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语文插上审美的翅膀

2017-05-27胡永福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4期
关键词:刻画课堂气氛人物形象

胡永福

语文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文明的载体,也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在教学课堂上给语文插上审美的翅膀,对提高课堂效率,展示语文文学魅力,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语文和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就是,语文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语文学科有着浓厚的艺术氛围和文学气息,所以在课堂上,需要采取灵活多变,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人的神经比较放松,艺术细胞和感性思维才能活跃,课文中的美感就能更好地被人所感知。语文教材中的篇目不缺少文学性和艺术性,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这就需要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把美的形象充分展示出来。课堂的气氛犹如舞台的背景,教师则是语文科学的“艺术表演者”,抑扬顿挫、清晰生动的语言,轻松自如、惟妙惟肖的教态,活灵活现、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无处不体现语文的文学美感。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如沐春风,被语文的魅力所征服。新课改以来课堂的形式灵活多样,不再是老师一言堂式的教育,可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讨论式课堂,表演式课堂,电教式课堂,座谈式课堂,充分的根据课文来因地适宜地安排教学,在身临其境的教学模式中,营造和谐、宽松、活泼多彩的课堂气氛,使语文的学习不是枯燥的,而是一种审美的享受,美的愉悦和美的创造。

二、用心感知文本的美

中学语文教材篇目都是精选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中外名篇,无论是背景铺垫、人物刻画、景物描写、情节发展、心理活动,都具有无与伦比的审美标准和浓厚的文学气息。几乎是每一篇文章都能给人带来灵魂的触动,情操的陶冶。教师需要充分挖掘文本中的美,用审美的眼光来感知文本中的知识理论,并在充满想象和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和动作将文本中的美刻画的栩栩如生,学生随着教师的节奏,在赏析文本的同时,感知文学的美。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就会对文学、语言产生共鸣,在惊叹、回味文本中美的同时,也会仰慕作者的才华、热爱文学的美、振奋精神等等,从而给学生插上审美的翅膀,飞越知识的海洋。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知文本中的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感知语言的美。中国汉语的意思博大精深,灵活多变,具有高度的文学艺术特性。要想感知语言的美,第一要素就是要熟读,通过高声的朗读,可以感受字里行间的美。比如在朗读“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时,可以感知古人中押韵、平仄的美和在朗读中体验文本中运用的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在古诗词朗读中,除了其内容赏析外,语言本身的魅力就是一种美的享受。现代文的阅读,同样能使人感受到文本语言的优美,当读到季羡林的《清塘荷韵》时,会感知文中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描写手法,将作者经历的一个平常小故事描写的绘声绘色,使人能感受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自然美景。当我们读《简笔与繁笔》时,会为其长短句兼用、整散结合、错落有致的节奏而赞叹不已。

2、感知形象的美。在课本中,大师们创作了各种美不胜收的形象。各种人物,大山名川,花鸟鱼虫以千姿百态的美为我们呈现。读契科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我们仿佛看见一个晴天都穿着雨鞋,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别里科夫,作者通过夸张、幽默的手法,入木三分的刻画了因循守旧,害怕新事物的人物形象,充分展示了文字对形象刻画的艺术效果。读曹雪芹的《林黛玉進贾府》,文中刻画了多种人物形象,林黛玉自矜自重、警惕戒备、孤高自许的独特性格和王熙凤机敏善变、八面玲珑的人物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一笔下能写出多种不同的人物形象,只有细细研读才能体会文中形象的美,感知艺术作品的魅力,体验作者构思的巧妙和文学的艺术。

文学作品总能给山川草木赋予生命和感情,将平凡的事物刻画的美不胜收,除此之外,文学作品中大量的塑造了各种人物形象:柯擦金形象的塑造让人看到坚毅刚强、不屈不挠的品质;曹操的形象读者看到人性的另一面,多疑、奸诈;文天祥的形象让人看到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对英雄的定义……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给人以艺术美的熏陶,人物形象独特的性格,传神的动作,丰富的细节,再加上有美的语言无一不给人带来审美的快感。

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站在文学艺术角度,充分发现课本教材中蕴含的美,通过语言交流、对比分析、艺术鉴赏来感知文中的美,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

猜你喜欢

刻画课堂气氛人物形象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刻画细节,展现关爱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ℬ(ℋ)上在某点处左可导映射的刻画
Potent环的刻画
浅谈课堂教学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