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观察

2017-05-19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7年3期
关键词:中央空调燃料能源

行业观察

节能改造将成中央空调市场突破口

10多年前,在中央空调行业,传统美资四大品牌由于进入时间长,积累深厚,垄断了大型中央空调的核心技术,别说国际市场,就连国内也很少看到国产品牌的身影。随着技术进步,国内中央空调品牌已经逐渐成为市场主流。近段时间以来,艾肯空调制冷网、中央空调市场等发布的年报显示,2016年,美的中央空调等主流品牌在国内中央空调市场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已形成垄断局面,随着国内中央空调市场容量的逐步扩大,国内品牌的优势将会更加明显。

国产品牌取代进口产品

进入公共项目

目前而言,国内中央空调市场还算是一片蓝海,虽然受经济环境的影响,工装市场近几年比较低迷,但在煤改电、医疗卫生、家装零售、轨道交通、工业余热利用、基站空调、核电空调、数据中心等细分市场,却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这也使得竞争愈发激烈,如何在其中寻求市场空间,是中央空调企业未来必须思考的问题。但纵观所有领域,如何提高产品效率、提高经济性,是共同考虑的问题,于是,有中央空调企业就选择了节能改造作为突破口。

在我国,一些早期安装中央空调设备的项目,尤其是高端酒店、早期建设的地铁、公共建筑等重点项目,因能耗高、技术落后、产品老化面临更换新机,这部分工程对高能效型、拼装灵活的离心机组有较大需求。以美的为例,其去年推出的高效变频直驱降膜离心机组,就可以在这些节能改造项目中发力。该产品具备了变频单轴直驱技术、水平对置压缩机技术、全降膜换热技术、双级补气增焓技术、零冲击电流技术、双重防喘振技术等十余项创新技术,突破行业小冷量段能效瓶颈。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中标了上海地铁龙阳路站和南京西路站的节能改造工程,成为上海地铁建成运行20多年来选用的第一个民族品牌,可谓在市场和节能减排上取得双赢的典型案例。此外,高效变频直驱降膜离心机上市后,美的中央空调并没有像以往一样立即进行新品上市仪式,而是采取了“先应用再推广”的市场策略,在“先应用”阶段,该产品运行节能效果非常显著,用实际使用效果去赢得项目方的好评。

“煤改电”环保政策

利好节能品牌

另一方面,空气环境质量受到挑战、雾霾天气频发,特别是京津冀地区,屡屡启动“空气重污染预警”。在改善环境的节骨眼上,为减少燃煤污染、改善空气质量,我国北方多个省市开始大力推进“煤改电”政策,这也为中央空调企业提供了商机。在北京、天津、山西的“煤改电”招标项目中,美的中央空调也频频中标,成为为数不多的“煤改电”项目能够覆盖京、津、晋三地的企业之一。2016年,在北京地区“煤改电”项目中,美的中央空调成功中标13个区中的9个区,而在天津武清区、在山西省清徐县“煤改电”项目中,均以综合评分排名第一的成绩成功中标。进入2017年,国家十三部委联合印发《“十三五”全民节能行动计划》,随后,全国相继有21个省市先后颁发了关于“煤改电”的政府公告,不难预见,煤改电将迎来爆发期,市场非常广阔。

今年两会,智能制造与实体经济成为热词,“中国制造2025”战略指导下,企业自身如何节能,如何改造生产线,也是个值得玩味的话题,据悉,美的中央空调已经启动推动“自动化、智能化、少人化”战略。自2012年以来,美的累计投入使用机器人近1500台,未来两年,美的预计将在机器人应用上投资达50亿元。而美的中央空调已实现工厂的自动化生产,生产线人数下降50%,人机比达到4%以上,自动化生产使得工厂生产效率提升70%。形成了生产、销售、使用的“节能闭环”。

清洁能源多种多样人类未来将如何选择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矿物能源总会有被用完的一天,积极开发新能源是世界各国的共识。像生物质能、水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开发时都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和水资源,而这些资源是有限的。面对如此多样的清洁能源,人类最终选择长期开发哪一种?

可再生能源转型经常被形容为一个政治和经济的双重挑战,是一场需要调动大量投资、撼动化石燃料经济中既得利益群体的艰苦斗争。但另外一个挑战受到的关注则要少得多: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土地和水来支撑可再生能源的生产。

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太阳能和地热能都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而这些都是有限的。对不同的可再生能源获取方式及其所需要占用的土地和水量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可以发现哪些能源方式在长远上更加可行。

生物质燃料的高昂代价

高度依赖化石能源,让“能源短缺”成为威胁我们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一个心头大患。可再生能源似乎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单是太阳辐射就已经远超我们的需要。

实际上,太阳辐射加上从风、水流、生物质和地球内部热力获取的能量似乎就可以为我们提供永不枯竭的能源。但不幸的是,这只是一种误解,生物质能的例子可以说明原因所在。

将生物质转化为生物燃料需要各种自然资源,包括肥沃的土地、水和能量。但是,目前能源密集型的农业实践导致所投入的能源不比所生产的生物燃料少多少。即便能够实现显著的能源净收益,我们仍然需要投入大量的土地和水资源。据我们估算,如果第一代生物乙醇代替全球交通运输行业所用的化石燃料的10%,全球用水需求就会增加6-7%。

尽管我们所消耗的大部分水都被用来生产食品,但如果用生物燃料大规模替代化石燃料的话,未来能源生产会用掉更多的水。下一代以非食品作物、废弃物或水藻为原料的生物燃料虽然会有一定改进,但依然会得出相似的结论:生产生物燃料比我们消费等量的化石燃料需要更多的土地和水,而这已经超出了可持续供应量。而我们的土地和水足迹现在就已经超过地球可负荷的水平。

这样一来,能源短缺将变成土地和水资源短缺。

水电站的生态足迹

水力发电占世界供电总量的16%左右,通常被视为一种清洁的能源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一味地增加水电,因为大坝会给河岸生态系统和社会带来严重影响。

建新大坝常常很困难,因为修建水库会导致另有用途的土地被淹没。中国修三峡大坝时,动迁了100多万人。水力发电也是一个耗水大户,因为水库会造成更大的蒸发,影响下游其他用途的可用水量。

其他形式的水力发电不需要修建大型水坝,它们依靠河水流动、海潮或河口的淡-海水盐度变化来发电。但这些只能是小规模的(至少从全球角度来看),而且由于此类能源的集中度较低,要将其集中起来成本高昂。

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

光伏和风力发电单位能量的水足迹是化石燃料和核电的百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地热发电也只有化石燃料的十分之一;然而集中式太阳能发电的水足迹与化石燃料相近,水力发电和生物质能则达到100到1000倍。

从水资源短缺的角度来说,我们究竟应该从化石燃料向生物能和水能,还是向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转化,真的非常重要。所谓的“绿色能源”发展方案却包含着生物能和水电的大幅增长,按照这种方案发展的话,能源产业的水足迹将“突破天际”。

为了实现真正的绿色转型,能源发展方案必须实现水足迹的不断减小,因此其主要发展方向应该是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

从燃料到电力

当然,土地足迹同样重要。太阳能比生物质能更加高效,因为光伏板和集中式太阳能发电系统能比光合作用更有效地获取入射太阳辐射,因此每平方米产生的能量就更多。尽管光合作用的主要优势是生产出的是可储存能源,并且可以将其转化为高能量密度的生物燃料,而光伏生产出的是不可储存的电力。集中式太阳能发电系统也能利用热储能来储存能量,但其最终产品仍然是电力,而非燃料。

除了利用有机物质废料,其他形式的生物能并不是替代化石燃料的可持续方式。所以,我们不得不接受未来能源经济将日益依赖电力的事实。这意味着电力输送的重要性,也凸显了电采暖的光明未来,至少在那些工业或地热能多余热量无法解决采暖需求的地方。

这样的变化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储存能源,以及如何设计出能够应对电力供求巨大波动的电网。

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让我们有可能提升能源自给度,但相比我们在全球化的化石燃料经济的巨大规模,这些能源形式的规模小而分散。随着我们日益摆脱化石燃料,衷心希望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将投资注入那些真正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将生物燃料如此高高置于政府政策的核心地位。经济的去碳化和降低水足迹可以是并行不悖的。

(摘自:太阳能光伏网)

天津全面实施新建建筑节能标准

近日,市工信委编制出台了《天津市节能“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到,到2020年,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414吨标准煤(按2010年价格计算),比2015年的0.499吨标准煤下降17%。“十三五”期间,全市将实现节约能源2100万吨标准煤。

新节能城市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本市将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低能耗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5%;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十大产业集群,到2020年,先进制造业产值占制造业的比重达到70%以上;提高产业能效准入门槛,新建高耗能项目单位产品(产值)能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用能设备达到一级能效标准。

此外,本市将全面实施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到2020年完成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2000万平方米,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300万平方米;推动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到2020年全市新能源汽车应用总量累计超过12万辆。

如何让环保数据不再“涂脂抹粉”

日前,国家环保部在对多地的专项督查中发现,个别企业仍顶风作案,对大气污染物在线监测数据实行造假。其中,河南安阳市内黄县丰源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的二氧化硫在线监测数据竟然是负数。

案例虽然极端,实则并非偶然。重压之下,环保数据造假虽有所减少,却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5年就发生了2600多起环保数据造假事件,17个省区市共立案78起。而这一年,也是新环保法实施的首个年头,其中明确提出严禁“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违反者可处以5-15日拘留,造成严重后果的政府部门人员甚至将引咎辞职。

前有新环保法的“铁齿钢牙”,后有环保部门的督查严控,造假为何屡禁不止?是什么让企业铤而走险?如何才能祛除顽疾,让环保数据不再“涂脂抹粉”?

源头控制挤掉“水分”

为逃避监管,有企业私自稀释排放物干扰采样,降低排污浓度;有的则擅自修改数采仪,影响数据准确性;更有甚者准备了两套监测记录,真实数据给自己看,造假数据给检查者看……环保数据“水分”太多。

打假还需盯紧源头先“放水”。监测不能仅靠企业“自说自话”,而要构建国家、区域、运营机构等多维的质控体系。如在河北省,所有国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及省、县级质控站均交由第三方机构运行,让企业从一开始就无法“掖着捂着”。

当然,“板子”不应只打在企业身上。是否有制造商配合企业造假,通过改造让监测设备形同虚设?地方政府为显示政绩,有无要求企业“漂白”环保数据?部分地区的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监测信息公开平台,到底由相关部门发布还是企业自行填写?打假行动中,不少问题还需从源头落实。

成本入手“一升一降”

其中,“升”的是违法成本。环境也有价,破坏应赔偿。然而有业内人士坦言,环保处罚虽不断加剧,相比违法获利却仍如“牛毛”。只要违法成本低于守法成本,企业就有造假的“动力”。

与此同时,“降”的是企业环保投入。近年来,减少使用环保设备成为企业降成本的方法之一。山西省一位监查人员计算称,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前,一台3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停用脱硫脱硝除尘设施一天可省20万元,一年约在七八千万元。

因此,通过技术手段打造运行成本低、治污效果好的环保设备,或将激发企业环保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多方联动排查盲点

据安徽省环保厅环境监察局污染源与生态监察室主任田春公开表示,由于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存在隐蔽性、瞬时性和流失性,长期连续监控又受制于各种因素,因此在调查取证方面存在不少困难。

如何迎难而上?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这离不开高密度、高强度的环保监查。

打击环保假数据,仅靠环保部门远远不够,还应联合司法、公安、群众等多重力量排除造假盲点、强化打假软肋,让企业不敢也不能再“躲猫猫”。

自身抓起自觉自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企业而言,“自律”无疑是打假的最好良药。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今年两会期间公开表示,要把环保的宣传教育作为环保工作的核心。

比如,通过集中性、接地气的常态宣教,以及“精准滴灌”式的指向性教育,与企业深入沟通、促膝长谈,势必能加深企业对环保法律法规的理解,提高企业对环境保护、社会效益的认识,促使原本用在造假上的“歪脑筋”转变为环保中的正能量,让数据造假无所遁形。

监测目的在于控制,在于切实掌握环境情况,在于为环保工作提供参考。造假不仅是对企业自身及人民群众的极度不负责,更违背了监测的真实要义,影响治理决策的制定。我们需要的不是“皇帝的新衣”,而是让环保数据不再“涂脂抹粉”

(摘自:中国能源报)

我国首部骑行报告出炉小黄车节能减排显著

4月6日,由ofo和交通部科学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主要城市骑行报告》出炉,报告就1季度共享单车行业整体状况及国人骑行习惯做出了准确的分析。据笔者了解到,该报告为我国首部关于共享单车的分析报告。

其实,稍加细心便不难发现,自2016年以来,先后有ofo、摩拜等企业响应政府有关号召,为解决城镇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献力献策,其中成立最早的ofo共享单车至今已投放超250万量单车,服务逾3000万用户。根据比达咨询的数据显示,ofo以51.2%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市场第一,以领军之姿推动绿色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报告显示,2017年Q1的中国整体骑行水平为53.6分,满分100分,这说明目前我国的骑行水平仍有巨大提升空间。这集中表现在部分地区对于“共享单车”这一新型物种的配套设施仍需进一步完善,使用者的行为规范仍需加强。

在报告中还有一项数据同样吸睛,报告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仅统计的20个城市便完成了累计5.93亿公里,这相当于节省了4150万升汽油,直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0956吨。同理可知,2017年第一季度全国范围内节能减排收效显著。

在这当中,ofo作为共享单车行业体量最大的平台,目前已连接了超250万辆自行车,在全球47个城市,累计为3000万用户提供了超5亿次高效便捷的出行服务。ofo日订单也已超1000万,是继淘宝、滴滴、美团后,中国互联网行业第四家日订单超千万的平台。绿色节能环保方面,截至目前,ofo共减少碳排放量超27万吨,这相当于超38万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森林一天吸收二氧化碳的总量。

诚如报告中上图所示,当下共享单车对于我国节能减排重要任务已显成效,对此,ofo表示:“ofo将不断创新,继续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绿色的出行体验,推动社会绿色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

(摘自:中国节能在线网)

猜你喜欢

中央空调燃料能源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来自沙特的新燃料
生物燃料
导弹燃料知多少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复工了,办公室的中央空调能开吗
高层建筑中央空调送风系统的节能措施分析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一种基于单神经元Smith 预测控制的中央空调系统优化控制方法研究
中央空调冷却水系统节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