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射孔方案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

2017-05-16候春英

活力 2017年4期
关键词:处理问题

候春英

[关键词]射孔;问题;处理

前 言

我们在进行射孔方案设计时,经常会遇到一些诸如自然伽玛曲线有问题、套补距不符、校正值不符等一系列因素,这些问题如果落实不清,将会影响射孔方案设计的准确度。为了保证射孔精度,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每一处疑点,落实清楚每一个问题。下面从查找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加以阐述。

1 射孔方案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1.1标图过程中常见问题

假信号与短套管的混淆,套后深度横线误差大(大小格现象),大记号深度值有误,记号间平差超标,辅助记号错位(深度大记号无法确定)。

1.2校深过程中常见问题

套后自然伽玛曲线突变,校深时曲线对不上,补孔井所给校正值有误。

1.3计算过程中常见问题

套补距不符

2 问题分析及处理方法

2.1标图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处理

2.1.1假信号的识别

假信号大部分容易在补孔井或侧斜井中出现,如果我们没有识别出假信号,而正常标注,射孔小队在井上施工时,测七组接箍就对不上,进而影响小队施工。出现假信号,我们该如何识别呢?如图1所示是X井的一段接箍曲线示意图,在深度为1142.30米与1152.10米接箍中间有一个深度为1147.43米的接箍,查阅图头数据没有发现有任何说明,这时就要求我们根据经验来判断这个深度为1147.43米的接箍是不是假信号。

首先,从接箍形态上分析,看这个接箍信号与其它接箍信号形态是否一致。正确的接箍信号应该是一个主峰,两个负峰。从图中可看出深度为1147.43米的这个接箍信号只有一个主峰和一个负峰,与其它接箍完全不同。由这一点判断此信号是假信号。然后在根据相临两个接箍之间的距离(套管长度)来进一步判断,由图可知套管L1(5.13米)与L2(4.67米)之和(9.80米)正好相当于一个套管的长度。因此我们确定深度为1147.43米的接箍是假信号,不需标注。最后,经过射孔小队上井施工证实了此信号确实是假信号。

总结出识别假信号的方法是根据接箍的形态和套管的长度来判断。

2.1.2套后深度横线误差大(大小格现象)

现在标图所应用的套后放—磁曲线图大部分都是数控测井仪所测的,这种图的深度都经过了深度校正,计算时以横线深度作为依据。假如横线深度有误差,则所标注的接箍数据也会产生误差。如图2所示是XX井的一段接箍曲线示意图,图中横线1与3,3与5,5与7之间的深度分别是10米,几乎没有平差,可是每相临两个横线之间(横线1与2,2与3,3与4,4与5,5与6,6与7之间)的深度却不均匀(不完全是5米),这样以横线2、4、6为依据所标注的接箍数据就会产生误差,进一步影响射孔方案的精度。

此类问题的处理方法是否有大小格现象,大部分是重新回放一张套后放—磁曲线图。

2.1.3深度计算值有误

这类问题多出现在深度计算值填写不正确,例如XXX井,在计算时通过查图,可知此井是套管头测井,其套补距为3.70米,电缆零长为11.1米,马龙头为3.69米,激磁器高为0.7米,前磁零长为0.23米,根据非原钻机测井的深度零长计算公式计算出深度计算值为18.02米,而他们填写的是818.14米。

此類问题的处理结果是请相关人员重新核对后,填写正确的深度值,在进行相关处理。

2.1.4记号间平差超标

记号间平差超标是指两个相临深度记号间的平差超出允许范围。平差越大,所标注的接箍深度和套管长度误差越大,射孔小队在施工时所测接箍就可能对不上,这就会影响小队施工。

2.2校深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处理

2.2.1套后自然伽玛曲线突变

套后自然伽玛曲线突变是指套后放—磁原图中的自然伽玛曲线在某一段校正值突然发生变化。

例如:XXXX井,校正值在1160米—1190米处发生陡变,变化了0.30米,曲线无缺失痕迹,根据经验判断是套后放—磁曲线图中的自然伽玛曲线有问题。经测井小队重新测套后放—磁曲线图后此种现象消失。

此类问题的处理结果是与相关单位联系,重新测一张套后放—磁曲线图。

2.2.2校深时曲线对不上

校深时测井解释成果图与套后放—磁图中的自然伽玛曲线在形态上有差异。

例如:XXXXX井,计算员在进行校深时发现此井套前解释成果图与套后放—磁曲线图中的自然伽玛曲线多处对不上,最后用排除法确定是套后自然伽玛曲线有问题,有可能是曲线漏测。经过重新测一张套后自然伽玛曲线图后,曲线吻合。

2.2.3补孔井所给校正值有误差

部分老井进行补孔时校正值也经常有出入。

例如:XXXXXX井,第一次射孔时所取校正值为-0.94米,现在进行补孔所取校正值为-0.34米,两次校正值相差0.60米分析校正值相差的原因主要是以前没有计算标准,校深方法也同现在也有差别。处理结果是重新取校正值。

2.3在计算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

套补距不符。套补距是射孔深度计算中所应用的数据之一。它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射孔深度计算的精度。例如:XXXXXXX井,射孔通知单上所填的套补距为3.10米,套后放—磁图中的套补距为3.50米,而固井通知单上的套补距为3.70米。经过核实此井实际情况是该井所下套管由外到内依次是表层套管下至93.84米,其套补距为4.7米;技术套管下至1345.73米,其套补距为3.5米;油层套管下至1631.45米,其套补距为3.10米。

此类问题的处理方法是,必须落实清楚,不可盲目使用任何一个数据。

结束语:

本文对射孔方案设计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提出了处理方法,希望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借鉴。

(编辑/周洋)

猜你喜欢

处理问题
桥梁软土基础处理应用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