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我国图书出版业的跨行业发展

2017-05-27苏滨

科技传播 2017年6期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苏滨

摘 要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我国图书出版业的传统发展模式受到了巨大冲击,面临着严重的困境,但是同时也为图书出版业的跨行业发展提供了契机。《盗墓笔记》从图书出版到电视剧、电影、游戏,再到相关的其他文化产品,逐渐形成了一条成功的产业链,是图书出版跨行业发展的一个典型代表。本文以此为例,分析图书出版业跨行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图书出版业;跨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3-0101-03

1 研究缘起

出版自诞生以来,就被赋予了传播文化、传承文明的使命。由于不同国家实际情况的差异,各国的图书出版业都有各自不同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模式。2003年开始,我国进行的图书出版体制改革极大地释放了出版生产力,出版业迎来新的发展时期。但是,在图书出版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例如大多数图书出版企业产权结构单一;由于地域分割,统一开放的出版市场体系尚未形成等等。

除了内部的重重问题,外部的环境也在改变。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图书出版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一方面,图书出版发行的各个环节依托技术的进步不断简略化、数字化,冲击着传统的出版发行模式。

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发展也为图书出版业拓展新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可能,其中之一便是跨行业发展。在图书出版业面临“内忧外困”的情况下,要想仍然拓展生存空间,继续生存下去,跨行业发展就是一个方向。跨行业发展要求图书出版业不再仅仅做图书、电子书,还可以转向与此相关的文化产业领域发展,在这一方面做的比较好的就是《盗墓笔记》。

本文以《盗墓笔记》为例,分析目前我国图书出版业跨行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2 文献综述

随着出版技术的发展进步以及网络新媒体的普及,我国图书出版业面临着新的困难与挑战,学界对图书出版业的研究从现状、困境到现在的机遇与挑战,都有一定的研究。

通过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搜索与归纳,我们发现与图书出版业相关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图书出版业的发展概况方面。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来说较早,并且时间跨度很大。韩跃杰在其论文《我国图书出版业发展概况分析》中认为,我国的图书出版业在出版质量、整体实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文中他把新中国成立以来图书出版业划分为5个发展阶段,针对不同阶段的出版指标,论述各个阶段的特点。

2)我国图书出版业存在的问题方面。牛志伟在其论文《制约我国图书出版业发展的问题分析》中指出,由于行业外部和内部的因素影响,当前我国图书出版业存在着明显的“滞胀”和脱离“二八法则”的现象。行业个体无法短期内真正把控外部因素,因而作为图书出版主体的出版社的内部因素更值得我们去研究,只有通过改善出版社的内部因素,改善图书出版业的竞争环境,进而推进我国图书出版业的良性发展。

3)新媒体时代下我国图书出版业的发展策略方面。韩玉红在其硕士论文《论新媒体时代我国图书出版业的发展策略》中认为,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下,图书出版业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利用新媒体开拓新的出路,已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作者从传播过程的SW,即传播者、讯息、媒介、受传者和传播效果5个方面分析了新媒体对我国图书出版业的影响,并通过理论和个案相结合的方法论述了我国图书出版业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策略。

从中可以看到,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图书出版业确实面临着一个发展的瓶颈,亟需拓宽发展方向。但是目前学界研究的更多的是图书出版业如何更好地实现数字化转型,对于如何走跨行业发展这条路研究的较少。

本文重点探讨图书出版业走跨行业发展这条路的可能性,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关注这一研究方向,为我国图书出版业更好地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3 我国图书出版业存在的问题

改革開放以来,我国图书出版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如果从图书品种、数量来看,我国已经是世界出版大国。但是我国出版业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确实存在,单从每年人均消费图书的情况看,我们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但是,我国现代出版业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巨大的差距也意味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只要充分认识到我国现阶段出版业存在的问题,缩小中外出版业的差距并不是难事。

从实际操作中看,我国图书出版业增长方式不尽合理,首先部分出版、印刷、发行单位的收入、利润过度依赖教材和教辅材料。其次出版业的发展过度依赖规模、数量的扩张以及品种、定价甚至是广告的增长,经营方式比较粗放,质量效益亟待提高。

除此之外,出版业发展过度依赖行政保护,没有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这一系列因素也使得出版业出现了“滞胀”现象,不利于出版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另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席卷全球的数字化造就了“内容产业”。这使得出版产业链和价值链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出版产业链和价值链是按照图书、报刊、音像等编辑、出版、印刷以及销售的一个纵向链条来构建的;而在数字化时代,出版业通过对内容资源的多介质、横向的水平开发,塑造了新型出版产业链和价值链。在目前的这种发展与改革现状下,这也为出版业的发展拓展了新的方向,跨行业发展便是如此。

4 《盗墓笔记》与跨行业发展

4.1 关于《盗墓笔记》

2006年8月,盛大文学起点中文网获得了《盗墓笔记》文学作品的独家授权,后来把出版权授予了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3年对文学作品形式的开发。由于之前的网络连载,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粉丝基础,在新媒体环境下,《盗墓笔记》也成为了一个热门IP,衍生出了许多价值链。

首先是图书方面,《盗墓笔记》图书一共有八部,系列图书出版之后,单本销量平均都过百万,总销量超过千万册,市场潜力巨大。

其次是影视方面,由于《盗墓笔记》系列图书取得巨大成功,拥有了一大批粉丝,粉丝经济效应开始凸显,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影视。2015年《盗墓笔记》制作成网劇,第一季在爱奇艺独家播出,总播放量超过40亿次。

然后是游戏方面,2016年8月,由南派三叔正版授权,游族网络大侠工作室潜心打造的《盗墓笔记》页游,首周开服就跻身360游戏中心页游首位。

其他形式方面,以《盗墓笔记》为主题的话剧、广播剧纷纷推出,取得了很好地口碑与经济收益。同时,有声书、周边出版物,像类似主题的《大漠苍狼》《藏海花》等图书也有一定的销量。另一方面,与此相关的纪念物品也开始在网上售卖,产生了一系列附加值。

4.2 跨行业发展

从对《盗墓笔记》的整个产业链进行分析可以看到,优质IP资源带来的价值是多样化的,从文学到影视、游戏,再到其他艺术形式,在带来了良好口碑的同时,也创造了可观的市场效益。目前这种跨行业发展的模式还没有普遍的推广,对于出版业来讲,跨行业发展在当下的困境下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但是为了实现规范化、专业化、可持续发展,也为了避免一些纠纷给行业带来负面影响,出版业也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优质IP资源的挖掘与开发利用问题。对于出版社来说,如何寻找、挖掘优质IP资源是重中之重。从近几年的优质IP中可以看到,网络文学是一个可以尝试的途径,例如《琅琊榜》,这也需要出版社编辑的独到眼光。当然也可以从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上寻找踪迹,甚至可以把眼光放到国外等。除此之外,对于出版社来说,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优质IP。最重要的是要摆脱过度商业化思维,要以保护性开发代替破坏性开发。获取市场利益不应该是出版社的唯一目的,更应该想方设法让优质IP保持一定的生命力,赢得良好的口碑,为实现可持续营收打下基础。这些问题值得引起出版社的重视与思考。

2)明确版权分割。在《盗墓笔记》取得成功的同时,也存在着侵权行为,引发了侵权案件。出版业要想更好地实现跨行业发展,必须要明确版权分割问题。出版社在同作者签订图书合同的时候,应该要把电子书、影视改编、游戏改编等众多方面的版权分割清楚,以及时间、收益分成等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侵权事件的发生,作者也更加重视版权的保护。出版社在进行版权开发之前,有必要同作者进行协商,当然要以相关的法律为依托。

3)出版集团化建设。组建出版集团,目的在于提高产业集中度,改变出版业“小、散、弱”的传统结构,打造“出版航母”,进而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文化竞争力和传媒话语权,这也适应了跨行业发展的要求。传统出版业,受制于规模、资金的限制,跨行业发展可以说是有心无力,出版集团化建设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出版集团化建设,有助于提升出版社综合实力与整体竞争力,否则跨行业发展无从谈起。因此,应该加快出版集团化建设,这也符合国家政策要求。

5 结论

当前我国出版业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出版单位的产权改革,地区、行业等体制性壁垒的积弊以及资本运营的瓶颈等,这些根本性的问题阻碍着我国出版业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拓展其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图书出版业的传统发展模式受到了巨大冲击,面临着严重的困境;但是同时也为图书出版业的跨行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经过对《盗墓笔记》的分析我们发现,出版业应该跳出固有的发展模式,从文学到电影、游戏,再到艺术衍生品,这种跨行业的发展完全是可以做到的,是有迹可循的。如果条件支持,甚至可以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一样,涉足房地产领域等。这种跨行业发展可以形成一个产业链,实现可持续营收。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出版社的跨行业发展并没有形成一个可供参考的标准,还是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有些问题需要解决。像优质IP资源的挖掘与利用、版权分割以及出版集团化建设,这些都需要出版社仔细斟酌。尤其是最根本的优质IP资源,出版社需要转变思路,摆脱过度商业化的思维,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不是破坏性、一次性的开发利用。

图书出版业的跨行业发展并不成熟,还处于摸索阶段,这需要业界不断地实际探索,积累经验;同时也需要学界投入更多的关注与研究,更好地指导出版业实现跨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蔡翔,陆颖.我们出版的方向[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

[2]郝振省.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

[3]陈丽菲.出版新形态研究[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4]琚林勇.关于图书出版业发展的几点认识[J].编辑之友,2009(7):28-29.

[5]韩玉红.论新媒体时代我国图书出版业的发展策略[D].郑州:郑州大学,2011.

[6]王雅婷.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跨行业经营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时代下电视节目主持人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探析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音乐教学改革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媒介素养之研究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新媒体时代交互式动画在傩戏艺术中的应用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