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管理在青岛市市校共建高职重点专业建设中的应用

2017-05-26丁方平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20期
关键词:专业建设重点项目管理

丁方平

摘要: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分四批开展国际航运业务管理、船舶电子电气技术、轮机工程技术、航海技术等四个专业的青岛市市校共建高职重点专业,依据项目管理理念成立项目组,进行建设任务书计划分解,跟踪执行情况并进行反馈修正。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各项预设指标全部圆满达到,多项指标超额完成,建设成效显著。

关键词:项目管理;重点;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0-0264-02

长期以来,专业建设按照旧有的规划模式进行,建设效益低下。由于规划建设内容过多,造成资金投人没有重点,普遍撒网;同时由于具体建设过程中缺乏管理,容易出现重复建设等现象,从而造成人、财、物的极大浪费。在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的青岛市市校共建高职重点专业项目中,探索建立“管理对象明确、强调过程监控、落实责任机制”为特点的专业立项建设项目化管理模式,通过实施项目管理,在重点专业建设中实行良好的前期策划,周密有序地开展项目建设,积极稳妥地按步实施,以及合理的费用计划和支出。因此,专业建设效益有了大大提高。

一、市校共建重点专业建设背景

根据《青岛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和《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以及青岛市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要求,青岛市决定实施高职重点专业群建设计划。计划2013—2019年分5批进行市校共建50个重点专业,促进科研创新及成果转换,带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服务于青岛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我院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船舶电子电气技术、轮机工程技术、航海技术四个专业分四批获批入选青岛市高职重点建设项目,其中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船舶电子电气技术专业已顺利通过青岛市教育局审核,完成了建设任务,轮机工程技术、航海技术专业仍处在建设期。

二、以项目管理思想建设市校重点专业的思路

我校以项目管理的思路,以《青岛市高职重点专业建设任务书》为主要依据,实践高职教育理念,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训条件、校企合作、社会服务等方面入手,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我市高职教育的有关文件和讲话精神建设专业的基础上,成立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组,做到专事专人办;分解重点专业建设项目任务书,做到任务细化,责任到人;建立项目进度跟踪监控机制,做到项目计划实时跟踪,及时调整;建立项目预算管理体系,确保资金有效使用;最后,建立重点专业后评估制度,总结项目经验,为以后相关工作留下宝贵的组织行为资产。

通过以上项目管理工作,我院四个青岛市高职重点专业建设的各项建设任务,取得了预期成效,现将专业建设中的具体经验分享。

三、项目管理在重点专业建设中的应用

1.成立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组。为加强我院市校共建高职重点专业的建设管理,提高投资效益,确保建设目标的实现,按照青岛市《在青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市校共建工程管理办法》,学院成立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组。项目组由领导小组、工作协调小组和重点专业建设办公室(教学工作部)及项目专家委员会组成。

领导小组主要由学院领导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对建设项目的目标、任务、内容、资金筹措、经费分配及人员调配等重大事项进行审定和决策,并研究制订相关保障制度及措施。项目工作协调小组由相关部门及各相关系部领导组成,主要职责是召开项目建设协调会议,沟通、交流项目建设情况,统筹、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共性问题;重点专业建设办公室由教学工作部人员及重点专业相关人员组成,办事机构设在教学工作部,负责项目建设的日常管理与协调,夯实基础工作,确保学院重点专业建设项目顺利通过验收;设立重点专业建设项目专家委员会,主要由行业专家组成,主要负责重点专业建设符合行业及市场需求。

2.重点专业建设项目任务书计划分解。(1)确立重点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在项目建立开始,项目组领导、成员及专家委员会成员,共同讨论制定了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依托专业与行业协会及企业的良好合作,重点加强与山东省行业组织、青岛地区知名航运服务业企业的全面紧密合作,充分利用青岛良好的蓝色经济发展区位优势,把航运标准和航运案例引入专业教学,探索培养实践技能强、英语水平高、敬业精神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青岛社会经济和海洋运输行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并为国内水上交通运输类专业建设和改革提供借鉴作用。(2)将建设目标进行分解。将建设总目标分解为8个二级子项目,分别是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绩效、专业实习实训条件建设、校企合作发展、社会服务能力、专业整体水平。学院为进一步落实责任,明确任务,便于有效地控制项目建设进程与质量,将二级子项目进行再次分解,形成了一系列的三级子项目19个三级子项目,并将各个二级子项目及三级子项目的建设任务落实到人。

3.建立项目进度跟踪监控机制。(1)合理安排各子项目任务,以可交付成果为验收要点。在任务分解的基础上,学院对于重点专业的建设过程进行了项目进度时间安排,在两年的项目时间内设立了分年度的预期目标及验收要点;设计定期进行项目预期目标及验收要点的完成情况验收表格,及时发现项目推进问题并及时解决。在设立预期目标及验收要点时,要以可交付的成果为主,这样在定期验收时,以证书、出版物、照片、报告等附件作为验收要点的鉴证材料,使得项目进度监控有理有据;在项目管理上,也更加省时省力。(2)建立多层次沟通平台,信息通畅共享。在时间安排的基础上,重点专业建设办公室每季度进行一次会议,通报项目进展;工作协调小组每季度进行一次会议,协调项目问题,推进项目进展;项目组领导小组每季度进行一次会议,进行项目重大事项的讨论与审批;重点专业建设委员会每年进行一次会议,讨论人才培养方案的可行性并提出合理意见与建议。同时,建立FTP的共享平台,使各项建设任务的过程及成果在FTP中可以进行共享,使得好的做法可以快速地被复制应用。

4.建立项目预算管理机制。在重点专业建设任务分解时,将预算管理与项目分解相结合,学院自筹资金与市财政部资金一起,分解至19个三级子项目,建立各二级子项目的财务卡,进行预算监控管理。在每次监控监测时,除了看预期目标的完成情况外,资金使用情况也是作为重点专业建设的重点任务进行考核。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公示,图中为项目建设中期检查时的预算完成情况。这样的图表,可以很明显地看到项目预算执行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解决,加快项目进度。

5.建立项目后评估制度。对于重点专业建设项目而言,建立项目的后评估制度是非常重要的。项目的后评估,可以让项目管理人员从客观的角度去评价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得与失,对于未来类似项目的建设是有非凡意义的。重点专业建设管理办公室在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船舶电子电气专业通过验收后,总结了专业建设的经验,进行了项目的后评估工作,同时也提出了建设中的不足,使更多的项目管理经验用于后续重点专业进行建设工作。

四、结论

在重点专业建设中从项目总目标的设计、任务的分解细化、项目组的成立,到项目进度的跟踪监测、预算的管理、项目后评估,都用到了项目管理的思想及管理工具,通过科学的管理,将复杂管理事项进行梳理管控,为日后相关的教学建设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管理方法。

参考文獻:

[1]段春丽.高职院校项目管理专业设置与建设的实证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1).

[2]戴燕.对高职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管理的几点建议[J].赤峰学院学报,2013,(1).

猜你喜欢

专业建设重点项目管理
重点推荐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重点报道
重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