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借生成 智慧野融错冶

2017-05-16韩新正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生成资源智慧

韩新正

[摘 要] 在“分式”复习课上,笔者根据学生板书出现的错误,敏锐地发现学生的知识错乱,于是放弃预设的教学方法,及时通过“比较”法,关联通分和去分母,分式和方程,整式方程和分式方程,增根和无解等关系,不仅使学生进一步澄清了各个概念间的关系,而且构建起了分式概念的知识网络,拓宽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对单元复习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分式方程;生成资源;智慧“融错”;知识关联

2. 智慧“融错”,让课堂因“生成”而美丽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有成效的学习时刻. ”可见,错误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可以合理利用课堂中出现的错误资源,将错误融入课堂,实施“融错”教学. “融错”教学能让学生在错误中暴露自己的思维障碍,能在争论中明晰自己的思路,能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融错”不仅是纠正学生错误的过程,更是师生心灵交流、智慧碰撞的过程,同时是使学生思维走向深刻的过程. 本案例中,学生误用去分母方法化简分式,这在教师的预设之外. 面对这一错误,教师立即知道,学生之所以出错,是因为通分和去分母都要找最简公分母,当初学习这些内容时,新授课上学生不會混淆,但一章结束后,学生没有打通知识之间的关联通道,知识在学生头脑中是以一个个点存在的,于是教师及时做出调整,引导学生比较解分式方程的方法,随后通过比较,从算理、用法、异同点等方面建起知识网络,并由此深入分析分式的化简和方程的关系,从不同角度分析增根产生的原因. 这一“融错”过程创新了复习课的教法,理清了新授课和复习课的关系. 新授课关注的是知识的形成过程,而复习课关注的是单元中各个知识点的联系,是从宏观层面关注知识的构建,侧重打通知识联系的通道. 如此,“融错”教学确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功效.

3. 积极反思,不断提高应对“生成”的能力

当课堂出现生成时,教师不管不顾,或是简单应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根本就没有看到生成,当然也不可能去引导学生主动生成,更不可能有效利用生成,这与教师平时缺乏反思有关. 教书匠和智慧型教师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反思,前者只顾教书,不会反思,结果教了几十年,都是重复昨天的故事,灵动的课堂在他眼中变成一潭死水;后者善于反思,不断总结,每节课都能根据学生的状况适时调节,不断提升应对生成的能力. 智慧应对生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积累,教师的课堂智慧是教师内在学养和应变能力的综合体现. 在教师眼中,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和行为是不同程度的“生成性资源”,教师在课堂中关注的重心在学生身上,教师要善于对课堂生成的信息进行捕捉、判断和重组. 上述教学过程中,学生板书出现的错误是偶然的,但教师巧借这一生成,智慧“融错”,把本是平常的复习课上得思维流畅,大气沉稳,如果课后及时反思、总结,还会得到复习课的创新教法——前后关联,左右勾连,生长思维,从而跳出复习课“知识梳理+例题”的模式.

猜你喜欢

生成资源智慧
捕捉课堂生成资源,构建动态课堂
捕捉利用生成,形成创新阅读感悟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小学数学课堂生成资源应用探讨
抓住生成, 留住意外, 共享精彩
谈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