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EPON技术的配网光通信网络建设

2017-05-11林志鹏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1期
关键词:网络建设

摘 要: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数字化的配电网建设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而在数字化配电网的建设当中,配电网通信系统则是其建设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如何构建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成为了营造良好的电网系统的重要保证。而在配电通信系统当中所覆盖的面积非常的广泛,设计的布点也相对较多,因此怎样去采用低成本且低维护量成为了人们探索的主要问题所在,而EPON技术的运用充分解决了这一难题,因此文章对EPON技术进行详细的解说和探究,为更好地营造配网光通信网络垫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EPON技术;配网光通信;网络建设

1 EPON技术的基本概括

1.1 EPON技术的基本概念

EPON技术的英文全称为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是无限光网络(passive opitical network)技术当中的一种,所采用的方式主要是由点到多点结构,运用无源光纤传入的方式在以太网上为人们提供多种业务。通过光纤与变电站进行接洽(接入主干层网络),进而以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传输方式为主,但是由于配电网络点多、面广,在运行上对环境要求也较为复杂,同时SDH的造价较为昂贵,而且维护消耗量较高,因此开始不断去寻求新的解决方案,而与此同时EPON技术的出现使得这一问题得到了更好的解决和处理。

1.2 EPON技术的运行原理

EPON技术的正常运行主要是通过多点控制协议进行完成,然后在依据密集波分复用技术实现单根光纤转变双向传到的基本作用,对于EPON技术而言,其主要以无源光网络作为自己运行的主要网络技术,这种运用使得其传输速度更快,而且传输的距离也相对较远。

1.3 EPON技术所表现出来的特点

在物理层,IEEE 802.3-2005规定采用单纤波分复用技术(下行1490nm,上行1310nm)实现单纤双向传输,同时定义了1000 BASE-PX-10 U/D和1000 BASE-PX-20 U/D两种PON光接口,分别支持10 km和20 km的最大距离传输。在物理编码子层,EPON系统继承了吉比特以太网的原有标准,采用8B/10B线路编码和标准的上下行对称1Gbit/s数据速率(线路速率为1.25Gbit/s)。

在数据链路层,多点MAC控制协议(MPCP)的功能是在一个点到多点的EPON系统中实现点到点的仿真,支持点到多点网络中多个MAC客户层实体,并支持对额外MAC的控制功能。EPON协议参考模型及多点MAC控制协议的位置。MPCP主要处理ONU的发现和注册,多个ONU之间上行传输资源的分配、动态带宽分配,统计复用的ONU本地拥塞状态的汇报等。

1.4 EPON技术的运用于发展

随着EPON技术的不断成熟化,网络光纤线路所表现出来的终端运行模式也得到了创新性的发展,不仅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而且具备容易操作的特点,能够适应通信系统所运行的要求,并且信息所能够覆盖的范围也得到了良好的提升。除此之外,EPON技术的结构构造相对简单,其运行以及后期的维护成本相对较低,对于外界环境的要求也比较低,因此,对于EPON技术的运用通常会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虽然,到目前为止EPON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但是随着人们不断的研究和改进,EPON技术已经逐渐完善起来,从而带给人们更大的效益和积极的作用,EPON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则是非常长远的。

2 EPON技术中的配网光通组网模式

2.1 EPON技术中的独立组网模式

在正给配网光通信网络当中,配網终端于配网调度控制中心之间都以单一的EPON光通信技术连接的,我们称其为“EPON独立组网模式”。主要是通过RS232口、太网口、ONU、柱上开关等配电网当中的一些终端设备达到对数据的采集以及通信功能;而在配网的主要层面,以OLT设备的光接口、无源分光器以及光纤进而构建出来的ODN,并能够直接与ONU搭建通信功能的,通常会表现出构建简单的特点,后期所出现的故障也会相对较少,可靠性强且拓扑结构非常的清晰,从而将EPON技术所表现的维护成本低、良好的抗电子干扰能力等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并体现在整个配电网光通信系统当中。

2.2 EPON/SDH分层组网模式的特点

EPON/SDH分层组网模式指的是在整个配网光通信系统当中,在配电终端一直到配网调度中心主要是由变电所层、配网终端、配网主站这几个方面组成,将EPON技术有效的运用到配网终端层当中,而将SDH光通信技术则运用到变电所层以及配网主站层这两个层面当中,从而形成EPON/SDH分层组网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很好地处理独立组网模式当中所存在的一种对光纤资源进行浪费的现象,但是这种模式在可靠性上虽然可以运用传统的SDH光通信环网技术,使得变电所一直到配电调度中心之间的通信变得更为可靠,但是由于在其中间采用SDH光通信网络设备,因此对环境要求相对较高,从而引发一些维护及电磁干扰等问题的出现。

2.3 混合组网模式的特点

混合组网模式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将不同的组网模式进行重新构建和组合,从而进行改造所形成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从时间上可以在不同的时期采用不同的模式进行组网;从地域上来说可以依据距离的远近采用不同的组网模式,因此此种模式具有相对灵活、因地制宜的构建有点,能够依据不同的条件发挥多种模式的特点;其缺点则是在同一区域运用多种组网模式,会使得拓扑结构呈现出复杂的状态,从而在管理上给管理者增加很大的困难。

3 EPON技术中配网光通信网络建设的基本策略

3.1 通信系统于配电自动化的关系

如果想要更好地构建和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的特点,就必须要运用先进的具有时代性的通信技术作为技术基础,从而有效地检测和控制配电网的正常运用,而从这一点当中我们也可以充分的看出,配电网自动化的实现与通信系统具有紧密的联系,是其实现和正常构建的基础元素,也是形成配电网自动化正常运行的有效保证。

3.2 EPON技术中的配网光通信网络构建的主要方案

对于配网光通信网络构建来说,充分运用EPON技术则是对配网光通信网络进行建设的重要基础,对于EPON技术的融入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配网光通信网络的运行速度以及稳定性,而且对其外界所带来的干扰具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同时还能够对双向通信技术进行实现。因此,我们在运用EPON技术的时候,可以充分考虑对贴合电线架构模式进行运用,而这种融合能够更好地提供相关部门的施工效率,并且有效地解决相应的建设成本。

参考文献

[1]冯利伟,马永红,王一蓉.EPON在配网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通信,2010(04).

[2]杨雪,于 ,刘卫华.EPON技术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J].山东电力技术,2010(06).

[3]张家柱.EPON系统承载电力业务的安全性分析[J].电力系统通信,2010(09).

[4]尹向东.EPON技术在用电信息采集远程通信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通信,2010(09).

作者简介:林志鹏(1990,09-),性别:男,籍贯:广东省中山市,单位:广东电网中山供电局,职称:助理工程师,学历:2009级本科,研究方向:基于EPON技术的配网光通信网络建设。

猜你喜欢

网络建设
高校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建设创新探究
浅析高校影响力与其官网影响力之间的关系
档案信息化建设在交通运输行政处罚路政案件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中的需求因素分析
浅析TD—LTE网络性能干扰因素及防治对策
云端资源网站在《交互媒体制作》项目化教学中的作用探讨
当前移动通信(4G)网络建设技术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校园植物科普教育及网络建设初探
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研究
基于网络服务的大学生“帮帮搬”平台建设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