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阳·童年·骆驼队》文字改动分析

2017-05-27田珍平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4期
关键词:骆驼队旧事改动

田珍平

文学即人学。文学作品让读者在审美愉悦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当文学作品选入小语教材,除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教育之外,还承担着提供学生学习典范的祖国语言文字的重任。所以,对选入小语教材的文学作品,编者大都要进行改动,《冬阳·童年·骆驼队》就是一篇被改动过的文学作品。

《冬阳·童年·骆驼队》在编入教材时,细微的改动有30多处。这些改动包括更换字词、标点,删减句子、字词,调整段落、语序等。通过对比分析,有些效果明显,能切实提高学生语言实践能力,而有些改动也显得没有必要,笔者试着作出分析,和同行商榷。

一、改动效果优于原作的

从培养学生语感角度来看,课文大多数改动处明显优于原作,现举几例加以分析。

1.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原作)

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门前。(课文)

从语法角度分析,有无“的”字,没什么关系,可从语感角度分析,删掉“的”字,句子更加干净。

2.老师教給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原作)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课文)

原作中该句是病句,删掉“的动物”三字,语病没了,句子干净了。骆驼能够沉得住气,“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作者受到启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所以《城南旧事》中就有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作者似乎没有着意刻画什么人和事,但那些普通的人、普通的事,在作者的娓娓叙述中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反刍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戴上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原作)

您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才给骆驼戴上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课文)

“反刍”指偶蹄类的某些动物把粗粗咀嚼后咽下去的食物再反回到嘴里细细咀嚼,然后再咽下去。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这个意思可以理解,可作者回忆的是童年时对骆驼的印象,所以改为“倒”更符合儿童语言习惯,更具儿童情趣。“人类”是人的总称,拉骆驼的“人”是个体,删掉“类”,语言干净、规范。

4.段落调整。《城南旧事》中的对话,提示语和人物所说的话都是分段呈现,这可能是作者的写作习惯,规范还是不规范,笔者不敢妄加判断。而课文中,编者都调整为一段,对学生是一种积极的引导。

二、改动效果不太明显的

1.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原作)

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走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课文)

从逻辑角度看,改动过的有条理。从语言角度看,原作更有韵味。读原作的句子,让人如品醇酒,回味无穷。

2.我在想,麻袋里面是“南山高末”呢?还是“乌金墨玉”?我常常看见顺城街煤栈的白墙上,写着这样几个大黑字。(原作)

这是与课文第三自然段对应处的一句,作者看到骆驼驮着两麻袋煤时,自然而然,想起了煤栈墙上的广告。这种类比联想在《城南旧事》中随处可见,可以说是林海音的风格之一,也是《城南旧事》让人读后感觉弥久恒馨的原因之一,所以我觉得不删为宜。

3.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原作)

这是与课文第十五自然段对应处的一句,这句表明了作者写《城南旧事》的目的,也是我们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切入口之一,可以作为学生拓展阅读《城南旧事》的引子,不删可能更好。

三、改动运用

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原文,并与课文进行比较,让学生从改动处习得修改习作的方法:1.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2.增添字、词,使之顺畅,舒适。3.删简字词,使之干练。4.更换字词,使之更加准确。这样创造性使用教材,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作家创作文学作品时,不会考虑其作品能否进入小语教材,他们从个人创作习惯出发,在遣词造句及行文方面形成个人风格。编者将其作品选入小语教材,会从学生需要出发,在尽量保持作者风格的基础上进行改动,是权利,也是义务。教师解读文本时,尽量将课文与原作对比阅读,对编者改动之处细心涵蕴,仔细揣摩,领会编者意图。

猜你喜欢

骆驼队旧事改动
农耕旧事十二韵
城郊旧事
从儿童视角解读《冬阳·童年·骆驼队》
骆驼队该怎么走
城南旧事
骆驼队该怎么走
鸵鸟
爆炒米花(节选)
咪咪(节选)
秦地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