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安全稳定保障体系标准化研究

2017-05-30吴泽

科技风 2017年6期
关键词:安全稳定保障系统研讨

吴泽

摘 要:高效安全稳定关系到院校甚至整个社会的安全稳定。致力于建设新北京下高效安全稳定工作的新常态,是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笔者融合院校安全保证作业实践,对近年来安全管控、安全服務等进行总结,构建了院校内部安全保证系统的基础框架,对安全文化、安全预防、安全管理等层面的实际工作,依顺序给出了基础的构建模式。

关键词:高效;安全稳定;保障系统;标准化;研讨

通观目前高等学府在学校安全文化构建模式,其滞后性较强。而安全管理意识的明确,并致力于建设安全保障系统,构成同抓同管、群众参与的有层次、体系化的安全管控运转模式,并完成相关工作,方能够让高等院校的安全稳定保障系统标准化原则得以实现。[ 1 ]

一、高等学府稳定保障系统准则化研究的价值

(一)有助于弥补高等学府安全稳定保障作业理论层面的缺陷

我国对标准化的研究牵涉的范畴极为宽泛,例如为了让准则化作业与目前的现代化建设与对外出口等工作衔接,对工农商品的创设、产出、检测、包裹、储蓄、输送、生态保护等层面,建立一整套的技术准则,然而对女权稳定作业实施准则化研究在国内学术界并不多见。通过文档搜索与图文材料检索,笔者得出的结论是研究成绩不明显,目的性偏弱,有关研究成绩的利用意义不显著。对高效安全稳定作业保障系统的准则化研究还并未有所建树,通常是以保证举措为核心进行研究,缺少定量解析成果,实践指导价值有限。因此,进行准则化研究,将有助于弥补高等学府稳定保障作业理论层面的缺陷。[ 2 ]

(二)有助于保证高等学府安全稳定作业的效率

教育部等政府机关对高等院校安全稳定作业极其看中,颁布了高等院校安全稳定作业的关键文件。文件在颁布以后,相似的突发事故还并未完全消失。探其根源,是大部分高等院校并未根据文件需求,对有关保证作业做得还不够。因为缺乏可参考与比较的准则,一部分工作者对安全稳定保证作业还是一知半解,并未形成明朗的、定量的解析意识。[ 3 ]标准,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用以参考的规则与典范,有着约束性与引导性。准则化构建是科学发展的前提,在高效安全稳定保证作业中通过明确与应用准则,带动准则化构建,提升作业品质。推动高等院校各种突发事故的有效解决,从而积极参与,让高校安全稳定作业能够顺畅进行。

二、高等院校安全稳定作业标准化构建的原则

(一)体系化准则

高校安全稳定作业标准系统是一类系统工程,在明确安稳定系统内容阶段,应以获得最理想的成果为核心来进行建设。即是指,高等院校安全稳定标准系统的构建应挑选有着实践意义与效益的任务,而且在可以获得准则化效益任务阶段,依照所明确的效益的情况排列顺序。而准则化效益应以安全稳定作业的整体权益为切入点,从而获得最佳效果,而并非某一工程的区域的、不完整的准则化效益。[ 4 ]

(二)相对趋同准则

当前,各高等院校已有的安全稳定准则化体系有着零散性、不全面性的特征。所以,在特定时段、特定范畴内对高等院校安全稳定作业准则实施统一规定,以达到准则化的目标。统一应秉承科学、合规的准则,并且必须特定的量值。量值必须规定限度,从而让高等院校的安全稳定准则体系能够可靠运转。

三、高等院校安全稳定保障体系准则化研究的策略

(一)法律策略

法规系统通常是为了界定高等学府学校安保作业与安全事件的责任,为了打造标准化的学校安全保障体系,必须依照法律体制进行,让师生等的法律理念能够形成,让法律理论更深入人心。高等院校应健全我国所有法法制系统中牵涉到学校安全的法规章程。其一,让师生、教职工作者解读并掌握有关的法制规章;其二,有关高等院校订立的有关法律规程;其三,高等院校依照本身的特征订立校训校规,健全院校安全管理法规系统。[ 5 ]

(二)预防层面的策略

安全首位、预防为核心,这是高等院校安全防卫团队的重要职责。团队成员因有院校党委副书记负责、校长办公场所、校党委宣传机构、学生会、安保机构、校团委与后勤保障机构的重要责任人为副组长,各院校管理学生活动的党委副书记最为团队成员进行工作。其重要的责任为引导安全思想教育作业团队、安全隐忧检查团队、学校安全宣传团队与监督、考评系统的团队成员,完成学校的安保工作,排除学校中的安全隐忧,并且应实现学校的监督警示,保证院校的安全有序。[ 6 ]

(三)应急预警处置系统的应用

该系统包含学校安全事件管理团队在内的五大团队。在高等院校的教师与学生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遭遇安全事件,应交由这5个团队控制事态发展。通常状况下,应由校内党委副书记履行职责,当事方所处机构的重要责任人是副组长,其成员由学生办公室、学校安保机构、学员各专业的辅导员共同构成。其重要责任是在学校遭遇安全事故阶段,能够及时控制事态扩大,并联络医卫机构、公安机构对校内外人员完成救援,参考学校安全事件数据库与专家库的意见,订立具体元,保障教师与学生的合法权益,保证校园的安全稳定。[ 7 ]

(四)善后与救援系统的应用

该系统通常包含保险理赔救援、法制救援与情绪调整救援。其团队成员构成应以学生管理机构的责任人与学员党委副书记、资助管控机构责任人 、心理咨询办公室与学校外或学校外的法律救援机构的相关人员构成,为遭到身体或心理创伤的人员进行及时的救援,保证学校内秩序井然、救援的质量。

(五)监控、考评系统的应用

该系统的团队人员通常由院校管理者与校长办公处、监察机构、各专业的党委书记/副书记、老师代表、专项辅导员、离退休职员代表与学生组成构成。其要执行学校安全保证系统所需要完成的任务,并且应弥补学校安全保证系统运转过程中的漏洞,并及时勒令改正,保证安全保证系统的有效运转。[ 8 ]

(六)健全体制,运用长效体制进行标准化建设

院校安全稳定工作管控,并非短期的活动,而需要构建长效体制。从字面上理解,长时间运作的状态才是长效体制应用的常态。利用体制,形成保证安全、保证稳定的大势。而缺乏健全的体制,就形同将后背完全出卖,对各类安全事故的处置效果会大打折扣;而制定了体制而无法高效运作,那么机制的制定就流于表面;而长效体制的长时间运作,方能够获得长期功效。

在实际操作中笔者看出,这部分体制中理论化过于明显,协同性合作不多;目的性强,然而流程性的内容并不多见;制约性的不少,鼓励性的策略偏少。前者隶属管的范围,后者隶属理的范围。比如,安保机构、学生管控机构与后勤保证机构的定时联席座谈会就隶属协同性合作的范畴。所以,相关文件将目的、职责、举措、模式等有效融合,将相关机构杂糅成一个整体,并且让管控体制全盘运作。在此体系内已经出现了“根系”的盘根错节的协调体制。

(七)群防群治,让民众参加安全管控

在安全预防层面,需要践行全民动员的放着。并且,挖掘安保机构人员、学生、辅导员、寝室管理人员的安全预防意识,构建标准化的安全稳定保障系统。实际经验表明,学生的自我防御是最为有效的防御模式,也是保证学生安全的最为基础的举措。院校、二级学院学生还通过建立学生纪律保障部,在班级上任命安全部长等。[ 9 ]

四、结语

综上,高等院校映射了社会的健康程度,高等院校的安全稳定也关系到整个区域或社会的繁荣谐和。所以,建立以高等院校的安全稳定作业的准则,可以高效保护院校的安全稳定,对实现校园与社会的长治久安有着极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易强.生存教育理念下高校游泳教学的措施保障与安全策略——以重庆市高校为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9):88-90.

[2] 李泽波.安全领域的高校文化建设与教育研究——基于西南石油大学周边复杂的社会环境[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11-116.

[3] 宗思韬.面向高校网络舆情安全的监管与预警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安全[J].电子测试,2016,(8):99-100.

[4] 鄢新萍.意识形态安全视阈下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原因探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5):767-770.

[5] 朱旭旭.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探析——以高校統一战线工作为视角[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6,(4):59-62.

[6] 蒋冬芹.论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及实现路径[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8(3):38-41.

[7] 朱旭旭.统一战线工作对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重要意义[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29(3):87-89.

[8] 郭爽,赫贵怀.西方意识形态渗透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研究初探[J].人力资源管理,2017,(1):164-165.

[9] 张丽琼.创新网络时代高校网络舆情演变规律及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7):448-449.

课题:高校安全稳定隐患排查工作标准研究

项目编号:2016JZ008

猜你喜欢

安全稳定保障系统研讨
建立智能地质保障系统的8大关键技术
地面气象观测站远程保障系统设计与实现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国产500kW发射机灯丝UPS电源保障系统
浅析当前高校维稳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老少边穷地区干部面临多重现实发展困境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