教学清晰化。

我们在多次教研活动中越发明晰:板块教学既不可越位,也不可失位。作为单元第一课时的Story time板块,在我们的教学中始终扮演着“导入”的重要角色,它既是学习者初步感知整个单元话题和功能的主要途径,又是深入推进进行一系列综合性学习的桥梁和纽带。 然而,Story time板块教学,不该是词句的训练营,不该是一单元学习内容的集中轰炸,更不该是走马观花的“快闪族”,它需要避免形式的过场,需要精读,需要在层层递进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获知信息、了解话题、习得语言、掌握技巧、感悟语用。秉着这样的认知,我确立本课时的目标重在使学生通过聆听、品读和情景交流等方式,整体感知、理解诗歌,并培养他们随文识字的能力。

2. 紧扣话题,整体学习。

作为一单元的开篇之作,Story time板块极好地保留着语篇的独立性。我们认为,新的教材赋予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调整过去“重词句,轻文本”的误区,重新用发现的眼光赋予文本“新的生命力”。紧扣话题,你可以在一个完整的情境中,学习完整的语言,成为完整的学习者;走进文本,你可以在语篇中感受到四季绚丽多姿的生活画面。只有当学生能够看到语言的整体,他们才能认识语言的本质。

3.品悟诗歌,聚焦语用。

本课时最大的难点,同时也是最能激活学生学习源动力的一点,就是还原文本在生活中的真实面目。语言教学应建立在学生的认知特点上,我们要通过图片、音乐、语言描述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诗篇,使他们加强对朗读语气的揣摩能力,寻找英语语言的韵律美。其次,语言不是“造”出来的,而是从生活中来。学语言的用处不仅是为了可以做语言游戏,更是为了达到交际、实用的目的。本节课,我们设定学生能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和新旧语言知识,描述不同季节的气候特征以及人们从事的不同活动,并能通过反复品读初步运用小诗歌的创作技巧进行表达。我们期望通过最简单的方式,带领学生还原语言在生活中的真实面目,使学生能够在诗歌的创作中实现真正的语言交流。

二、尊重教学,注重过程。

尊重教学即扎实教学。为了实现“实”和“活”的双赢,沈峰老师的“课堂三有原则”為我们指明了本节课的教学方向。

有“理”: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应该合理。多一点水到渠成,少一点刻意为之。第一次试教后,我发现:老师上课时特别容易忘记的过渡语或者某一个活动,恰恰是我们最终推翻掉的环节或是后来稍作改动的地方。这正说明,教学过程的水到渠成,教学环节的连贯一定需要创设的情境真实、自然、可理解。准确的情境设置,贴切的语言内容,富有内在逻辑的话语缺一不可。

有“序”:教学活动应该由易到难,逐渐延伸提高。本节课,学生经历了“听歌选话题——欣赏找四季——默读画天气——自主圈活动——用心品韵律——同心齐创作”等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这为学生创造了学习的空间,使他们经历感知四季、走进四季、品悟四季、描述四季的全过程。教学活动从低级到高级,从表层到深层,进而将思维活动转化成语言表达。

有“效”:课堂教学结束后,我们需要自问,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学生是否有所发展。我们欣喜地发现,课堂上,多数学生能够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同时部分学生能够有把握地主动上台创作诗歌,他们能够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品读不同的季节,能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看到的生动画面,教师也能够在他们的语言交流中读懂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四季的憧憬,同时也能体会到超越文本带给他们的快乐以及学会用英语做事情的成就感。

三、尊重学生,关注成长

1. 扮演一个好的“聊天者”。

教师不是演讲者,英语教师绚丽的语音、语调对学生固然存在影响,但对学生学习并没有帮助。本节课,我们尝试和学生聊天,和他们一起描述春天的绿色;(What can you see in spring? How is the weather in spring?)和他们一起讨论四季的活动;(Do you like making snowmen? Let us go climbing in autumn!)和他们一起揣摩朗读时的语气(It is hot, we need to read quickly. We all like having picnics, why don′t we read happily?)等等。我们力求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给予学习提示、引导,帮助他们成长。

2. 给学生一根拐杖,让他学会走路。

师生课堂上很多教师采用讲解、独白的方式传授知识,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常常处于“受动者”的地位,这样的结果往往使学生缺乏表达的机会,缺乏对知识的自我建构。本课中,我们努力寻求师生的双向交流。在学习诗歌时,我们充当指引者的角色,通过抛出How many seasons in a year? What are they? How is the weather in spring? What do we do in every season?四个关键性的问题,运用启发、引领、放手的方式,层层推进,指导学生如何阅读文本(标注文本关键句,在自我阅读中找出信息、学会归纳,并敢于通过以旧知引新知的语音学习方法认读气候类单词),使用文本(通过音、诗、画的形式,品读诗歌,培养他们初步感知诗歌的基本结构,使文本动态化),超越文本(描述你眼中的某一个季節),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信息,习得语言表达,培养语用能力,最终实现自主课堂。

就这样,因为“同课异构”,我们和孩子们一起与Unit5 Seasons来了次“亲密接触”。我们齐头并进,上了再改,改了再上,反反复复,过程好不轻松,收获真不简单!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季节诗歌文本
诗歌不除外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我喜欢的季节7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季节蠕变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季节的变换
诗歌岛·八面来风
花的季节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