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缩进师生心理距离,打开孩子心灵大门

2017-05-10时海霞

时海霞

摘要: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拔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 面对我们教学中的学困生,作为教师要经常与其进行心理交往,通过缩短师生心理距离来打开学困生心灵的大门,收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四缩;心理距离;打开;心灵大门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拔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可见,作为一名教师,随时让自己对准孩子的心,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有这样几个孩子,他们的认知能力发展较慢,具体表现为记忆、思维效果不良,学习感到吃力,跟不上正常的教学节奏。由于学困也知道自己与班级同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加上他们人数极少,如果我们不及时关注他们,往往会使学生敏感地认为自己遭遇遗弃,因而或自我封闭,或破罐子破摔,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在对他们转化的过程中我发现,学困生复杂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较强的心理防御机制,要想让学困生敞开心扉,以便更好的了解他们,有效的转化他们,教师必须以学生心理特点为基,找到缩短与其心理距离的策略,搭建起师生间心灵的虹桥。

一、改变“朽木不可雕”的观念,用期待的眼神缩短心理距离

转化学困生的关键是要对他们充满信心和期待。只有这样,在与学困生进行交往时,才会减少无意中伤害他们自尊心的几率,让师生的心靠得越来越近。教师要充分利用罗森塔尔效应,改变“朽木不可雕”的观念,牢固树立学困生也是人才、也能成才的坚强信念,对他们满怀期待。如:课上,我们可以大胆的叫起学困生回答简单的问题,对于他们的结结巴巴,或是中途的停顿,我们要毫无吝啬的给予期待的眼神,等待就是给学困生的莫大鼓励。只有这样,学困生的自尊感、自信心和学习热情才能油然产生。在这样良好的心理氛围里就能产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效应,这是学困生发生转变的重要环节。

二、发挥体态语言功能,在“势言”的导引下缩短心理距离

心理学家经过严格的观察发现在人际沟通中,55%以上的信息交流是通过无声的身体语言实现的。身体语言在人际沟通中有着口头语言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因为身体语言所传递的信息是内心感情的真实流露,是无法掩饰的。我们知道,学困生表面上可能对很多事都显得满不在乎,其实内心都很脆弱、多疑、敏感。有时教师一个细微的动作可能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缩短了彼此的心理距离,也可能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产生一些消极情绪。因此在与学困生交往时一定不能忽视自己的表情和动作,因为这也是让学困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利用鼓励的语言,在“美言”的评价中缩短心理距离

教师的鼓励语言会对学困生产生极大的影响,一方面是因为老师在他们心中是神圣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学困生很少能得到别人的肯定,更不用说是表扬和鼓励了。因此,对学困生来讲,老师的每一次鼓励,每一个微笑,对他们的心灵都是一种安慰和激励。在鼓励的同时,不但缩短了教师和学困生的心理距离,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有一次,上科学实验课,我讲 “燃烧与灭火”。当学生探究到燃烧需要的条件时,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最后得出:“燃烧需要氧气,可燃物,一定温度,缺一不可”。这时历来一发言就哆嗦的、学困生白文龙大胆地举起了手,用细小的声音,结结巴巴的说:“老--师--,汽…汽油能着火吗?”我一看是我们的小白龙发言了(虽然他没有把意思表达清楚),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大喜事。我当时没有直接回答白文龙的问话,而是激动的对全班学生说:“白文龙能提出这样有价值的问题,怎样鼓励”?教室里立刻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接着用激励的语气说:“白文龙说的意思是汽油是液体,能燃烧吗?哪位同学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孩子们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之后,有的说:“汽油是液体可燃物”。有的说:“汽油虽然不像木柴、煤炭,但它们也是可燃物”。还有的学生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说:“汽油是易燃物”。当时学生回答的真是太精彩了。学生白文龙由于小时候的一场车祸,撞击大脑,导致智残,是年级的学困生,也是胆量最小的学生,课上别说发言,老师喊他一声,他都直哆嗦,我教自然之后千方百计的鼓励他,这回终于主动开口说话了,先鼓励,再引导别人帮助他回答,这样既呵护了白文龙的自尊,又鼓励了其他同学的探究兴趣,这就是一举两得。在这样的精心呵护下,在以后的日子里,白文龙进步可大了,说话的声音变大了,也能主动和老师打招呼了,这何乐而不为呢?

四、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在“境言”的熏陶下缩短心理距离

研究证明:某一个体心理健康与否,与该个体所处的心理环境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所以,我们在教育中要善于,优化个性发展所需要的心理环境。

宽松是一种总体感觉。置身于宽松氛围的每个成员在一定程度上情感可以自然流露,思想可以任意驰骋,不必受太多的拘束。

1、放下教师的“架子”

在传统教育中,可谓是“师道尊严”。但学生作为独立的社会个体,他们具有无限的潜能。教师的作用正在于帮助学生最充分地发挥内在的潜能,所以必须放下为师的“架子”,以朋友的身份走近学生,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你。教师不再是自我权威的维护者和教材的代言人,而应是学生能力的激发者、培养者、欣赏者。

2、减少“规定”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往往做过多、过细的限制,虽然能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但学生会因为害怕违反教师的规定而感到紧张、焦虑和压抑,丧失了自由表现的机会。因而,减少不必要的规定,还给学生自由表现的机会,有益于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得以生动活泼的发展。

3、留点“自由”给学生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都市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学生也不例外。每天起床、上学、吃饭、写作业,似乎安排得井井有条。但刻板单调的生活与儿童天真活泼的本性产生了巨大矛盾。孩子需要自由,渴望独立。因而要留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留给属于孩子自己的天地。让学困生在良好的氛围中逐渐向良好的方面发展。

学困生不是班级中的“废品” 。也不是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包袱”。教师应关注他们,爱护他们,发展他们。当我们以师生之情、朋友之情、亲人之情对待他们时,他们就会主动把老师当作朋友、亲人,从而倾吐心声,向老师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