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洱茶跨界新矩阵

2017-05-22杨杨

普洱 2016年11期
关键词:普洱茶普洱跨界

杨杨

普洱茶的历史与现实都表明,无论是从茶种和生长环境而言,还是从加工方式、运输方式和品饮方式来看,普洱茶都是一种独特的茶类——顺应天时,合乎物理,致人祥和,时时处处反射出它所具有的本真、温润、纯正、浑厚、朴实、大气和包容的特性,也正因为如此,它具备了丰富的文化属性、鲜活的商品属性和某些金融投资属性,仿佛融合了天地之间的神性、物性和人性,在它圆圆正正、敦敦实实的外表下,包含着非凡的能量,源源不断地给我们带来口福、优雅、自信、快乐、健康和财富。

但是,近几年来,普洱茶产品的同质化和竞争的无序化,致使“唱衰”普洱的声音在市场上不时出现,让普洱茶的经营者们不得不放下“高贵”的身价,走下旧时的神坛,像小学生一样,伏在书桌上,认认真真地做起一道道“加法”运算题,表面看似简单,却需要时间、勇气和智慧,因为其中也包含着许多难以理喻的奥秘,当然,对于那些敢于开辟新领域的勇士来说,每做一道“加法”运算,如同越过一条条界限,志之所驱,无远弗届,恰如神来之笔,一切都可描绘出新的图景。

普洱茶跨界大时代已经到来

在中国茶界,如今的“普洱”是一个炙手可热的品牌,如同明星一般受到越來越多的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追捧,这种追捧的结果,导致普洱茶的生产领域和销售市场各自为阵,山头林立。为了打破这种局面,就需要创造一群互补性的大品牌,通过多个方面对这个大品牌的特征进行诠释,从而形成比较完美的品牌印象,让普洱茶产生更大的活力、张力和影响力,让它的多重属性得到更充分的彰显。

也就是说,普洱茶虽然是一个产生于云南高原的强劲的经济文化符号,但是它似乎还无法演绎一种完整的生活方式或者再现一种综合的消费体验,这个时候就需要联合其他经济文化品牌,对“普洱”进行诠释和再现,比如“普洱茶与金融”“普洱茶与旅游”“普洱茶与文化创意空间”“普洱茶与衍生品”“普洱茶与互联网”等等。

可以说,普洱茶在经历了“生死界”之后,已迎来了春天,无论是现代科技,还是有关吃喝玩乐的各行各业都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向它张开了怀抱……而普洱茶文化产业已经或正在试探着突破自身的“属性”,越过原有界限,跨入了新的“阵地”,在与合作伙伴的互动中,获得资源利用上的协同效应。

第一,有品牌之间的跨界,如柏联普洱品牌与太极禅品牌的合作、丰澳实业与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的合作,他们依托各自的品牌、产品体系和渠道网络,相互开展跨界联合营销。他们对待品牌的态度、信心、意志和慧眼,几乎是共通的,他们有共同的追求,他们都面向一个类似的消费群体,在对产品的设计或者市场营销上,都坚持健康、和谐、时尚的理念,让消费者体验到文化与身心完美结合的高品质的生活方式。

第二,有文化表现形式方面的跨界,也就是通过文化借势或嫁接而激活产品。如天英、大益、澜沧古茶、荣宝斋等公司,都曾在推出自己的普洱茶产品时,通过与传统书画、微电影、舞蹈等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普洱茶产品与另一类艺术形式的跨界融合,把普洱茶引入另一种鲜活的传播体系之中,相互糅合,互为诠释,让消费者在品饮时获得最唯美的艺术视觉享受,将自己的品牌形象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和境界。

第三,有产品研发方面的跨界,很多茶企在开发新产品时,大力进军茶叶衍生品市场,如普洱茶+菊花,制成了菊普茶;普洱茶+柑桔,制成了柑普茶;普洱茶+荷叶,制成了荷香普洱等等,通过茶叶跨界混搭之后,让消费者在品尝浓郁普洱茶香的同时,既感受到了口感上的创新,又获得了健康上的功效。

此外,还有销售渠道方面的跨界,如久韵腾香茶品牌与车爵士汽车服务基于渠道的共享进行合作,连锁跨界,强强联合,推出产业融合+模式融合的双融合全新商业模式,互相借助对方的资源,进行营销渠道的创新,消费者只要在久韵腾香品牌旗下购买一饼指定的普洱茶,就可以获得车爵士汽车服务中心相应的洗车服务,实现了渠道的跨界渗透。

这样一来,让一些原本毫不相干的经济文化符号相互融合,从传统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原先行业之间的界线已很难分辨,“跨界”就会形成一种新的战略图景,在这种新的战略图景里,很多人的生活态度与审美方式因此变得越来新锐了,从而使传统的普洱茶行业产生了一种立体感和纵深感。

普洱茶的跨界风景

事实上,一个企业如果只讲“个人主义”,那么它的品牌和产品,就会像一个孤胆英雄,在现代市场环境下,哪怕它再勇敢,再强大,也将被包围,被打垮,最终付出沉重而巨大的代价。

现今,无论普洱茶市场是冷是热,在其背后的新型消费群体其实已经悄然形成和出现,他们的消费需求已经扩散到金融、茶山旅游、电商、茶艺表演、博物馆、茶服、茶具、保健品、奶茶等等。这样的跨界和融合,已创造出一道道迷人风景:

金融之“眼”似乎发着一闪一闪的亮光,瞄准了普洱茶市场,它似乎已发现了普洱茶与时间之间一直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增值关系,在特定的条件下,普洱茶贮藏时间越久,不仅越发醇香,而且在经济上还有较大的升值空间。如今,在投资价值的带动作用下,收藏普洱茶已成为理财一个热点。在普洱茶风靡多年而至今依然风采依旧之时,越来越多的有机茶园建设、茶艺连锁店、茶叶培训、茶叶交易等一系列与茶相关的文化产业,正在一步一步走向市场化,而普洱茶行业也正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在大圆普洱交易中心,首批上线交易的普洱茶藏品有陈升号、海湾茶业、六大茶山、下关沱茶、中茶、祥源等国内知名厂家品牌的产品,自挂牌交易以来,交易额节节上升,6款产品的价格涨幅已达178.6%。此外,一些敏锐的商人开始撤出楼市,悄然瞄准了普洱茶,试探着注入资本,推动着普洱茶行业向前发展,所以说,当下正是普洱茶投资群体崛起的时代。

普洱茶行业在最近几年可谓亮点频出,无论从茶叶生产向茶叶的深加工,还是从茶艺馆向茶旅游的延伸扩展,都方兴未艾,高潮迭起。这种古老的茶类在经历了凤凰涅槃之后,获得了新生,已经走上了一条光荣的发展之路,并且一跃成为一个最富有朝气和竞争精神的茶类。可以说,在普洱茶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领地上,几乎是一个信息或灵感的星子,有可能燃烧成一个奇迹。有的新产品,比如普洱茶糖果、普洱茶饮料、普洱茶酒、普洱茶面条、普洱茶奶、普洱茶膏、普洱茶粉、普洱茶含片、普洱茶胶囊等等,仿佛是人们在街上遛达时,不知不觉间冒出来的。

普洱茶与互联网紧紧拥抱,从开始亲吻到正式“联姻”,亲亲热热,甜甜蜜蜜,如影随形,再也无法分离。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如同梦幻一样地改变了普洱茶的营销模式和途径,许多茶企通过电子商务、微博、微信平台等新媒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不仅让普洱茶的销售空间迅猛扩大,而且让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向多样化、互动化和亲密化方向发展。以淘宝网为例,普洱茶在该平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后来者居上,已成为最受消费者喜爱的茶类,而大麦茶、铁观音、菊花茶、西湖龙井则分列第2至第5名。这都是互联网为普洱茶带来的佳讯、福音。

这些事实表明,当普洱茶与其他文化符号相加之后,已不再仅仅是一种解渴的饮料,而成为人们追求时尚生活方式的一种体现,或人生价值与自身生活品位的标志。

跨界,或许颠覆普洱茶行业

跳出普洱做普洱,跳出品牌做品牌,跳出行业做行业,这也许就是普洱茶的跨界经营,让其他行业在与普洱茶产业的相遇、相碰、借鉴、嫁接、融合之中,通过品牌创新和资源优势,突破自我,战胜自我,进行“无边”运作,达到上下贯通,左右逢源的境地,从而实现多赢。

因为跨界经营,普洱茶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传统思维或许正在改变,把关注的目光从企业和产品上,转向关注消费者本身,既关注他们的年龄、学历、教育程度、身份、生活方式、个人爱好等等,更洞察他们在精神文化体验方面的高层次需求,甚至通过收集整合用户数据,可以充分了解消费者“在哪买”“在哪喝”“跟谁喝”“喝什么”“怎么喝”等细微问题,从而走出过去只按年龄、收入和地域特征进行划分消费者的营销行为误区,实现更加精准的为消费者服务。

因为跨界经营,或许将会颠覆普洱茶行业,让普洱茶在有些困顿的发展之路上出现柳暗花明,让普洱茶产品成为新时代的“眼球经济”,让普洱茶品牌更加雄健。

猜你喜欢

普洱茶普洱跨界
跨界
跨界
在普洱半山酒店寻找诗和远方
绿色是普洱的底色
收藏普洱茶对市场供需量的影响
普洱茶怎么泡
一杯普洱的姐妹情怀
B&O继续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
普洱茶叶加工大赛
跨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