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017-05-27曹静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4期
关键词:识字环节课文

曹静

在语文教学这一过程中,识字、阅读和写作就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对这最基本、最核心内容的教学也最能展示教师的实力。可就是这最基本、最核心的环节,我们的教学总是习惯走入套路。识字也识了、阅读也读了,所有的过程都走过了,但一节课下来,总是感觉各环节都是蜻蜓点水-----哪个都抓到了,但哪个都没有抓透。而对学生来说,会感觉一节课的容量非常大,但好像又没有学到很有用的东西,他们得到的是“鱼”,并没有学会真正的“捕鱼”能力。古语有云:“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这也是我们都明白的道理,那作为一个中学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真正地在课堂四十五分钟里追求效益,提高一堂课的实效性呢?个人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扎扎实实识字、解词

新课标对初中生语文方面应具备的能力提出过这样的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但我们的教师不管是在公开课还是在常态课中,往往会走入这样一个误区:在整体感知课文或检查预习时,会出示一些字词,问学生是否认识,认识了,好,读一遍,就算完成一个教学环节了。也许这样的教法对初一学生来说是可行的,但对初二、初三学生来说,是不是有点浅显,只认识了字形,对词意却仍然不知,教师也没有往这方面去引导,那么很容易造成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不重视,在理解课文的时候,学生对有些字词的深层含义就不能够理解了。

在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我深刻体会了解词的重要性。在一个班级上课时,我也是按以前的老方法,把生字词罗列到PPT上,让学生识字朗读,许多学生都认识了“庇”这个字形。在另一个班级上课时,我也出示了这些字,但在出示“庇”的时候,我问了一句,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立马翻书,找到了答案,是“遮蔽、保护”的意思,我再问,作者要保护的是谁?“天下寒士。”学生立马抢答。“那作者自己已经很富有了吗?”我继续问。“没有”。经过预习,学生们很快就能回答出来。这时,我又抛出问题“作者为什么自己生活贫寒,还要大庇天下寒士呢?”学生马上七嘴八舌议论开来了,这个时候,学生的积极性完全被调动起来,而不是死气沉沉的读完字就等老师的下一个教学环节了。这一教学过程,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一直往纵深发展,这一环节的教学,应该是有效的,因为他们不仅在听在记,更是在思考,有自己的思考在,活动就一定有效。通过这堂课,我更加深刻的意识到,教学环节中让学生识字、解词的重要性,这个过程能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能增加他们学习的趣味性和积极性。所以,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收获,让他们扎扎实实的识字解词这个过程必不可少。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走过场,而是应该对学生有更高的要求——理解词语,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二、朴朴实实教读书

曾经去听过一节市级公开课,那位教师的教法很独特,一开始就让学生默读《阿里山纪行》(当时开课篇目)这篇课文,当时我就诧异,这篇课文这么长,让学生默读,需要花费的时间也不少啊。事实果然如此,學生默读这篇课文都花15分钟,整堂课只剩下了30分钟,这堂课的效率大打折扣了。那么,我们教师平时是如何处理朗读的呢?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仅限于让学生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听读而已。高明的老师会贴一张文雅的标签:初读、品读、精读、赏读。但是,到底怎么品读,品读要达到什么程度;到底要怎么精读,精读要精到什么程度;到底怎样赏读,用什么方式才算有效阅读………也许我们自己也说不清楚。我们只是把这几个漂亮的标签贴上去,便不再问效果。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我们觉得只要自己的课堂设计有这样的名词,就算精美了。但我们忽略了如果不贴这样的标签,谁能听出来这个环节是品读、精读、还是赏读?老师们只知道这个环节大概要品五分钟或六分钟,具体学生说了什么、收获了什么,那就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了。把五分钟、六分钟的时间说完了,这个环节就结束了。虽然新课改一再强调要让学生成为“主体”,但教师的指导功能不能忘。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是读的主体,但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怎么读,而不是纯粹的展示几个阅读环节就结束了。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引导学生读书呢。我觉得教师必须做到用阅读教阅读。教师必须先阅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体验,读出自己的思考及发现。用自己的阅读引领学生的阅读,用自己的感受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用自己的阅读体验激活学生的体验,用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的发现。也许有的老师会说,这篇课文我讲过无数遍了,不需要再阅读就能讲解,但我想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得到的感受肯定是不同的吧。

曾看过黄厚江老师的《我们家的男子汉》的教学视频,他在教阅读时,并没有采取什么“先进的教学模式”,也没有采用各种“时髦”的组织活动,就是引领学生一遍遍地读出文中小男孩的心境、感情,带着学生扎扎实实地感知了语言,一堂看似平常的课堂,却教给了学生实实在在的东西,我想,这样的教学模式,正是我们所需要的。这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知识。

三、老老实实练写作

上一些教学网站浏览,我们不难发现经常会有“作文开头写作技巧”“作文结尾写作方法”等等类似的教学论文或课件。当然,我并不是说这类教学方法不好,这个很适用于应试考试。但是,我们学生在初中三年学习写作并不应该这么简单了事。学生不是机器,他们是有感情、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不能用固定的模式来左右他们的作文。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上,阅读课只是用来分析课文,作文课才用来写作,阅读和写作处于分庭抗礼的状态。殊不知,课文本身就是写作的范例。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多练练笔。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金色年华”,这一单元后面的写作要求是“说真话,抒真情”,那么我们在这一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从语言、修辞等角度来讲解课文,也可以让学生来修改、润色文中的一些语句,同时围绕“说真话,抒真情”这个中心来展开教学工作。我想,如果做到这两点,学生不仅能更深刻地理解文本,也能在写作上有所收获,至少学会了作文中如何去抒发自己的情感。如果在整个初中阶段六册书的每个单元主题我们都能这么好好利用的话,还怕学生写不出作文吗?

作文教学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成效的,是需要学生经常练笔,脑子里有料才能进行的。所以我们教师必须老老实实教写作,这样学生才能拥有自己的写作本领。

尽管一堂语文课才四十五分钟,但如果每一堂课我们都能做到扎扎实实识字解词、朴朴实实教阅读、老老实实练作文,那么我想这堂课的效率绝对是高的。自己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也尽量做到这三点,争取在四十五分中内得到最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许书明.当代名师智慧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9)

[2]钱理群等.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识字环节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背课文的小偷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