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上数学从降低计算难度开始

2017-05-20唐鹄

湖南教育·C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分配律表面积圆柱

唐鹄

现在的小学数学学习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二年级学生很喜欢学习数学,三、四年级开始不太喜欢学数学了,五、六年级有人讨厌学数学了,且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是什么原因让学生讨厌上了曾经深爱的数学?

先来看我截取的低、中、高年级段学生下课前1分钟的画面。

画面1:一年级的小朋友正在做5+8=?,几秒钟全班同学轻松完成,开心地离开教室去做游戏了。

画面2:四年级的学生正在做538÷18=?,2分钟内试商成功的不到一半,好不容易盼到的下课时间就快没了。

画面3:六年级的学生在计算一个底面半径是2厘米,侧面展开为正方形的圆柱的表面积。5分钟内完成的不到一半,有的同学干脆坐着不动,不愿计算,出现了严重的抵触情绪。且不说它的思维难度,仅就计算而言(圆柱的表面积=2×2×3.14×12.56+2×2×3.14×2=182.8736(平方厘米)),谁还会爱上数学呢?可能有人会说,那就让学生用计算器啊,但是农村的孩子有几个人能买呢,就算城里的孩子买得起,可一旦让孩子们用上了,他以后就再也不想用笔计算了,考试怎么办?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一线的数学老师应该做点什么呢?

一、巧妙降低计算的难度,让计算教学更有趣

计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指出: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我们以“计算一个底面半径是2厘米,侧面展开为正方形的圆柱的表面积”为例,圆柱的表面积=2×2×3.14×12.56+2×2×3.14×2=182.8736(平方厘米)。如果在计算时要用到圆周率,就用字母π而不用3.14计算,难度会瞬间降低,学生就不会因为复杂的计算而感到头疼,从而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二、将计算难度化整为零,让教学内容更合理

对计算难度大的教学内容,我们要果斷拆分,化整为零。如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一课,学生掌握起来困难很大,我们可以拆分成四舍法试商和五入法试商两节课进行教学,效果更好。有些教师为了追求数学的生活化,会在计算教学中引入很多解决问题的拓展题。如四年级(下)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中有小括号的四则运算等课时,计算教学的任务本就比较重,又得承担应用题教学的任务,还得一题多解。如果我们在应用题教学上多花时间,必然会影响学生对计算的理解和巩固,结果是解决问题半生不熟,计算也没学好,落个鸡飞蛋打两头空。不如先扎扎实实地学好计算,再来考虑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磨刀误不了砍柴工。

三、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让计算教学的法、理有效融合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形成计算技能,是计算教学的重要任务。算理是指四则运算的理论依据,它是由数学概念、性质、定律等内容构成的数学基础理论知识。算法是实施四则运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通常是算理指导下的一些规定。算理是算法的依据和核心,算法是算理的外在表现形式,它们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在教学中,要做到既重算理又重算法,即架设桥梁,使算理直观与算法抽象和谐联结,确保计算教学的数学内涵。

在教学中,我们常会发现,有些教师利用大量的计算题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往往事倍功半,不但没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反而让学生产生了厌烦情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遵循练习的规律,科学地设计、组织和处理好练习,通过有效的课堂练习,努力寻求学生计算能力发展的最大可能。

如用乘除法进行简便计算:25×(4+8),5×99+5。这两道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练习出现得比较突兀。虽然学习乘法分配律时,学生已有一些练习,但还可以补充以下内容,为中下层的学生搭架子,使他们不觉得学数学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1)补充25×4、125×8之类的口算练习(因为学生对25、125简算的感觉是欠敏感的)。

(2)补充例题:(25+3)×4,36×42+68×36。

(3)设计专项训练:125×(8+80)=125×○+ 125×○,

8×(125+6)=○×○+○×○,25×(40-4)=___○___○___○。

总之,要让学生爱上数学,先得从降低计算的难度开始,而降低计算难度,不是单纯地把计算的数据变小,而是要为学生搭建好脚手架,让中下层学生也能够得着。

(作者单位:资兴市一完小)

猜你喜欢

分配律表面积圆柱
圆柱的体积计算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表面积是多少
考虑问题要周全
除法也有分配律吗
活用乘法分配律
表面积是多少
圆柱表面积的另一种求法
巧用运算律
巧用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