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科技类活动为教育内容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实验研究

2017-05-26党延军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20期
关键词:科技活动教育价值校本课程

党延军

摘要: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利用具备一定科技因素的玩具,开展以“科技创新教育”为教育内容的校本课程教学,利用“玩具”来教学,“玩具”也应具有充分的教育价值。这个课程设置共有12个模块,每个模块的内容都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这样的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校本课程;科技活动;教育价值;实施;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0-0137-02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三级管理体制,要求学校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这给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了一定的政策依据。我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要求,开展了一系列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一、课程开设背景

“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符合青少年的身心成长规律。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主张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教育理念。

“玩”的形式有很多,怎么样在孩子“玩”的活动中合理挖掘出一定的教育内容,激发青少年的科技意识,启发青少年大胆进行探索,培养青少年的综合能力,这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首先应该考虑的一个问题,这也是以“玩”为活动内容的《科技创新教育》校本课程首先应该考虑的一个问题。

二、课程内容的设置与实施

1.模块化设置课程内容。如何确定用于学校校本课程的“玩具”种类,从而按照模块设置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这也是需要精心选择的。现在,学生们的玩具种类是多种多样的,而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玩具的科技含量以及玩具的市场价格,在每一类中都选择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玩具”作为教育的载体,同时,将这些同类的“玩具”划分为一个模块。我校现在开发和具体实施的共有12个模块,而每个模块中又具体包含了几个小项目。如科普教育模块,包括科普知识讲座、科普宣传长廊;车模模块,包括公路遥控赛车模型、越野遥控赛车模型、拼装竞速赛车模型等几种形式;海模模块,主要包括遥控赛艇模型、纸船称重模型等形式;另外还有操作实践类的,即小车床加工操作实践模块、生物微观探究实践模块、科普展品科技馆探究模块等。在开展这些模块化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们非常喜欢这样的模式,而且学校提供经费的能力也是可以保证的。另外,教师经过努力可以掌握其操作技术、操作技能、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

2.课程总目标设定。开展这些科技类教育活动能够在广大青少年中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其科技兴趣,培养其科技意识、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动手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学会基本的操作技能、操作方法;了解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作用;关注生活中的科技应用,关注科技發展新潮流,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自觉性及主动性;初步建立一定的科学观念、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学习科学家的优秀思想、优秀品质、科学探究精神及其奉献精神等。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后备人才。

3.实施要求。(1)教师方面。①在实施理念上,教师要成为一个设计者、实践者、探究者、研究者、合作者。教师要建立起崇尚科学操作、科学研究、科学探索的内在机制,逐步养成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成长的能力,并倡导和践行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培养教师不断创新和研究的能力。②在实施空间上,教师要成为一个策划者。教师要根据学校的课时安排,统筹规划各模块的教学时间及教学难度,并根据学生和课程模块的特点,创造性地利用现有设备和教学资源,合理制订教师的学年教学计划,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并及时修订与完善,以便可以完成该课程设定的教育目标。③在实施形式上,教师要成为一个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有学习的自主权、选择权、决策权、组织权、评价权,但是教师是学生的辅导者、指导者、协助者和评价者,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互相合作,互相倾听、交谈,从而营造出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程实施氛围。④在实施方法上,教师是一个促进者。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探究方式,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2)学生方面。①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是说,学生既要探究知识,又要学会一定的技能;既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又要有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学会合作学习。②自主性发展的要求。在实施校本课程过程中,全体学生都要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认真实践和总结,并能把教育目标、任务,转化为个体的自觉要求和创造性行为,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自主学习、自觉锻炼、自我管理的能力,达到自我教育的一种境界。③有个性的发展。根据学生自身个体的独特性、差异性,学生要积极地参与竞争,张扬个性,同时也要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此外,学生也要注意培养其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能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提出合理化、个性化的建议和实施方案。

4.实施形式。(1)集体活动。校本课程在开展集体活动时一般是按照班集体的方式来进行的,有时也会以年级或者是全校为单位来组织一定的集体活动。比如:活动开始时的动员、方案的制订、科普讲座、结束时的总成果汇报等。此外,还有班集体组织的参观访问、专家讲座、作品展示、知识竞赛等活动。(2)小组活动。校本课程的实施形式也可以按照共同的目标来组成一定的活动小组,但是同一个学生可以参加不同的小组。这种活动形式会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横向交流、学习及帮助的机会。同时,这种活动形式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发展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交往情趣。(3)个人活动。校本课程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有时也可以由学生个人来进行独立的思考,并独立完成。这种校本课程的活动形式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细致、具体地体验校本课程的活动内容。

三、课程开设的价值和意义

1.符合国家素质教育的要求。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2.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持有的“民主、科学、开放”的教育理念是课程改革的灵魂。

3.符合新课改关于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需要。通过科技教育途径可以实现教育的“三个面向”。

4.适合广大青少年兴趣活动的爱好要求。我校先后有5名学生获得自治区航模比赛的4块金牌与4块银牌,同时在自治区科技创新大赛上师生也多次获奖。

5.推动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就读本校的学生大多是农村的孩子,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不稳定,并且家庭教育环境也不理想,因此生源流失率逐年提高,学校也面临着一定的生存危机。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试图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并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如通过开展一定的科技教育活动,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不断丰富我校的教育教学资源,通过多种多样的优质教育活动,实现本校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我们计划进一步完善我校的科技类校本课程,使各模块的教育内容更加充分,各领域的教育内容更加融合,真正地实现我校科技类校本课程的教育总目标,为我国的课程教育改革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郑茂军.“学与做”科学校本课程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科技活动教育价值校本课程
我国科技活动对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因素及对策建议
论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黔东农村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的现状
黔东农村地区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状况与调查研究
“儿童读经热”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