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17-05-30阿姆

大东方 2017年9期
关键词:有效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阿姆

摘要:小学生的学习往往受兴趣的影响,学习兴趣高,对此学科的学习就会主动、积极,学习效率高。反之,会很被动。教师让学习的知识都学了,然而成绩仍然是不好,没有真正学进去。学生之所以没有学习兴趣,是因为数学教学的抽象理论性,与小学生的感性认知发生了冲突。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妨把枯燥的说教变成趣味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学到知识,积极参与,进而取得较好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就是一个知识传递的过程,这样就导致了教学过程的单一化,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倦学的情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我们需要做到创造更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让他们感受到知识的用途,了解到知识的运用方法,同时有目的的去学习。比如在教学分数知识的时候,我就创造了这样的一个教学情境: 节日到了,班里买了 30 个苹果,分给 20 个同学,每人能分到多少个苹果? 该怎么分? 这样以来,就有一种 “望梅止渴”的功效,同学们一个个都热心的参与了进来:“每人分 2 个不够,每人分 1 个还多”,有同学就说:“那每人分 1 个半吧! ” “分一个半是刚刚好,但是一个半该怎么表达呢? 下面我们来学习分数的知识,以后我们就不用愁该怎么分蘋果了。”这样的引入让同学们都感到很新颖,他们也乐意参与这样的活动。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就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学生

要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发展,就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差异。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对小学生的这种心理差异是感受颇深的。例如,在一节课里,我就给学生们讲富尔顿屡次试航的故事,然后,列举平时学生中害怕失败、嘲笑的典型事例加以对照评析,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坚强的意志。教师对学生中不怕困难、挫折,勇于尝试、意志坚强的同学应不时加于鼓励,对那些成绩差,心理素质也不够好的学生,应为他们创造易于接受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熟悉每个学生并依次分层、划段,设计训练作业。要求学生尽其所能,独立思考,协作探究,拾级而上,从而在乐学中步入属于个性的天地。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经常加入一些快乐元素

小学数学的教学其实是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自制力有限,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时段很短,想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就要时刻注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教学就会收到相对比较好的效果。比如,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做一些这样的脑筋急转弯: 班里有 20 名同学,盘子里有 20 个苹果,每人发一个之后,为什么盘子里还有 1 个? 这样就让学生的兴趣立即提了起来: 为什么还有 1 个?? 然后大家就讨论了起来,课堂的学习气氛十分浓厚,最后我就给大家解释:有一个同学是连盘子一起拿起来的,所以盘子里就还有 1 个,同学们都焕然大悟。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调动了同学们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落脚点

教育教学活动是为了能够达成教学目标,但同时教学目标也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具体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三个层面的相互结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点的隐蔽性与关联性,调动学生能够自我思考与自我发现,使学生对数学在情感上能够更乐于接受,在成功解决问题后能够有更高的满足感,使每名学生都能够有更加长远的发展。比如,在进行 《圆锥的体积》的课堂讲解过程中,首选要明确教学的目标,在此将其归纳为三点内容: 1.加强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以猜测、操作、验证的方式,将圆锥体积公式通过自身努力推导出来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2.基于上述结果使学生发现圆柱和圆锥两个几何图形在体积方面所存在的关系,加强学生动手实践与判断推理的能力; 3.针对 “失败实验”的处理,让学生感受到任何问题的解决都并非易事,要面对挫折迎难而上。在具体教学中,课前已经让学生准备了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并且以填装沙子的方式让学生实践,由于学生学具不精准,所收获的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在進行课后练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非常容易忘记圆锥体积计算公式中最后的 “× ”。笔者通过教具进行演示,让学生口述整个实践过程,由此所得到的结果相较学生实践的结果更加准确,使学生更加信服。通过该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对此印象特别深刻,很少再有学生将最后的“× ”丢掉。

五、预设精当的问题是有效教学的动力点

在进行备课时,要对课堂上所要提出的问题有精心的准备,在问题预设方面力求简洁扼要、层次清晰、目标明确。教材作为教学实施的重要载体之一,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表象和媒介,而有效的教学目标一定是教材内容与课标精神的统一体,教材的内容往往给我们提供的是一个比较宽泛的面,而以面教面势必影响学生深层次的学习和对学科知识乃至体系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小学生而言这一点尤为明显。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深入地挖掘教材、分析教材,把教材中的内容变成一个个相互关联并且能体现训练内容的点,这些点有些时候可能是并列的,但更多时候是逐层深入,层层递进的。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学期“数一数”时,教学目标不仅是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还应结合教材内容细分为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当时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教材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教材中更多地突出了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以上的目标制定后我又结合书上对于计数器使用,制定了正确使用计数器的教学目标。同时在教材中关于进制方面的知识是上一个学段学过的但是是以点的形式存在的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并没有形成链条,因此我有又确定了制定完整的十进制数位顺序表的教学目标。这样既注重了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又为学生的数学知识的系统化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涛.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J]. 赤子(上中旬). 2017(04)

[2] 刘武.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J]. 赤子(上中旬). 2017(04)

(作者单位:西藏昌都市贡觉县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有效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