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胆外科胆囊结石患者发生危险因素调查

2017-05-29肖胜兵张彩云徐继威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11期
关键词:肝胆外科胆囊结石危险因素

肖胜兵+张彩云+徐继威

【摘要】 目的 分析肝胆外科胆囊结石患者发生危险因素调查情况。方法 78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组, 同期75例非胆囊结石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 采用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顾分析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 分析影响肝胆外科胆囊结石患者发生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在体质量指数、有胆囊结石家族史、有肿瘤家族史、血型等变量因素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83、9.6862、11.5643、6.9766, P<0.05)。行经时间、吸烟史、体质量指数是胆囊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胆囊结石患者发生危险因素较多, 肝胆外科医生需对高危因素患者进行重点干预和预防, 以降低发病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肝胆外科;胆囊结石;危险因素;调查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1.037

在临床上, 胆囊结石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心肿瘤之一, 该疾病在早期不易诊断, 恶性程度非常高, 而且手术切除率比较低, 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1, 2]。所以, 对胆囊结石患者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调查和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作者经过对本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救治的78例胆囊结石患者进行研究, 分析胆囊结石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现将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月~2016年5月本院肝胆外科收治的78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组,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然后以同期收治的的75例非胆囊结石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中男42例, 女36例;年龄25~89岁, 平均年龄(66.3±10.2)岁。对照组中男40例, 女35例;年于23~90岁, 平均年龄(64.8±9.6)岁。排除与变量有明显相关的病种和人群, 如妇科因性别引起的偏倚;儿科因年龄引起的偏倚等。两组均经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根据统一制作的调查表来收集两组的身高指标、体质量指数、性别、年龄、家族史、吸烟史、血型等研究指标, 然后分析胆囊结石患者发生危险因素情况。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应用单因素分析相关危险因素, 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单变量分析 两组患者在体质量指数、有胆囊结石家族史、有肿瘤家族史、血型等变量因素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多变量分析 78例胆囊结石发病因素主要与行经时间、吸烟史、体质量指数等有关, 根据其变量因素分析,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人饮食不规律, 从而使胆囊结石疾病呈逐年上升趋势[3]。有研究表明, 该疾病起病比较隐匿, 在早期诊断中, 仅有23%的符合率与病理检查相关, 其主要是与良性疾病病变差异不特殊、早期胆囊恶性病变有关[4, 5]。所以, 为了更好地了解胆囊结石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需要加强治疗和预防措施, 这对减少胆囊结石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本研究经过对本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78例进行分析, 得出行经时间、吸烟史、体质量指数是胆囊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在研究过程中可推测出超重患者胆汁胆固醇的高饱和度与人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与胆囊癌相关, 很容易形成胆囊结石[7-9]。血型是人体比较稳定的遗传标记, 近年来, 有研究发现血型系统有30多种, 而与恶性肿瘤报道相关的血型属于A、B、O血型。这足以说明此类血型是诱发人体对肿瘤免疫能力下降的相关性因素[10-14]。故需要对血型与胆囊结石的关系以及生物机制进一步研究, 期待取得较为可观的结论。

综上所述, 对于有危险因素的胆囊结石患者应定期做检查, 早发现早治疗, 并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 最大限度控制胆囊结石病变的发生, 且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赵冬雨, 成丽娅, 沈宏, 等.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研究.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3, 7(11):793-796.

[2] 刘辉. 肝胆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全科医学, 2013, 27(25):2504-2505, 2508.

[3] 蒋龚彦, 朱建平, 林聪平, 等. 胆囊结石患者超声诊断结果漏诊及误诊分析.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4, 36(3):7105-7107, 7143.

[4] 徐建庆, 陈晨, 宋虎伟, 等. 胆囊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5, 2(18):190-194.

[5] 李少一. 经皮肾镜治疗高龄老年胆囊结石17例.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 8(9):2249-2251.

[6] 蔡飞, 金亮, 李琪, 等. 无症状胆囊结石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6, 11(26):837-840.

[7] 陈盛, 郑江华, 区应亮, 等. 兩种微创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2, 11(4):1213-1217.

[8] 陈杰, 郝清亚, 臧宏, 等. 两种微创手术治疗老年患者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对比研究.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4, 3(11):264-267.

[9] 于岚, 何小东, 武峤, 等. 胆囊结石相关危险因素的探讨.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11, 17(9):711-713.

[10] 王巨義. 胆囊结石与胆囊癌发病的相关因素及手术治疗预后分析.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15.

[11] 徐建庆, 陈晨, 宋虎伟, 等. 胆囊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5, 24(2):190-194.

[12] 赵卫云, 张慧敏, 刘静, 等. 胆囊结石相关危险因素的探讨. 临床内科杂志, 2015(9):617-620.

[13] 刘清, 金俊哲, 吕洪洋, 等. 胆囊结石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6(12):1492-1495.

[14] 王苑. 我国胆石症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山东大学, 2015.

[收稿日期:2017-02-24]

猜你喜欢

肝胆外科胆囊结石危险因素
肝胆外科术后腹腔感染患者的护理方法与预防手段
Servqual评价法对肝胆外科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的指导作用
循证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的预后效果分析
PBL教学法对肝胆外科实习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评价
改进法二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
浅析腹腔镜治疗用于小儿胆囊结石治疗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胆囊与胆总管结石使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临床研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