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教育二元主体论”及在会计学教学的实践*

2017-05-10喻昊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会计学高等教育主体

摘 要:“高等教育二元主体论”认为在高等教育中存在两个主体:学生(第一主体)、教师(第二主体)。利用这两个主体的互换性可以调动起第一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学习。我们应用该理论在会计学的课程如《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初级会计学》等进行了相关实践,并对具体方法进行了归纳。

关键词:高等教育 二元 主体 会计学

一、“高等教育二元主体论”的提出及其定义

“高等教育二元主体论”的 “二元”,是指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学生和教师;这两个主体并不是同时并存,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在以学生为主动的学习中, 学生是第一主体为主体, 而第二主体即教师则转化为客体; 而在以教师为主动的教学中,第二主体则成为主体, 第一主体成为客体。这两个主体实际互为主体和客体, 架构成为一个方面的不同侧面, 它们互相矛盾并互相转化,既对立又统一,在不同情况下进行角色的转换。这种矛盾和统一,具有螺旋形上升动力,为推动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内生推动力。

高等教育二元主体论构建的是以学生为教育中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教师的“引路人”作用的教学体系,将大学生的“动脑”和“动手”统一起来,通过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突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突出学习者在学习中的主动作用, 突出学习者思考与调控学习的主动过程。它强调要围绕第一主体进行创造性的“教”的活动, 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结合在整个教学实践中进行再创造。因此,高等教育二元主体论认为,教师需在课堂上教学中注重开发学习者创造力,要教给学习者创造力训练的技巧, 尽量避免限制学习者的思维, 要灵活授课方式, 鼓励学习者提出自己的想法, 鼓动学习者去实践想法, 尽力打破思维定式。

二、“高等教育二元主体论”在会计学教学应用的起因及作用

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发现,今天的大学生存在以下个方面的突出特性:(1)对教师的依赖性强,习惯性地接受“满堂灌”方式。原因是学生过去的学习方式、教学环境等的影响。这种情况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学中发现,大学生对教师授课内容完整性的依赖,对教学内容重难点的依赖,对授课方式的依赖,甚至对考试前复习的依赖,使得学生思维 “懒惰”,而更加依赖于教师的“满堂灌”。并导致矛盾的现象出现:一方面反感教师的“满堂灌”,却习惯于教师的“满堂灌”。(2)不重视表达训练。由于习惯于接受“满堂灌”,学生思考的太少,理论学习没有消化,并转化成为自己的见解,大脑里的“存货”不够,导致发言不积极,即使是发言却又十分紧张,使得发言效果大打折扣。(3)电脑、手机阅读的严重影响:知识的“零碎化”导致系统思维能力不断弱化,甚至影响到口头表达和书面的写作能力。因此需要教师发挥作用,因势利导,发挥电脑、手机阅读的有利面,逐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

教师教学中,存在以下特点:(1)大量的教师没有或很少有时间和机会能够完整地进行会计类工作的实践(特别是这十几年来大量“进学校门、出学校门”的博士、硕士补充进各类高校),使得教师先天和底气不足。(2)传统的“满堂灌”使得教师也产生依赖性(“路径依赖”)。实践性强的教学会大大提高工作量,在相关报酬没有提高的情况下,教师的教改积极性自然会弱化。而且教师必须做“要倒出一杯水,必须准备十几桶水”的教学准备,这导致很多教师有畏难心理。

三、“高等教育二元主体论” 在会计学教学的实践

1.宗旨:寻求主体转换的有效方法

在教學实践过程中,我们重点考虑的是如何真正实现这两个主体之不同情况下的转变,将学生“推”“拉”到第一主体的位置上,让他们主动学习。

2.具体方法总结

(1)团队游戏法和团队精神的打造

《初级会计学》中,“借贷记账法”是该课程的重难点,也是会计学学习的基础。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给掌握“借贷记账法”,除了将该方法的原理讲明白,需要将不同会计要素“借”“贷”含义、会计科目、单一会计科目“借”“贷”含义几个信息“孤岛”有机串联。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开发了“团队游戏法”。该法将课堂上的学生分成两队,一队代表”借“,另一队代表”贷“;教师提问,提问内容就是“借”或“贷”具体的会计科目,属于“借“的”借“方学生举手,属于”贷“的”贷“方学生举手。举手错误的,则扣该队的集体分。经过多届近40个班(有本科,也有专科)的实践,效果可以说是百分之百的学生都投入注意力。而将该方法应用于期中测验,使得几乎所有学生都进入了竞赛的角色而轻轻松松掌握了”借贷记账法”。

(2)案例故事法和讨论的组织

例如在《高级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等课程中, 应用“戏说三国“的方式,j将魏蜀吴三国附会成为三类企业,分别运用理论来讲述,引发学生听讲的兴趣,同时,要求学生将理论要点概括,并运用于案例的讨论。我们发现,学生能够主动去查找教师提供的案例的相关资料,甚至扩大资料查找范围并惊险对比。教师基本主要是进行“幕后”掌控和讨论结果的总结点评。

(3)启发式教学法和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这个方法要求教师这备课时和教学中,设定问题。在课堂上,不断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思考。问题的设计,有教学理论方面的,也有实践方面的。如在教学中,我们结合近期的某个新闻(如2015年的“股灾”),或结合某个案例(如中国远洋集团的亏损),提出问题,这样就不断拉近理论和实际的距离。

(4)随堂练习法中学生主体角色的转换

将基本问题在课堂上解决。例如《初级会计学》《中级会计学》《高级会计学》《审计学》等,过去都是将作业布置在课余时间完成。导致如何控制学生互相抄作业成为一个难题。我们就采取作业在课堂上完成,利于教师的监督,学生也能够互相交流探讨。

(5)实践角色代入法用于实训教学

例如在《审计学》《中级财务会计》等的教学中,我们在第一节课就会强调学生进入一种模拟角色的状态,如模拟注册会计师角色查账的状态,模拟企业财务人员进行账务处理的状态。并且在整个学期的教学中,不断“唤醒”学生进入这种模拟角色中去。

参考文献

[1].威廉·冯·洪堡著,陈洪捷译:《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部和外部组织》,载《高等教育论坛》,1987年第1期。

[2].克拉克·科尔著,陈学飞、刘新芝译:《大学的功用》,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喻昊。一个新的教育理念:高等教育二元主体论——创造性学习与创造性教育。《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第7期。

猜你喜欢

会计学高等教育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2018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策
中国会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
湖南省教育会计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