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2017-05-24杨晓芳

魅力中国 2016年37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课程标准师生关系

杨晓芳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新课标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要求,对课堂教学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在新课时期,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改的要求,是时代的需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也要以新课改为指导,努力落实新课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这是困扰每一位教师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践,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新程标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正常的师生关系是顺利进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证,对师生双方形成良好的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现实的初中师生关系比较紧张,这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的产生。新形势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每一位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也是新课程目标所要求的。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运用新课程理念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学习过程是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对事物和现象不断解释和理解的过程。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要求教师采用多样化鼓励性的评价语言,以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教师在评价时多用“你会抢答了”、“你的想法也正是老师所想的”、“你的见解出乎意料有独到之处”、“你还有什么与众不同设想”。即使学生答错了也不要指责,应给予鼓励:“你再想想,一定会知道”。不伤学生自尊心,他们容易接受。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渐渐地、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常常會这样说:“我觉得”、“我认为”、“我看”、“我想要”、“我发现”。课改实施以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朋友式的关系,使学生体验平等、信任、自由、民主、同情、尊重、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新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堂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这就需要物理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与学生不断的沟通、交流,彼此尊重,建立起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例如在学习“声音的特性”内容时,要求有乐器的学生自带乐器,并让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来演奏乐曲和讲解他们对声有特性的理解,这样他们就能在这节课找回了自信。有些学生平时只对某些歌星感兴趣、因此在讲“音色”这一抽象概念时,我在录音机中先后播放周杰伦和欢子的歌曲,叫他们听是谁在唱,我问大家:“你们是怎样判断出来的?”“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就这样学生在很轻松的环境中,理解了音色这一抽象概念。

2、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的要求作出明确规定,除书本知识之外,还有另一方面的知识,就是日常生活的知识,而这种知识对于将来从事生产实践的人来讲才是最为根本的知识。《物理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目标的阐述中,首次大量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描述物理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词语,意思是说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要使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形成以及巩固过程,经历教学思维的发展过程,经历应用物理知识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形成积极的物理情感与态度。

要掌握物理知识,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实质上就是将前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转化需要时间,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有意识的设置一定的情景让学生慢慢地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经历某些物理规律的发现探索过程。例如,在 “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我先出示下列问题:(1)如果花样滑冰在草地上,能滑行吗?(2)如果花样滑冰是在水泥地上,可行吗?(3)如果花样滑冰在冰地上,可以吗?这样既符合了学生认知规律又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生活”物理,是指物理来源于生活、生产实际,学习物理又为了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尽量用一些贴近生产生活的例子引入新课,尽可能与现实原型相联系。例如,用学生的近视眼镜作为凹透镜现实原型,儿童乐园中的翘翘板作为杠杆的现实原型等等。通过与现实原型的联系,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实际内容有更深的理解,体会到物理知识源于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渴求,让学生找到学习物理的信心。

3、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注重物理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教学过程的优化密切相关,优化教学过程就是要采取一定的方法使其每一个环节尽可能地合理、科学。以新课的引入为例就可采取以下的方法和措施:⑴由生活中的错误经验导入新课;⑵由生活中熟悉的现象导入新课;⑶由小实验导入新课;⑷由演示实验导入新课;⑸由提出疑问导入新课;⑹由介绍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导入新课。新课导入的方法很多,不同的内容应选择不同的导入方法,只要广大教师细心琢磨,认真去想,善于实践,就会产生较好的效果。

教学方法选择得是否科学,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各种教学方法各具特色,各展身手。新课程课堂教学结构的基本要求有:(1)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2)使学生始终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3)重点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心理品质,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锻炼技能和能力,形成良好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在每一堂课中尽可能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模式,只要广大初中的物理教师广泛涉猎各种教学方法,吃透各个教学内容的特点,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教学对象的特征才能科学地、合理地应用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和产生理想的效果。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进行物理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能够自觉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课程标准师生关系
走向学科育人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如何关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