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洱茶,让我们彻底融入生活

2017-05-22杨杨

普洱 2016年11期
关键词:品饮茶类普洱茶

杨杨

中国的茶类很多,绿茶、红茶、白茶、青茶、黑茶、黄茶……铁观音、龙井、大红袍、碧螺春、毛峰……可谓色彩各异,形态多样,香味充盈,气韵无穷,人们也因而各有所爱,固执地选饮不同的茶类,伴随着自己的生活,年年月月,朝朝暮暮,不离不弃,过着充实而优雅的茶日子。

可是,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一种来自云南边地的几乎断代百年的古老茶类——普洱,浴火重生,悄然兴起,从台湾、香港、广州、深圳等沿海省市,迅猛地蔓延到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很快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常态、品质和格调,人生理想和精神情操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甚至改变了人生观和世界观。

我们仔细观看和体验这种带着特别的褐色、香味、醇厚、甘甜、喉韵又似乎难以归类的普洱茶,它确凿无疑地包含某种特性,具有某种魔力,让我们之中的许多人一旦接触它,品饮它,就被它吸引、打动和征服,顿生一种真情或深深的爱意,从此沉迷其中,难分难舍,甘当普洱之“臣民”。也有人因此構筑自己的普洱世界,高扬普洱之旗帜,把亲人和朋友们一个个收编进来。

回想多年以前,当我们面对各种茶类的时候,仅仅把它们视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油盐柴米酱醋茶之类,其基本功能无非就是一种清涩解渴、解腻、提神的饮料而已,成为我们平庸生活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让我们熟视无睹,习以为常,而忽视了个人生活方式的追求。

但是,当普洱茶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之后,我们似乎才开始有意识地思考并调整我们与自然、社会、事业、健康、财富、文化的关系,才开始有意反观自己的生活,积极地构建自己“最美妙的人生”。这样的经历在越来越多的人身上,逐渐变成了一个个常谈常新、引人入胜的话题或故事:

有的人在偶然之间与普洱茶相遇,最先是被它那大饼、窝头、砖块或者金瓜一样的模样,勾起了好奇心,继而试着品饮,入口微微苦涩,随即就体验到了一种醇厚的香味和充足的茶气,继而满口生津,甘苦变换,回味无穷,全身通爽,味觉立即记住了那就是普洱,一生不忘……

有的人欲解开普洱茶身上的时间之谜,吟唱着诸如“越陈越香”的咏叹调,如痴如醉,欲罢不能。好在有一个重要事实早就摆在世人面前,那就是从号级茶、印级茶、七子饼茶、中期茶,到现今加工入仓的新茶,都是活性的“宝贝”,其物质营养和经济价值都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夜增加,有的已成为拍卖公司的天价古董或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当代人能有幸与这样的宝物相识、相知、相见、相亲、相爱、相伴,一同守护,一同成长,这样的人生何其精彩?又何其幸福?

有的人从爱上普洱茶那天开始,就比平日更加重视提升自己的文化审美趣味,以茶会友,以茶养生,讲求茶道,在日益喧嚣的社会里,平心静气地研习与普洱茶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孜孜不倦把自己修炼成为普洱茶品饮高手和生活艺术家,从而在物质与精神方面获得了双重享受。

有的人深入云南茶山探秘,穿越高山峡谷,踏寻茶马古道,在古老神奇的茶树林里流连忘返,观察一叶一秋,体验一山一味,迷醉在村村寨寨各民族的风俗生活里,乐不思蜀,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

这一切都缘于普洱茶对我们的恩宠和启示,它不可替代的茶种茶质、生长环境、加工工艺甚至贮存方式,造就了它独特的气质和韵味,使它具有了与其他茶类不太一样的口感享受和体感反应,把我们完全彻底地融入到一种妙趣横生、健康愉悦的生活空间,让我们的人生感悟既在当下,也在别处。

猜你喜欢

品饮茶类普洱茶
茶与咖啡的品饮及制作技术比较
茶类植物在园林景观艺术设计中运用
不同茶类加工工艺对福建水仙茶儿茶素组分和生物碱的影响
习茶,有捷径吗?
收藏普洱茶对市场供需量的影响
普洱茶怎么泡
茶类产品央卫视广告投放分析
善品者必具器量
——谈六堡茶的品饮境界
一品黔茶
茶类词汇英译翻译策略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