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材料作文的两种写作方向

2017-05-27所福亮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7年4期
关键词:事理春联论点

所福亮

近几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目均是材料作文,这种作文或讲述事件或提出某个或某些现象让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在陌生的情况下写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这道题考察的是考生的探究能力。这里的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当然认识、理解和分析、综合,包括书写和表达都是探究的基础。考生必须加强基础积累和训练,找到这种作文的写作方向,强化训练,才能逐渐提高写作能力,提高考试成绩。

那么,这种作文的写作方向有哪些呢?最简单的方向有两个,一是把材料当成一个事件来处理,二是把材料当作理性认知的出发点和中心点。前者可以称为事件类方向,后者可以称为事理类方向。我们不妨举例来说明这两种方向,顺便把全国卷的题目作简要分析。

近期我们写的一个原创题目如下:

在春节期间,某小区一个墙角处挂起这样一副春联:上联:好邻居人家住房窗前堆垃圾,下联:讲卫生居民前往百米扔杂物,横批是:值得点赞。就在这副春联下面还有一堆垃圾。原来这里曾经放过垃圾桶,现在垃圾桶换了位置,但居民依然把垃圾扔到此处,一楼住户经常为此事与人争吵。令人欣慰的是春联贴出后再也没有人把垃圾扔到此处。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

这个材料是由一个真实的社会新闻事件改编而来的,核心事件是:一副春联解决了垃圾堆放问题。这件事中包含一个新闻点:这个垃圾乱堆放问题,是老大难问题,是争吵没有解决的问题,是一般人无法控制的问题,是小区物业也难杜绝的问题,但是,一副春联就解决了问题,难道不应该仔细探究一下其中原因吗?这就是出题的价值所在。

如果我们把材料当成一个新闻事件来看,那么就要拟一个概括事件结果的作文题目。比如:春联也能清走垃圾;巧用春联化解垃圾纠纷;妙用春联解除邻里纠纷等等。这个题目就是要把事件的结果明明白白地写出来,告诉读者我就是要谈一谈出现这个事件的原因。当然在题目中也可以设置悬念,比如上述题目中的“妙”和“巧”,妙在何处,巧在哪里,文章中必须要讲清楚论明白。

围绕这个题目来写就是事件类作文。作文题目中包含三个关键成份,一是主语“春联”;二是宾语“垃圾”“问题”“纠纷”;三是联结词“清走”“解决”“化解”。这三个成份从材料中来也必须回到材料中去认知和分析。材料中写春联的内容、粘贴地点、粘贴时间、粘贴的情境。在拟写分论点的时候必须抓住这些特点才能体现题目中的“巧”和“妙”。

我们可以这样拟三个分论点:

一、春联能够解决垃圾纠纷,妙在它内容谦和表达和善得体。

二、春联能够解决垃圾纠纷,也妙在它抓住了中国人平安祥和的文化心理。

三、春联能够解决垃圾纠纷,更妙在它体现了和谐共处的社会大气候。

这三个分论点既体现了观点与材料的紧密联系,也体现了考生见识的广博和分析问题的深刻。三个分论点分别从“文学性”“文化性”和“社会性”三个角度来认识分析春联在此事件中的作用和价值,考生从这三个方面来举例论证问题,论据的选择空间就很大了。在论述过程中要分析垃圾堆放这个问题的本质,它是邻里纠纷,是小矛盾,是恶作剧,不是你死我活的矛盾。这样才能为春联解决问题提供可能性。

需要说明的是,事件类作文方向,题目不是观点,它只是一个结果,或者说是一个论题,这是它与事理类作文方向的主要区别。

有的考生在阅读材料之后觉得春联能够解决问题的原因是理性劝导起了关键作用,于是思考问题并拟出标题,比如:理性劝导能解除困扰。这种写作方向就是事理类作文方向。

这个标题就是一个观点,是全文的中心论点的浓缩。这个事理来自于材料,但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如果说事件类作文是在咬文嚼字抽丝剥茧,那么这种作文就是在围绕材料旋转。

事件类题目和事理类题目的结构模式是相同的。

春联巧解垃圾纠纷

理性劝导能解除困扰

两句都是肯定式表达,标题要避免用否定式表达。“不争吵才能解决问题”不等于“春联能够解决问题”,它们的指向不同。前者是不明确的,有多个选项的,后者是明确的唯一的。两句都是主谓宾结构,且包含了材料的全部要素。“春联”对应“理性劝导”“巧解”对应“解除”“垃圾纠纷”对应“困扰”。后者是前者的深化、重复、扩大。

要沿着事理类方向来写作文在行文上可以安排六段论。第一段必须要认识、分析材料,让中心论点有迹可查。第二段是中心论点段,要把标题的内容丰富完善,成为合格的中心论点。需要补充的是事件类作文其实没有中心论点,因而第一段分析材料提出论题即可,不用写中心论点段。

第三段至第五段拟写三个分论点。三个分论点的拟写要围绕“理性劝导”展开,同时必须要符合“春联”的内含要求。我们试举三个分论点来分析:

一、一般情况下,理性的劝导往往能够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因而能解除困扰。

二、理性劝导的心理基础是平常心,让人们正确看待困扰。

三、有时候理性劝导能够解决困扰,但也暴露了很多社会问题。

这三个分论点都在谈理性劝导解除困扰的问题,但也符合春联解决垃圾纠纷的要求,是在材料的涵义之内的。在讨论第一个分论点时完全可以把春联的本质是理性劝导,因此而解决了纠纷的内容分析清楚,更可以举例、类比、引用,让材料丰富起来。第二个分论点是对理性劝导的深入认识,同时也是对材料中春联主人心态的追踪分析。第三个分论点更是拓展思维,从社会角度去讨论理性劝导和春联起作用的原因。写作比较自由。

事件类和事理类作文方向本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要考生能够沿着写作方向把问题讨论清楚就是好文章。

我们不妨再谈谈高考作文题,从而分析这两种写作方向的合理性。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作文题。

18.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个题目没有用语言来表达内容,而是采取了漫画的形式。实际上漫画也是四句話。

优生满分得到奖励;后进生不及格受到惩罚;后进生及格了得到奖励;优生稍有退步也受到惩罚。

这个题目出得好,好在它有三个层次审题。第一层是奖优罚劣;第二层是进步就必须受奖励;第三层是优生退步更要罚。这第三层最具争议性,也最能考察学生的说理能力。

如果从事件类方向来写,可以拟题为:满分必奖,不及格必罚;也可以反弹琵琶,满分未必奖,不及格不必罚。及格就要及时奖励;退步就必须处罚;优生更要及时处罚。

如果从事理类方向来写,可以拟题为:正确赏罚才能出人才;及时奖励才是教育法宝;响鼓更要重锤敲。

可见,任何材料作文,不管它的表达形式如何,不管它是事件,还是现象,都可以采用这两种写作方向来写。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自由选择其一来训练和考试。

猜你喜欢

事理春联论点
贴春联
你家春联贴对了吗?
论点:议论文的灵魂
新年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人文事理解读
高考议论文需细分分论点
剧有诗书气自华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联意义 析事理 用思想
议论文如何分解分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