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悔药

2017-05-16安石榴

小小说月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大车念书学堂

安石榴

陶赖昭张家是个大家族,设有家塾,家族里的适龄孩子无论穷富都去念书。家塾的先生也是本家,是故事主人翁张国清的三叔爷爷。这个家族的男人大多长着一只鹰钩鼻子,大长脸,高个子,脾气暴,说话糙──的确,这真不是个好性子。可是若没有这个基因,故事也就没趣了。

张国清十三岁,每天早上吃过饭就得去上学。这孩子大多数时间都像霜打的秧苗,没精打采的,坐在座位上也不安生,摔摔打打,唉声叹气。这一天正是阴历六月,大雨如注,松花江已经满槽,江边一溜水泡子被江水灌满了,连成一片,一眼望去莽莽苍苍,一个是好看,一个是好玩,是野孩子玩乐的地方。张国清想着,这扑腾水、摸鱼的好日子偏偏被圈在屋里,心不甘气不顺的。三叔爷爷岁数有点大了,阴雨天里胳膊腿轴得慌,又僵又痛不舒服,心上就不痛快,看谁都不顺眼,下面一片葫芦头让他的气不打一处来。张家这几年家塾越来越衰微,时下又兴起了新学。家族里的孩子爱去吉林、哈尔滨、长春念新学堂,还有去天津北京念大学的,更甚者去日本留洋学了,剩下的都是些家境不好或者长着一颗榆木疙瘩脑袋不成器的玩意儿。家塾突然降格成猪圈,圈着这些子弟,主要是为了未成年之前免生是非,顺便认几个庄稼字,将来会打个算盘记个账就行了。三叔爷爷从年轻起就当家塾先生,风光过几十年的,如今晚景透出凄凉来了,能不伤心生气么?

爷孙两方面各揣心事,就有点故意找茬儿的意思了。三叔爷爷这些日子一直教孩子们念《劝学》,他用黝黑锃亮的戒尺敲了几下桌子,点了张国清的名,叫他背诵一遍。张国清把自已往后仰靠过去,身子提高些,两只胳膊肘抵在后面桌子上了,从前面看他的身体就是个大敞四开的放肆模样。他就是这个样子看着三叔爷爷的一张“马脸”回复道:我不会。

三叔爷爷也是咯嘣脆,立马接住,说:不会你还有理了?你奶奶的!

学堂里“轰”地发出笑声,张国清跳起来,哆哆嗦嗦地指着三叔爷爷:好,好,你这个死老头子。他一甩剂子走了。

回了家,张国清宣布不去学堂了,从此不登学堂的门槛子了。他哭得呼哧呼哧的,说:他骂了我奶奶,这学我没法儿上了。

张国清的奶奶不是善茬儿,在家说了算,平日里指使儿子和儿媳妇从来没手软过,连老头子都让她三分。她不用问就知道那句骂人的话是啥,但她并不在意,心想一个老爷们,能嗖出什么好话来?不算事儿。好歹不差輩儿,要是骂了张国清的妈,还能赖乎着算是轻薄了。她又想,国清这孩子粗枝大叶,不是念书的料,就是个赶大车的命。一帮孙子呢,也不差他一个,不念就不念吧,憋屈出毛病来就不值了。

奶奶说:你得想好了,这可是你自己不愿意念的,不带后悔的。

张国清说,恩呢,我不后悔。

奶奶说:你这么大点儿就不念书了,家里也不能白白养活你,你得干点啥。你能干点啥呢?

我赶大车!张国清笑了,赶紧说。

几年之后,陶赖昭人人都知道赶大车的张国清,那一根大鞭子甩得好着呐,“啪啪”震天响。大家都喜欢和他打交道,人敞亮,好说笑话,活计利索,雇他的车出去多远都放心。

张国清后来娶了媳妇,一连气生了三个儿子,一个比一个顽劣,到了上学的年龄却都自动和学校结成仇怨,死活不乐意去。张国清就扬起大鞭子,像赶牲口那样,把他们往学校赶,弄得胡同里狼哇哇的哭叫声。张国清的母亲心疼孙子,爬上柴禾垛往外看,叫着他的大号骂他:

张国清,你个混账王八蛋,你小时候不念书,谁打你了?

张国清大声回道:要是有人打我,我还好了呐!

猜你喜欢

大车念书学堂
Flag板定位系统在自动化轨道吊大车位置校验中的应用
理想
墙里墙外
不要理他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宝宝国学堂
我们的路
叛徒
曾参杀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