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膨胀后低温制粒工艺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2017-05-22朱晓萍王瑞晓黄俊辉高彩霞尚秀国

中国畜牧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制粒消化率淀粉

朱晓萍,王瑞晓,黄俊辉,高彩霞,尚秀国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动物科学系,广东佛山 528000)

膨胀后低温制粒工艺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朱晓萍,王瑞晓,黄俊辉,高彩霞,尚秀国*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动物科学系,广东佛山 528000)

试验选用25日龄的断奶仔猪60头,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仔猪。对照组饲喂传统制粒工艺的保育料,试验组饲喂膨胀后低温制粒工艺的保育料,饲养期28 d。结果表明:与传统制粒工艺相比,膨胀后低温制粒工艺显著地提高了保育料的淀粉糊化度(P<0.05),提高幅度为56.9%;显著地改善了保育料的蛋白质体外消化率(P<0.05),提高幅度为11.48%;与饲喂传统制粒工艺保育料的仔猪相比,饲喂膨胀后低温制粒工艺保育料的仔猪采食量显著提高21.63% (P<0.05),平均日增重提高幅度为27.61.% (P<0.05),腹泻较少,耗料增重比改善幅度为4.51%(P>0.05),说明膨胀后低温制粒能有效提高仔猪对饲料的消化吸收。

膨胀;制粒工艺;仔猪;生产性能

在养猪生产实践中 ,如何提高断奶仔猪日粮的消化率并减少断奶猪的腹泻成为动物营养学家关注的焦点。常规的做法是使用易消化的饲料原料,但易消化的饲料原料价格昂贵,成本高。为降低饲料成本,人们在教槽料和保育料的加工工艺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膨胀后低温制粒工艺是一种新型的饲料加工工艺,国内目前研究较少[1]。本研究比较了传统制粒工艺与膨胀后低温制粒工艺对保育料淀粉糊化度、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和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为保育料的生产工艺改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日粮配方 试验采用经典的保育料配方,日粮配方及营养成分见表1。

1.2 日粮的制备 对照组日粮采用传统的加工工艺,即将玉米、豆粕分别进行筛选、磁选、初清后进入待粉碎仓,用锤片式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粒度均为1.5 mm,然后与其他原料混合后80℃调质制粒。试验组日粮同样对玉米、豆粕分别进行筛选、磁选、初清后进入待粉碎仓,用锤片式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粒度均为2.5 mm。然后将粉碎的玉米和豆粕按3.5:1混合,由斗式提升机送入膨化工段的喂料仓,经EXT-155S型膨化机在110℃温度条件下进行膨化 ,再经冷却、粉碎后得到膨胀玉米-豆粕产品。需要注意的是膨胀与膨化不同,膨胀一般是物料在105~110℃温度条件下进行挤压膨胀,所得到的物料尽管熟化度低于膨化,但优点是物料不至于过粘而影响制粒。膨化一般是在140℃温度条件下进行,易造成物料过粘,制粒后颗粒太硬,难以大量使用到教槽料和保育料中,因此限制了该工艺在教槽料和保育料中的应用。将膨胀玉米-豆粕产品与发酵豆粕、鱼粉、蔗糖、豆油等其他原料混合后粉碎过1.5 mm筛,然后在60℃条件下低温制粒,获得试验组日粮。

1.3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将60头25日龄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仔猪。对照组使用传统制粒工艺的保育料,试验组使用膨胀后低温制粒工艺的保育料,饲养期28 d。试验于广东省惠东某猪场进行,干料饲喂,自由采食和饮水,自然光照,每天定期打扫舍内卫生,清理饮水器和食槽。按正常免疫程序免疫,每天观察记录试验仔猪腹泻、病死亡情况。

表1 试验日粮配方及营养成分

1.4 测定指标 淀粉糊化度采用β-淀粉酶法测定。蛋白质体外消化率采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体外消化法进行测定[1]。粗蛋白参照 GB/T 6432-94,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生产性能测定体重、日增重、采食量、耗料增重比、腹泻率等,其中腹泻率=腹泻发生头次数/(各组试验猪头数×试验天数)。

1.5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先用Excel进行整理,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t-检验。

2 结 果

2.1 不同加工工艺对保育料淀粉糊化度和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与传统制粒工艺相比,膨胀后低温制粒工艺显著提高了保育料的淀粉糊化度(P<0.05),提高幅度为56.9%;膨胀后低温制粒工艺显著地提高了保育料的蛋白质体外的消化率(P<0.05),提高幅度为11.48%。

2.2 不同加工工艺的保育料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与传统制粒工艺相比,膨胀后低温制粒工艺显著地提高了保育阶段仔猪的日增重和采食量,提高幅度分别为27.61%(P<0.05)和21.63%(P<0.05);耗料增重比改善幅度为4.52%(P>0.05);饲喂膨胀后低温制粒工艺保育料的仔猪腹泻较少(P>0.05)。

3 讨 论

挤压膨胀与挤压膨化都是一个力化学过程,在此过程中,物料组分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在高温、高压、高剪切力环境下,淀粉分子间的氢键断裂,淀粉发生糊化、降解,生成小分子量的物质,淀粉的水溶性增强;蛋白质发生变性、重组,蛋白质水溶性和生物学效价下降,脂肪与淀粉以及蛋白质形成脂肪复合体[2]。

表2 不同加工工艺对保育料淀粉糊化度和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

表3 不同加工工艺的保育料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膨胀加工可以使饲料中淀粉的糊化度达到60%以上[4],这主要是由于膨胀加工不仅使物料的温度急骤升温达到110℃以上,而且其压力也远远高于在制粒过程中所产生的压力,因而物料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物料中的淀粉能得到较大程度的糊化。 本试验结果表明,膨胀加工显著地提高了保育料的淀粉糊化度,提高幅度为56.9%,这与李启武[5]和程译锋等[6]研究结果一致。

玉米、豆粕在膨胀加工过程中受温度等影响,其蛋白质结构发生了变化。植物性蛋白质的分子结构被打破,三级和四级结构的结合能力变弱,表面电荷重新分布,促使蛋白质分子结构延展、重组,分子间氢键、二硫键等次级键部分断裂,进而导致蛋白质变性、消化率发生改变。本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制粒工艺相比,膨胀后低温制粒工艺显著提高了保育料的蛋白质体外消化率,提高幅度为11.48%。这与Svihus等[7]和于纪宾等[8]试验结果相一致。而淀粉的糊化度越高,越容易被酶水解,有利于消化吸收。因此,保育料采用膨胀后低温制粒后,对仔猪的生长性能将会产生有益的影响[9],与本试验结果一致。与传统制粒工艺相比,膨胀后低温制粒工艺显著地提高了仔猪的采食量、日增重,这与程志斌等[10]的研究结果相同,说明膨胀后低温制粒能够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

4 结 论

经膨胀后低温制粒的保育料能有效提高饲料的淀粉糊化度和蛋白质体外消化率,促进了仔猪对饲料的消化吸收,提高其生产性能。

[1]宋春风, 王红英. 加工工艺参数对乳猪料产品质量影响的试验研究[J]. 饲料工业, 2010, 31(13):5-7.

[2]王卫国, 邓金明, 廖再生. 饲料粉碎粒度与蛋白质消化率体外消化试验研究[J].粮食与饲料工业, 2000, (11):16-19.

[3]杜双奎, 魏益民. 挤压膨化过程中物料组分的变化分析[J].中国粮油学报, 2005, 20(3): 39-46.

[4]胡友军, 周安国. 饲料淀粉糊化的适宜加工工艺参数研究[J]. 饲料工业, 2002, 23(12):5-8.

[5]李启武. 不同加工工段对淀粉糊化度的影响[J].饲料工业, 2002, 23(1):7-9.

[6]程译锋, 世东. 膨化参数对饲料淀粉糊化度和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影响[J]. 渔业现代化, 2009, 36(6): 54-59.

[7]于纪宾, 秦玉昌, 牛力斌, 等. 不同淀粉糊化度处理的颗粒饲料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J]. 饲料工业, 2015, 36(17):14-17.

[8]Svihus B, Klovstad K H, Perez V,et al. Physical and nutritional effects of pelleting of broiler chicken diets made from wheat ground to different coarseness by the use of a roller mill and hammer mill [J]. Anim Feed Sci Tech, 2004, 117: 281-293.

[9]程宗佳, 王勇生, 陈轶群, 等. 膨化和膨胀加工技术及其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10): 3082-3090.

[10]程志斌, 杨建发, 张红兵, 等.二次制粒加工断奶过渡料对仔猪小肠功能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1, 42(12): 33-38.

Effects of Expanding with Lower Temperature Granulating Process on Performance of Piglets

ZHU Xiao-ping, WANG Rui-xiao, HUANG Jun-hui, GAO Cai-xia, SHANG Xiu-guo*
(Department of Animal Science, Foshan University, Guangdong Foshan 528000, China)

Sixty, 25 d weaned piglets were randomly allotted into 2 groups. The CTL group were fed traditional granulating process diet, and the EXP group expanding with lower temperature granulating process diet. There were 6 replicates per group, with 5 pigs per replicate. The diets were fed 28 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tarch gelatinization degree and the protein digestibility in vitro of EXP die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TL diets (P<0.01), and the increasing ratios were56.91% and 11.48%,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feeding the CTL group diets, the average daily gain (ADG)and average daily feed intake (ADFI)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the EXP group diets (P<0.05), and the increasing raitos were 27.61% and 19.52, respectively. The feed efficiency were also improved, but were not significantly (P>0.05). Furthermore, the diarrhea rates were lower for fed the EXP group diets. These incicated that the feed digestion for piglets were improved by expanding with lower temperature granulating process.

Expanding; Granulating process; Piglets; Performance

S828.5

A

10.19556/j.0258-7033.2017-05-119

2017-01-03;

2017-01-24

佛山市动物遗传资源与利用创新平台(佛财工〔2014〕136号); 佛山市动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佛科〔2015〕182 号)

朱晓萍(1969-),女,黑龙江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畜禽育种与生产,E-mail: 545877344@qq.com

* 通讯作者:尚秀国,副教授,博士,E-mail: xiuguoshang@163. com

猜你喜欢

制粒消化率淀粉
配加生石灰的两段式圆筒铁矿制粒行为研究
从人工合成淀粉说开去
日粮钙水平对哺乳期云南半细毛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提高高粱中蛋白质的消化率
如何提高高粱中蛋白质的消化率(2020.8.20 生物帮)
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作用及其产品开发
不同复合酶制剂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蚯蚓粪制粒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其网络市场前景
头孢氨苄片剂生产工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