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译者主体性在《道德经》翻译中的体现

2017-05-22武婷婷

北方文学·中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道德经翻译

武婷婷

摘要:传统翻译理论强调,在翻译中译者应尽量减少自己观点的介入。而在意义多元化的语境里,译者的主体性渐渐凸现,译者在促使不同文化交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译者和原作者都是在各自的语境下建构不同的文化。《道德经》翻译为英文,译者不仅是单纯的语言中介者,其创造性也有所发挥。

关键词:译者的主体性;《道德经》翻译

一、译者主体性与我国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回顾

(一)译者主体性

在翻译的漫长发展中,译者一直生活在原文作者的阴影之中,努力使自己做“隐形人”,处于“一仆二主”的尴尬地位。随着翻译理论从原文到译文的转变,译者的身份也经历了从幕后到台前的变化。翻译理论研究者终于意识到, 作为翻译活动的最终执行者, 译者是翻译研究最不应忽视的一维, “与作者主体和读者主体相比, 译者主体属于译学本体论范畴, 是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葛校琴,2006:14)。

查明建, 田雨(2003)认为:“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 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 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 人文意识和文化, 审美创造性。”

(二)我国译者主体性研究

杨武能是较早注意翻译主体问题的学者代表。他认为译者首先是阐释者,同时是接受者,更是创作者;文学翻译的主体是人,即原作者、译者和读者;原作和译本都是他们创作的客体;在此过程中,译者无疑处于中心地位,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作用。许钧则从整体上确立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位置,肯定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其他的学者也开始多角度、多层次地对译者主体性进行总结和反思。译者主体性的探讨不再仅限于文学翻译者的主体性,对从事法律翻译的译者的主体性也有所研究。另外,也突出了实证性个案研究。西方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视角被引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探讨,主要有阐释学视角、译语文化视角、多元互补理论与多元系统理论视角、女性主义视角、适应选择论视角以及解构主义视角。

二、文学翻译问题

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Jiri Levy (1966) 在其著作中,运用语言学理论讨论文学翻译标准和技巧等方面的问题。Levy 认为,文学翻译重在再创作。他继承了自古罗马戏剧翻译家Terence 开始的传统,将翻译视为一种文学艺术,焦点在于再创作。(谭载喜,2004:201)因此,文学翻译的目的在于使读者能够从中获得智慧、知识和美感,使译作具有和原作相应的艺术感染力。要做到这一点,取决于译者的文学素养、译者是否熟悉原作的内容以及能否判断并再现原作的特征。

张今,张宁(2005:160-165)主张保存文学翻译作品的历史性,并且译品应该具有时代性。1.历史性。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将作者的历史心理真实地加以反映,而不应该予以现代化或者古代化。文学作品的历史形式主要是指体裁。一定的体裁总是和一定的历史时代紧密联系,荷马史诗不会出现在现代。在语言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尊重文学作品的体裁。

2.时代性。我们的文学译品首先要包括的,就是我们时代对于作品的理解。翻譯史证明,伟大的作品在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译本。文学译品的时代性还在于译文要具有现代读者易于理解的语言形式。在这当中,译者必须努力化艰涩为鲜明,把原作中现代读者所不易理解的含义、典故和比喻,融入鲜明完美的语言形式中,使其既能为现代读者所理解,又不失本意。

由此可见,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处理好译者风格与作者风格的关系。二者是一种辩证的统一,作者的风格应当通过译者的风格得到表现,而译者的风格又应当以作家的风格为依归(张今,张宁,2005:85)。在上乘译品的境界中,译者的风格是若隐若现的。

三、译者主体性在《道德经》翻译中的体现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的哲学著作,短短五千余言的《道德经》因其历史久远,内涵丰富和“哲化诗”的形式,引发了无数的争辩。《道德经》也是公认的除了《圣经》以外,翻译版本最多的著作。由于原文的版本问题、译者主体的情况、以及主流翻译策略的不同,对于《道德经》的翻译体现出丰富的多样性。以下主要从三方面说明译者主体性在《道德经》翻译中的体现。

(一)译者对原文本的选择

“阐释之所以具有多样性,必先具备本文提供的某种可能性。如果本文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结构,那么对它的阐释就必然只存在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而无所谓多样性可言”(金元浦,1997:359)。马王堆汉墓帛书本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而通行本则是道经在前、德经在后。1973年以前,大部分英译本都以王弼的注本及其它几个流行版本为底本,文本之间的出入并不大,对原文的理解及翻译也没有太大的影响。1973年,在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本的《道德经》后,情况有了较大的变化,因为帛书本与先前已有的底本出入很大。1977年出版的林语堂的译本就是以帛书本为底本的。

辛红娟,高圣兵(2008)对不同时期的《道德经》英译本进行了历史分期描述,绘出《道德经》英译脉络图,将其分为三次高潮。他们指出,在第三次翻译高潮1972-2004年中,译者的版本意识很强, 世传本、帛书本和竹简本等不同的版本选择成为一大特色。译者选取哪个作为自己的底本,成为影响其译文的首要因素。

(二)译者对原文的前理解

阐释学认为,人对世界、自身以及一切事物的理解必然有时间的限制,因而理解总是具有历史局限性。在中国古代,有韩非、王弼、河上公等对《道德经》的注释;在近代,有梁启超、冯友兰等人的辩论;在当代,更有任继愈,陈鼓应等著名哲学家对《道德经》的经典论述。译者最先接触到的文本和自身文化、社会因素对他将产生重大影响。

哲学著作本来就深奥难解,《道德经》本身又是一部作于距今2500年前用古汉语写就的古典哲学著作。东西方传统哲学在表达上截然不同,西方哲学重逻辑,用词准确明晰,是“科学之科学”;而中国传统哲学寻求天人合一的境界,是哲学家们对自己诗意境界的一种陈述。而古汉语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以及汉语句法上的某些不确定性,又使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产生差异从而导致不同的翻译结果。

(三)译者由汉语到英语的转换过程

在《道德经》第一章中,老子阐释了他形上与形下完美合一的宇宙观,这是他智慧学说体系的最高哲学范畴。第一章是老子《道德经》的核心和要义之所在,第一章翻译的好坏从根本上关系着翻译文本的学术质量和水平。以下仅以Edward Harper Parker及Arthur Waley的《道德经》第一章译本为例做比照分析。

1.“道可道,非常道。”

Parker (1903)将其译为:“The Providence which could be indicated by words would not be an all-embracing Providence.”

Arthur Waley (1934)的译本则是“The Way that can be told of is not an Unvarying Way.”

老子《道德经》的“道”不仅是“天地万物之理”,即“太极”、“天理”、“规律”,“法则”即“本体论”;而且,“道”也是一切生命之源,是活生生的生命不息、天人合一、互为和谐的生命流程。Parker将“道”译为“Providence”似乎比Arthur Waley简单的“Way”更贴近“道”的本意。

2.“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Parker (1903): “Non-existence” is a name for the beginning of heaven and earth.

“Existence” is a name for the genetrix of the innumerable objects of creation.

Arthur Waley (1934): “It was from the Nameless that Heaven and Earth sprang;

The named is but the mother that rears the ten thousand creatures, each after its kind.

大多数情况下译者很难做到既表达原文精深微妙的思想,又保留原文簡洁凝炼的行文风格,所以就面临内容与形式的取舍问题。

Waley明确表示他不准备在译文形式上费力气,而是致力于精确地再现原文的哲学思想(1934年,第14页)。他的翻译不拘泥于形式,句式不对等,却照顾到了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而Parker努力再现古汉语精炼的语言与优美的节奏。句式大致对称,译法却几乎完全接近原文的表达方式,大胆采用异化的表达。让读者既能领略原意,更能欣赏汉语简练的行文。

四、结论

译者主体性研究是翻译文化转向以来的重要课题,译者的主体性在意义多元化的语境里尤其明显。译者和原作者一样都是在各自的语境下建构不同的文化。

在综合比较多个《道德经》英译本后我们不难发现,译者在翻译《道德经》时,不仅是单纯的语言中介者,其创造性也有所发挥,这正是译者主体性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包通法. “论汉典籍哲学形态身份标识的跨文化传输”[J].载《外语学刊》,2008 ,2(141).

[2]陈大亮.“谁是翻译主体” [J].载《中国翻译》,2004(25),2.

[3]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 [J].载《中国翻译》,2003,1.

[4]葛校琴.后现代语境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5]金元浦.文学解释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6]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修订本)[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7]穆雷,诗怡.“翻译主体的‘发现与‘研究” [J].载《中国翻译》,2003,3.

[8]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9]辛红娟,高圣兵.“追寻老子的踪迹—《道德经》英语译本的历时描述” [J].载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1.

[10]张今,张宁.文学翻译原理(修订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猜你喜欢

道德经翻译
What Does ChatGPT Say:The DAO from Algorithmic Intelligence to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康瑞功作品选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道德经》中的领导智慧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
《易说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