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2017-05-24孟福增

魅力中国 2016年33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创设数学教学

孟福增

【摘 要】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平日数学教学实践,对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希望能给小学数学教学以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解为中心、学生被动地充当教师的听众,学生的学习处于无问题意识的状态,数学能力也很难得到培养与提升.新课改理念提倡学生为课堂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是课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角色要从讲授、灌输者向引导者与服务者转变.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在问题的驱动下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探究使问题得到解决.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自主完成由旧知到新知的建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问题意识产生、主动求解的有效途径.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特点,使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引发质疑起到示范作用.例如学习“分数的性质”时,教师通过有趣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熊妈妈将一个西瓜分给自己的三个孩子,她将西瓜平均分为四块,又将四块中的一块切为两块,给了熊小宝,其他的三块分别给了大宝、二宝和她自己.熊小宝高兴的跳起来说:“妈妈疼我,多给了我西瓜,谢谢妈妈!”.故事讲完后,教师问学生,熊小宝说得正确吗?学生们笑了,认为熊小宝说的不对.接着教师用多媒体大屏幕展示了同一个西瓜的四分之一、八分之二、十二分之三,学生观察得知它们是相等的,教师接着问:“为什么分子与分母都不相等的三个分数,而它们的值是相等的呢?”.这种由故事及多媒体创设情境的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问题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二、创设操作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与操作来揭示与发现数学规律,動手操作实践符合学生活泼好动的求知特点,教师要注重创设动手操作情境,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和探索,在探索中建构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三角形”这一内容时,教师提出问题:是不是任意三条边都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学生们利用课前准备的木棒为学具,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他们利用木棒反复的摆放、反复观察,最后得到结论:不是所有的木棒组合到一起都能组成三角形.接着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那么三根木棒具备什么特点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呢?学生们继续动手操作,最后发现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都小于第三边的规律.又如,在学习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公式时,有的同学往往会这样叙述: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教师让学生将不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关系,及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关系分别进行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的说法是错误的,至少是不精准的.可见,学生在自主动手与探究中可以验证数学规律、发现数学知识,探究与验证的过程也是学生建构与巩固数学知识的过程.

三、创建类比情境,完成新知构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类比教学情境是比较常用的教学手段.它能够促使学生通过对旧知与新知的类比,完成对于新知的构建.例如,在学习“等腰梯形”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所学过的等腰三角形知识,让学生思考: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所对应的边是相等的.等腰梯形的两条腰相等,它们所对应的角是否相等呢?学生用摆放木条的方式,通过反复观察与度量,最后得出结论:等腰梯形的两条腰所对应的底角也是相等的.也可以说如果一个梯形如果底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边也是相等的.在此基础上,有的学生还提出日常生活中所见的螺母,是多边形,这些边都是相等的,螺母的各个角也是相等的,即等边等角.学生们的探究中进一步明确了梯形角边的关系概念.再如,在学习“面积单位”时,教师让学生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或者是一平方分米的纸片,去度量教室的面积,学生会感到繁琐,由此产生了有没有更大的单位,让度量教室能够比较方便?由此教师引入了“平方米”的概念.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问题意识,是学生牢固建构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四、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能够使学生树立生活即数学的理念,对数学知识产生亲切感,有效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例如在学习了“年、月、日”相关知识后,教师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小红的妈妈出差了,要3个月才能回家.小红每隔两天给妈妈写一封电子邮件.小红在3个月中给妈妈写了多少邮件?这是生活化的开放式的情境,学生要考虑到每个月的天数是不同的,小月份是30天,大月份是31天,而二月份平年是28天,闰年是29天.如果妈妈出差是在7、8、9月份的话,还要考虑到7、8月份都是31天.生活情境的创设促进学生多角度的考虑问题,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

可见,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在教学中要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让学生置身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产生问题意识,有效完成由旧知到新知的建构,不断提升数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创设数学教学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