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

2017-05-30吴挺达

体育风尚 2017年9期
关键词:高中体育新课改创新

吴挺达

摘要:當前,我国的教育领域正处于新课改时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应试教育将逐渐被素质教育所取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中体育教学将面临着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等关键性问题。对此,本文针对新课改时期如何提升高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新思路与新方法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期望当代高中生可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体育;教学;思路方法;创新

在高中教学阶段,体育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其核心作用是强化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双向培养。使高中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拥有强健的体魄、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及良好的人格修养,成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在新课改时期,能否根据当前的体育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创新思维的教学思路及方法,成为每一名体育教学工作者需要深入考虑的课题。

一、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对于高中生来说,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在给他们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对其身心成长也应给予同样的重视。因此,在高中教学阶段,学样有责任也有义务协调好文化课学习与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培养与提升。然而,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无论学校还是家长都愿意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业当中,对体育锻炼采取了忽视的态度,甚至占用体育课时间安排其它文化课,使原本就相对较少的体育教学时间被压缩得所剩无几。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学质量根本无从谈起。

(二)训练项目结构设置不合理

训练项目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体育教学工作的基础。要想体现出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对训练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然而,从当前的体育教学整体情况来看,在主要训练项目的设置和布局上缺乏科学性及合理性。所设项目要么无法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要么难以达到提升体能、磨炼意志的作用。无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开展体育教学的目的。

(三)在提升心理素质方面效果不佳

在高中阶段的开展体育教学,一方面是想达到锻炼体魄的目的,另一方面是想通过体育精神的传递,加强学生们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树立起勇于面对困难的信心。然而,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并没有将这种百折不挠的体育精神与训练过程紧密结合起来,而是过于注重训练结果的好坏,使学生失去了一次情感体验和心灵成长的绝佳机会。

二、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思路及方法

(一)更新教学指导思想

新时期的高中体育教学指导思想要紧密围绕着新课改的相关政策方针进行调整,注重教学实践与心灵体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在具体的工作中,将掌握运动技能为设为核心教学内容,将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设为教学目标。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学校要全面协调好体育课与文化课之间的比例关系,为学生们提供充足的体能训练时间与训练机会,通过这种健康向上的方式,缓解学生们的学习压力,使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富有激情。还可以组织一些体育竞技活动,使学生在团结作战的过程中加强对技术战术上的分析,有助于提升学生们的拼搏精神及团队合作意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二)创新教学方案

要想实现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就一定要对教学方案进行全面的创新。首先,将学生设定为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从提升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和积极性的角度出发,进行训练项目的设置。在体育课上,教师要营造出一种轻松活跃,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让学生们觉得上体育课是一种非常美好的体验。即可以强身健体,提升体能,还可以使心理压力得到有效缓解,最重要的是通过体育精神强有力的感染,无形当中增强了学生们战胜困难时的勇气与信心,用这种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到文化课的学习当中,从而使高生中的身心状态得到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三)加强德育教育

在高中教育阶段的所有学科中,体育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德育教育作用。与其它学科相比,体育课具有兴趣性、竞技性及协作性的等特点。因此,可以从情感的角度直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的精神状态得到放松,情感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师可以把握适宜的时机,进行德育教育,极易引起学生在心理和情感上的共鸣,对一些所谓的大道理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自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体育教师可以给学生们介绍一些体育明星的训练过程以及成名经历,让学生们的思想受到感染,从而产生努力学习,战胜困难的想法,这种潜移默化教学方法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还可以通过故事的方式向学生们传授体育精神,或者讲解一些竞技项目的战术技巧,既能开阔学生们的视野,还可以将这种体育精神、协作精神融入到日后学习当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重视智力开发

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下,体育课上教师只告诉学生们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从不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原因是什么。而在创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下,除了让学生们知道怎么做以外,还要让他们了解这样做的原由,通过这种方式开发学生们的智力,增加生活技能。例如在讲解跳高、跳远、跑步这些田径类项目的动作要领时,可以向给学生们讲解人体组织结构这方面的知识,让他们了解到人体运动是有规律可循的,这样既有助于领会动作要领,还使学生们的知识结构得到了丰富。

三、结束语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要摒弃传统教学中的各种弊端,让学生们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从适合青少年成长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结构及训练项目上的设置,使学生们带着足够的热情参与到体育训练当中;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学生们的身心成长与体能开发放在同一高度上,在达到体能训练目的的同时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及意志品质,从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郑锦英.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之友,2010,(18):149-150.

[2]王益.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思维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3,3(7):69,71.

[3]薛小峰.基于新课改的高中体育教学有效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1(7):97.

(作者单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猜你喜欢

高中体育新课改创新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