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电力配网管理技术的运行和维护分析

2017-05-11杨义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1期
关键词:电力配网管理技术运行

杨义

摘 要: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电力的持续供应,因此电力配网管理上技术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对电力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在电力配网制定和完善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我国电力事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水平,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实现电力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文章主要分析电力配网管理技术的运行和维护,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电力配网;管理技术;维护;运行

电力配网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基础性作用,但是其中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只有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保障电力配网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才能够实现电力配网管理技术的建立健全。因此,分析电力配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事情。

1 配网运维管理的现状

现阶段配网的网架基础较为薄弱,自动化水平较低,相对落后的检测手段,再加上配网的特点如面广、线长、点多等会增加电网运行维护工作的难度系数。相较于国外配网运行维护情况而言,我国在配电投资比率、输电、发电等环节中频繁暴露出许多问题。随着近些年逐渐增加配网资金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配网的运行状况,但是其网架结构薄弱、基础较弱等缺陷依然比较突出,尤其是台区低压设备过于陈旧的问题日益突出,增加了在用电高峰期间故障发生的频率,从而影响供电抢修工作的顺利展开。

随着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高的居民生活水平,社会逐渐增高的电气化程度,使得社会各个领域都无法接受停电所带来的损失,这就对配电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2 电力配网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有效的专业化管理

在电力配网实际运行过程中,会出现管理部门人才缺失的情况,再加上管理缺乏专业性,直接导致管理目标也缺乏有效性。在实际工作中,陈旧单一的管理模式缺少创新,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没有明确自己的职责,配网维护与运行出现问题也是在所难免。

2.2 配网结构不科学,配网形式不合理

电力配网管理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配网结构是否科学。目前,在电力配网管理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较高的配网线损率,究其原因是没有充分的重视电力配网的规划与建设、不合格的网架结构、电力用户的负荷要求与输电线路设计不吻合等等。实现电力配网结构的科学合理性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和前提。

2.3 缺乏标准化管理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在电力配网中应用管理技术缺乏标准化,缺失统一的标准就无法保证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为及行为后果,就无法保证合理的进行配网施工项目规划。缺乏统一的规章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缺乏统一的监控流程规范来实时监控施工现场,缺乏统一的考核标准来调动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4 缺乏对自动化系统和设备的充分运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供电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电力配网要在保证正常运作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和供电质量,这就需要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和自动化系统,这在解放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发现故障、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等方面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我国电力配网还没有做到充分运用自动化设备,如智能开关、监控检测终端等等。

3 新形势下针对电力配网管理中存在问题提出具体解决对策

3.1 加强对电力线路及电力配网设施危害的安全检修

(1)对配网线路设备进行定期的巡视工作,及时的清除线路台区范围内的障碍物,如树木等;定期检查避雷器和绝缘瓷瓶,最大程度的避免停电事故的发生。另外,管理末级漏电要加强管理,安装与维护总保护器的工作也要真正的贯彻落实下去,尽可能的降低由于单个用户出现故障或单台配变出现故障而造成主线停电的可能性。

(2)充分利用新设备,在实际供电中尽可能的采用地埋电缆、架空绝缘导线及架空电缆等,使故障发生率大大降低。

(3)定期检修配电线路及配电变压器的运行状态,如果遇到线路或设备出现异常情况,应该及时上报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

3.2 提高配网基础设施管理水平

首先,对电力配网建设工作进行科学规划,尽可能的简化线路布置以降低安全事故出现的频率,这就需要电力配网各个部门之间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联系,明确配网结构框架,确保科学性、合理性的配网规划得以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为后期的配网的检修和维护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在电力配网建设中应该加强管理的规范化和统一性,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来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为配网的正常运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最后,加强人员专业化管理,明确岗位分工,划清职责界限,必要时可以开展有规律、有计划的培训,来提高工作人员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养。

3.3 标准化管理

(1)工程管理制度标准化。严格遵守《配电网工程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严格执行公司及国家电网统一制定的专业管理制度,包括审计、物资、财务、计划、规划等方面,将分层管控职责落实到位。

(2)业务实施流程标准化。定位机构职能,使流程管控不断强化,明确业务界面和衔接职责,将横向岗位与部门之间内部流程进一步细化,使业务流程框架体系符合内控要求,并可以覆盖到各个部门。

(3)评价考核机制标准化。明确工作事项、技术事项、管理事项的责任,将指标量化,定期分析与统计指标,尽早的发现管理中出现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增强对参建队伍的考核力度和检查,确保全过程、全面、全员的贯彻执行相关标准。

3.4 充分应用自动化系统及设备

首先,智能开关。即便没有通讯线路,智能开关也可以实现自动恢复费故障段、自动隔离故障段、自动诊断故障的供电,通过主站与子站的控制单元实现遥控、遥測自动化。

其次,监控、检测终端。其主要包括出线开关终端、开闭所开关终端、联络开关终端、分段开关终端等等,其可以有效地采集、处理信息,接受、执行遥控指令,上报事件记录等等,此外,还具备参数设置、保护电源、通讯、自恢复、闭锁功能、自诊断功能等等,其在电力配网的正常运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配网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在实际工作中,务必要重视电力配网的建设工作。为了满足经济的发展需求,实建立健全生态、科学、协调、环保的电力配网系统至关重要,是我国电力事业健康、快速、有效、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郑斌.试论电力配网管理技术的运行和维护[J].电子制作,2014(19):212.

[2]郭莉.对电力配网管理技术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2):7718.

[3]陈巍.电力配网管理技术运行及维护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6(19):308.

[4]刘国益.试论电力配网运行和维护管理技术[J].低碳世界,2015(10):38-39.

[5]汤志锐.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实践及其技术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19):121-122.

[6]曾伟明.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实践及其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90.

猜你喜欢

电力配网管理技术运行
研究电力配网运维管理问题
电力配网的生产过程管理
电力配网自动化中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的应用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分析
计算机存储系统的管理技术探讨
浅谈输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管理措施
关于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及其技术应用
秦山第二核电厂电气厂房冷冻水系统(DEL)运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