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鸿门宴》散文法写作技巧分析

2017-05-27李敬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4期
关键词:项伯范增樊哙

李敬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们古代散文的楷模,它的叙事艺术、写作技巧、文章风格、语言特点,无不被后代散文家奉为典范。从唐宋八大家,到清代桐城派散文家,都对《史记》推崇备至,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的《鸿门宴》,是大家公认的司马迁最精彩的篇章之一。《鸿门宴》虽然只占《项羽本纪》的七分之一篇幅,然而它丰赡的语言表现力,典型的塑造人物的基本手法,复综的叙事艺术技巧,对后世的散文乃至小说的创作,都是可以反复开发利用的高品位的艺术宝藏。要研究叙事散文的写作手法和技巧,《鸿门宴》一文中有不少不可忽略的重要资料和启示。下面仅从个人读书笔记中粗略举出数点,以供参考。

一、伏脉千里

《文心雕龙·章句》里这样讲脉络:“启行之辞,逆萌中篇之意,绝笔之言,追媵前句之旨。故能外文绮交,内义脉注,跗萼相衔,首尾一体。”[1]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文章开头的话,即预先孕育着中篇的意思,结尾的辞语,则要追求前面章句的旨意;这样才能使外在的文辞像绮丽的花纹一样交织在一起,而内在的文意脉络贯通,像花房和花萼一样相互衔接,首尾浑然一体。刘勰强调文章写作要纲举目张,血脉贯通。文章中有些呼应的文字不明显,但却起到了贯通上下文的作用,这称为伏脉,也是我们常说的伏笔。

在《鸿门宴》中,刘邦项羽两大军事集团矛盾冲突白热化,司马迁如何安排这次宴会,首先要看他在脉络处所下的功夫。《鸿门宴》开篇写曹无伤告密,项羽预杀刘邦,宴会中,项羽坦言离间他和沛公的小人是曹无伤,文章最后以“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结尾。这是一处首尾呼应的短脉,交代得非常清楚,可谓天衣无缝。在本文中,作者还放长线,可以说是伏脉千里。比如,作者写到项伯与刘邦的初次相见即结为儿女亲家,然后写到项伯在宴会中舞剑助刘邦,这不是闲笔,大文章在后面,后来项伯又多次助刘邦,并最终被刘邦封为射阳侯。这个长脉意义重大,由此可见刘邦的知人善用,反观项羽,连自己的叔叔都留不住,不是很该反思吗?

再如,作者写到张良为刘邦献计,并不像范增那样苦口婆心,他只是在刘邦问计“为之奈何”的时候,巧妙地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和“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作答,点到为止。反观范增,开篇便劝项羽杀刘邦“急击勿失”,宴会中“数目项王”杀刘邦,项王“默然不应”,范增急招项庄舞剑杀刘邦,刘邦成功离身后,范增亦止不住的骂项庄“竖子不足与谋”,可见其用心良苦。这一处伏脉,也暗示了张良和范增未来的命运:前者深知刘邦的为人,所以选择功成身退,后者虽被项羽尊为亚父,却对项羽了解不够,所以最后被离间被主公抛弃,背疽发作而亡。真可谓内义脉注,首尾相衔,浑然一体。

二、精剪细裁

《文心雕龙·镕裁》赞曰:“篇章户牖,左右相瞰。辞如川流,溢则泛滥。权衡损益,斟酌浓淡。芟繁剪秽,弛于负担。”[2]意思是说:好的文章一定要在剪裁方面下功夫,就好比架构房屋,无论繁简详略,恰如其分最好。

《鸿门宴》一文,在剪裁方面可以说恰到好处。项羽在文中本为主角,但言语和行为不多,作者只精心保留了以下几点:曹无伤告密刘邦“欲王关中”,项羽飨士卒曰“为击破沛公军”;项伯结盟刘邦劝项羽“善遇之(刘邦)”,项羽曰“诺”;刘邦赴会谢罪,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范增示意项羽杀刘邦,“项王默然不应。”;樊哙闯帐斥责项羽,项羽则大呼“壮士!”;张良留谢献宝,项羽“受璧置之坐上”。雖然寥寥几笔,但却把项羽性格的致命短处刻画的入木三分,这是简笔,是略写,是惜墨如金。

而作者对刘邦的描写却用浓墨重笔,把刘邦在鸿门宴前前后后的言行举止娓娓道来:刘邦如何结亲项伯,项伯如何暗助刘邦,刘邦如何为自己辩解谢罪,樊哙如何斥责项羽并协助刘邦脱险,张良如何献璧拖延时间等等,真是不厌其烦,把刘邦的狡诈与狠毒描写得淋漓尽致,这是繁笔,是详写,是泼墨如水。

作者虽然没写项羽第二天如何郷士卒,也没写范增如何安排刀斧手准备杀刘邦,但是樊哙的闯帐和项庄、项伯的舞剑却让人感觉整个宴会是危机四伏、刀光剑影、惊心动魄,这里运用的是虚实结合的写法,作者通过精心的剪裁,充分地利用史料,既展现了刘项的尖锐矛盾,又凸显了二人不同的性格特点,整个叙事过程开合有度,叙事节奏松紧错落有致。

三、代言补笔

《史记》本是纪传体史书,但作者在再现历史的同时,却运用了高超的散文手法去塑造人物、叙述史事,特别是在处理细节方面使用代言补笔,笔法绵密,令人叹为观止。

比如,项伯和刘邦结为亲家也许是史实,但刘邦、项伯、张良深夜密会无人在场,作者却把他们之间的对话代而言出,给人感觉这种代言补笔是如此合情合理,不容置疑。作者还在文中为人物在宴会上的座次进行了精心的安排,《汉书》则只字未提。这个小细节的安排,不经意间让人感受到项羽的自大,仿佛作者的每一笔都在为项羽这个乱世英雄的悲剧命运着色,难怪钱钟书在《管锥篇》中提到司马迁写项羽的性情气质不是直叙。

再如,樊哙闯帐一节,《汉书》全删,只改作:“樊哙闻事急,直入怒甚,羽壮之,赐以酒。哙因谯让羽。”[3]相比《史记·项羽本纪》中《鸿门宴》对樊哙的描写,《汉书》偏于记言,注重征信;而《史记》则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兼用代言,所以细节描写部分非常形象生动,具体逼真。

美中不足的是这样细密的写法有时容易言多语失,比如,“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张良也出来了。这时宴会上范增不会直言劝项羽吗?刘邦独自骑马,樊哙等四人步走,速度再快,二十里也需要一段时间,张良才能进去献璧,项羽不在意,范增会不起疑心吗?怎么不派人去追杀刘邦呢?可见,关于历史上的鸿门宴,有些扑朔迷离的细节,是史家的笔也无能为力的。

四、烘云托月

烘托是我国古代散文的常用手法,《鸿门宴》把这种手法运用得淋漓尽致,颇耐人寻味。通读全文,项羽仿佛没了往昔和日后的威风,傀儡一样,听信项伯的劝说,不睬范增的暗示,任由樊哙对其斥责,无视刘邦的借故离席,欣然接受张良献的玉璧。项羽不是主角吗?他的光芒何在?作者把大量的笔墨都给了刘邦、项伯、樊哙、范增,这样不是喧宾夺主了吗?其实,不,这种手法叫烘云托月。“按鸿门宴事,《史记》记在《项羽本纪》里是对的,《汉书》记在《高祖本纪》里不够恰当。因为鸿门宴以项羽为主,高祖为客,应当写在《项羽本纪》里,《汉书》把《项羽本纪》改为了《项羽列传》,那么鸿门宴还应当写在《项羽列传》里,因为主客的地位是不变的。”[4]作者对宾客刘邦作了正面描写,其实是借宾来突出主,那么司马迁要烘托的是项羽什么呢?一言以蔽之,是“义”。

早在宴会前,曹无伤告密之时,作者就已经暗示我们项羽是不会在宴会上杀刘邦的,他要做的“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这是要在战场上与刘邦决雌雄的意思,是项羽信奉的“义”,是他为人的坦荡磊落之处。所以,鸿门宴上项羽错失良机不杀刘邦,不是因为他的优柔寡断,而是因为他的刚愎独断。“义”字当头,项羽不屑去做仗势杀人的事。所以,范增劝他“急击勿失”,他无语;项伯劝他善遇刘邦,他说“诺”;刘邦卑微谢罪,他直言告密的小人是曹无伤;范增举玦暗示杀刘邦,他“默然不应”;樊哙斥责他“亡秦之续”,他反而赐坐。刘邦、项伯、樊哙都利用了他深信的“义”和他的“自大”,刘邦的知人善用、狡诈狠毒,恰恰是衬托了项羽的刚愎自用、坦荡磊落。所以,这样的性格特征最终决定了项羽最后宁可自刎乌江,也不肯过江自保;即使战到最后一刻,也令对手胆战心寒,还要把人头送给故人领赏。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宁可投汨罗也不肯同流合污的楚大夫屈原,也会让人想到范增说项梁时说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5]这就是楚文化对楚人的影响,是楚人根深蒂固的浪漫主义情怀。所以,再浓的墨绘出的也是“云”,而“明月”只有一弯,主客的地位,不在笔墨的多少。

熟读深思《鸿门宴》作为古代散文的叙事艺术技巧,从中可以汲取丰富的营养,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师的艺术涵养。有心的读者,也可以透过鸿门宴这个历史事件和项羽这个人物形象,去参悟汉代最具成就的散文大家司马迁深邃的思想和不朽的人格,从中获得鼓舞和启迪。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中华书局,2012:395.

[2]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中华书局,2012:381.

[3]冉昭德,陈直.汉书选[M].北京:中华书局,200:10.

[4]周振甫.文章例话[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60.

[5]司马迁.史记[M].长沙:岳麓书社,2004:172-195.

猜你喜欢

项伯范增樊哙
差点成为“羊二代”
鸿门宴中最出彩的人物
以文本细读的视角看人物形象的多面性
智者不惑 勇者无惧 适者生存
智者不惑 勇者无惧 适者生存
——浅析《史记》中樊哙之形象
《鸿门宴》:救刘邦于剑下者谁
《史记》范增性格妙笔
《鸿门宴》中的两个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