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代燕乐的音乐特色

2017-05-09童心

关键词:燕乐大曲宫廷

童心

【摘 要】唐代全民族文化素质的空前提高,促使诗歌、音乐、绘画、书法等文化领域取得了全面的突破。也可以说,唐代政治、经济的稳定发展为唐代燕乐的高度繁荣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与艺术氛围。

【关键词】燕乐 音乐特色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039-01

“燕乐”一词,始见于《周礼.春宫,宗伯第三》:

1、“磐师掌教击磐,击编钟,教缦乐、燕乐之钟磐。凡祭祀,奏缦乐。”

2、钟师,“凡祭祀、飨食,奏燕乐”;如笙师,“凡祭祀、飨射,共其钟、笙之乐。燕乐,亦如之。”

3、“旄人掌教舞散乐,舞夷乐,凡四方之以舞仕者属焉。凡祭祀、宾客,舞其燕乐。”

4、“鞮鞻氏掌四夷之乐与其声歌。祭祀,则禽而歌之。燕,亦如之。”

由上可见,周代燕礼用于祭祀、宾客与飨食等场合,内容包括器乐表演、舞蹈与歌唱。器乐有钟磐、笙等,由磐师、钟师负责;舞蹈包括散乐、夷乐等,由旄人负责;声歌囊括四夷,由鞮鞻氏负责。从采用钟磐、夷乐并施之于祭祀场合,可见周代燕乐具有仪式性的一面;从其用散乐并施之飨食,燕乐又具有娱乐性的一面。

一、功能以娱乐为主

唐代燕乐是被统治阶级在宴会中间应用的一切音乐,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盛大的宴会,只有统治阶级才能有份。统治阶级要提倡燕乐,其目的无非是为了供给自己的享乐。如《燕乐》作为十部伎之首,在实际的运用中是纯粹的仪式乐,只有在大型隆重的“国宴”之类的场合,才以象征性的表演显示其“仪式”的意义,更通常的情况,则其发挥的功能乃是娱乐,唐代的燕乐不再是以祭祀、礼仪为主,而是以宴飨、集会娱乐为主,在音乐形式上,雅乐受到抑制,燕乐被抬到一个相对高的地位上来。

二、规模比较大

由于唐代强大的经济后盾及政策,每到国家庆典或祭祀时,都会举行大型的歌舞大曲、器乐、杂戏等音乐活动。无论是燕乐的坐、立部伎还是十部伎都是规模比较大的坐、立二部伎主要是数种大曲节目的联合,每一部伎中以舞曲为核心,兼有歌曲器乐曲。十部伎的乐制主要是行曲、歌曲、解曲、舞曲的结合,每伎各部分结合紧密,以舞曲所占比重较大。同时,大曲的规模也很宏大,有时一种大曲也做为一场演出,如《霓裳羽衣曲》。

三、新、俗两大特点

燕乐与民间音乐紧密结合,唐代的统治者的重视使得燕乐大力发展,民间的新曲调会以很快的速度被宫廷吸收利用,使得宫廷燕乐不断创新。宫廷燕乐很多曲子都是民间音乐家创作之后传入宫廷,经过修改成为适合统治者运用的曲目。

首先,燕乐具备不少周边地区和少数民族的音乐要素,但是又不是完全用周边的音乐,是统治者和中原音乐结合后创作的,所以一般具备新的特色。不仅是音乐素材新颖,更是内容形式的创新变化。例如:立部伎中的第六部《上元乐》是唐朝改年号为“上元”以后的一部大型乐舞,舞蹈规模庞,不仅具有道教的色彩,也具备大食调(疏勒国周边的音调)。当时在唐朝的长安城中又有不少少数民族及外域音乐家駐留,他们所带来的异域音乐特色,也为宫廷燕乐的创作给予了很多新鲜的血液,所以在后来我们所知的作品中多了很多外来音乐的特色。

另外,由于民间音乐家所生活的土壤具有本土性,所以创作的优秀作品又兼具“俗”特色。很多好的音乐是从人民手中传入宫廷,这就难免带有很大的乡土气息和市民气息,虽然经过宫廷乐师的修改,变成适合统治者应用的音乐,但其所存在的民间音乐风格是改不掉的。

四、燕乐具备少数民族音乐的特色

隋唐是中国古代音乐高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从汉起经南北朝、隋、初唐,大量外族音乐传入中国中原地区,特别是印度、西域乐形成很具特色的胡乐部渗入隋唐宫廷,动摇了原来雅乐的主导地位,形成了胡、俗、雅三乐鼎立的格局。盛唐以后胡乐越发强盛,其乐器、乐舞、乐曲、乐调乃至音乐的演奏形式都在宫廷中形成一种盛势,遂使胡、俗、雅由三乐鼎立走向融合,为我国隋唐多元的国际性文化的形成注入了生命的血液。

在唐代的朝会、宴会音乐中,几乎都是胡乐的天下。如十部伎中西域乐舞已占到七部,比重较大,且各胡伎皆保留了原有的乐曲、乐器和服饰。其中《燕乐》一部规模较大,含《景云》、《庆善》、《破阵乐》、《承天乐》四部大舞曲,乐器达28种、31件,居十部伎之冠,而《宴乐》所用乐器则是雅、胡、俗兼备,特别是增加了大方响、尺八、连鼓、辈鼓、择鼓、吹叶等诸部未有的新俗乐器。它同《清乐》、《礼毕》相比,明显具有以汉族音乐为基础而吸收胡乐表现手段的特色。从《燕乐》立为十部之首这一点看,十部伎中已表现了融合胡乐于汉乐之中的趋势。

参考文献:

[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2]王小盾·唐大曲及其基本结构类型[J].中国音乐学.1998年第2期

[3]秦序.唐九、十部伎与二部伎之关系[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第4期

[4]郭宣军.唐代十部乐形成考[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

[5]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6]赵青.胡乐在隋唐燕乐中的地位及影响探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09

[7]黄翔鹏.中国古代音乐歌舞伎乐时期的有关新材料、新问题[J].文艺研究.1999.04

[8]修海林.隋唐宫廷音乐机构中的音乐教育活动[J].音乐艺术.1997年第一期

[9]伍国栋.隋唐燕乐乐队编制特征窥探[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0月

猜你喜欢

燕乐大曲宫廷
唐代燕乐与多部伎的关系①
两宋大曲异同考
唐雅乐大曲存辞考略
歲朝图 帝王宫廷篇
貴州大曲
貴州大曲
浪漫宫廷
宫廷古法白米饭
热闹的宫廷
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的历史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