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教促学,让学生学好文言文

2017-05-27徐力张文科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4期
关键词:讲学实词文言

徐力+张文科

经常听孩子们讲,作为一名高中学生,学习语文有两怕,一是怕作文,二是怕文言文。怕作文是因为写不出,怕文言文则是缘于读不懂。为什么文言文读不懂?主要就是文言积累太少。特别是文言实词与虚词的积累。《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明确规定出了120个文言实词和15个文言虚词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倘若这个目标和要求能够达到,那么,学习文言文应该说就成功了一半。

大家都知道,文言文从“言”的角度而言,主要学习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这五个方面,我把它们简称为“文言五要”。

怎么学习这“文言五要”?我们传统的做法是,扫除文字障碍,串讲,做翻译作业和练习册,然后提问所讲知识,并检查背诵默写。

如此,一篇文言文的学习就算结束。后来我慢慢发现,这样的做也不能说没有教学效果,但是这种做法的致命弱点是出现在第二阶段,当老师眉飞色舞生动有趣地串讲课文的时候,前十分钟孩子们的学习是劲头十足的,十分钟后就有百分之五的孩子打盹儿,再过十分钟,就有百分之十五的孩子害困,最后老师没有办法,要么终止讲课,要么就要拿出相当的精力来提醒孩子,维护课堂纪律。

看来,这样的教育方式应该改一改。

到底怎么改?朝着哪个方向改呢?

“教”是为了什么呢?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教是为了不教。我认为那是一个比较高的境界,或者说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但是在达到这个境界之前,应该还有一个过度境界:“教”是为了“学”!

我们的工作是“教学”,就是既要有“教”,更要有“学”。倘若没有了“学”,那么“教”还有什么意义。

怎样通过我们的“教”促进学生的“学”呢?特别是对于文言文的学习。

工作中我发现,很多孩子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手里都有一本和语文课本配套的文言文翻译书,有作者介绍,生字词处理,翻译,五种文言现象归纳,课文结构图解,以及文章主旨概括等。并且孩子们手中的版本很多也不一样。

既然资料那么多,而且资料上的知识又经过专家们的精心编辑,条理清晰,覆盖面广,这岂不是我们在文言文学习道路上加快行进步伐的最好手杖和助手吗?再加上版本不同,同学们如果相互交流,不是正好彼此互补吗?一加一大于二,或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笔者建议孩子们都准备一本翻译书,另外把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词典等学习工具也准备好,并尝试按照以下三步对文言文进行学习:

(一)备学。所谓“备学”,就是按照分小组合作的方式,每一个小组在语文小组长的带领下,充分利用手中的这根拐杖,在熟读课文之后,能把文章通译出来,并且大家一起寻找这篇文章中的五种文言现象,大家共同讨论,互通有无,把知识用不同颜色的笔,像老师备课一样都标注在课本上,知道其然,更知道其所以然。要在规定的时间里把“课”“备”好,每一个同学随时都要做好被老师点名或者被同学们推荐,到讲台上给同学们“讲课”的准备。这样一来,孩子们的劲头都上来了,因为这种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大脑要始终处于一种“做准备”的状态,又加之小伙伴们互相讨论,你说我说,你论我辩,你写我记,大脑就没有被“麻醉”和“休闲”的机会。甲不会的问题乙解释,乙不会的问题丙解释,同学们都不会的问题老师解释,师生都解决不了的问题,网上解释。

(二)讲学。大家把“课”“备”得差不多了,就讓同学毛遂自荐到三尺讲台上去“讲学”。一来可以过把“老师瘾”,二来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增长自己的才干,三来可以让老师同学更好地了解自己,树立自己的威望。

“讲学”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必讲内容,就是把自己和小组“备学”的内容和同学们交流;二是答疑内容,就是面对同学们提出的学习疑问,跟同学们作出解释,解释不了的,提交全班同学和老师讨论解决。

(三)论学。所谓“论学”,也叫做“补学”。就是在同学讲解释疑的前提下,对于还没有涉及到的问题,做进一步的补充学习,特别是对于老师而言,这个时候也应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前边的所讲所学,重点涉及到了吗,难点突破了吗,孩子们还有那些疑问或疑惑存在,应该怎么解决,都要做到高屋建瓴,重难点突出,全面覆盖。

这种方法我已经实施了六年,两届学生。当有的老师哭诉文言文难教,概括起来讲,就是“累死老师,困(打盹儿)死学生,愁死校长”,我总是有点不解。很多时候我们老师光知道自己忙,光顾着自己“教”,而忘了学生的“学”。可是,“教”是手段,“学”才是目的。如果我们真的做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我们当老师的,岂不轻松加愉快,成绩加辉煌?

猜你喜欢

讲学实词文言
银龄讲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新追求
沐浴涵濡:群玉书院的讲学探索与反思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的基本策略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黄舒昺书院讲学述论
著名笙演奏家朱家明先生来我院讲学
例说文言实词解题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