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拥有超出温饱之需幸福却和我们捉起了迷藏

2017-05-09济群

中国商人 2017年5期
关键词:修学佛法意义

济群

休息也是一种能力

今天的社会都在通过鼓动欲望而刺激消费。厂家在不断升级产品,商家则全方位地激发购买欲,整个社会处在占有、攀比和竞争中。我们不但想占有财富,还会不断攀比:我要比你有钱,比你消费得起。这种攀比带来了竞争,甚至是不择手段的恶性竞争。一旦陷入这种占有、攀比和竞争的循环,人就会被挟裹其中,难以自主。

另一方面,发达的资讯和各种电子产品也在侵占我们的时间。尤其是手机和移动互联网,让很多人时时刻刻粘著其上。在那些庞杂的信息碎片中,我们的时间碎片化了,注意力碎片化了,生命也变得破碎不堪。现在很少有人可以安安静静地和自己相处,一旦有点时间,就得在手机上看些什么,否则就无所适从。

这种习惯带来的最大问题,是使我们失去了休息的能力。很多时候,哪怕身体已经很想休息了,可心还在躁动着,不得安宁。古人讲的心猿意马,就是心在不断地抓取外境。这样活着,能不累吗?能幸福吗?

我经常说,未来考量一个人能否获得幸福的重要条件,就是看他有没有休息能力。有休息能力,才可能有健康的身心,才可能获得幸福。为什么休息的能力那么重要?其实,这是代表对心的管理能力。

一个不会休息的人,心是无法自主的,只能随着外境和业风飘荡,最后在飘荡中耗尽这个宝贵人身。世间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此。

怎么看很重要

幸福和人生观有很大关系。西方的积极心理学,就是引导我们积极、正向地看待问题。从佛教来说,有什么样的认识,决定了我们会看到什么样的世界。因为我们眼中的世界,只是呈现在认识上的影像,是被个人感觉改造过的。

比如说,我们和狗看到的世界不一样,因为狗的见闻觉知和人不同。除了感觉以外,我们还会受到情绪的影响。对某人有好感,看他做什么都顺眼;对某人很讨厌,看他做什么都不顺眼。可见,拥有什么样的认识模式非常重要。

我们的认识也会影响心态。有个故事说,一位老阿婆整天哭泣,晴天雨天都要哭。别人问她哭什么?她说:我有两个女婿,一个做雨伞,一个做瓦片。天晴时,我想着做伞的女婿没生意,所以要哭;下雨时,我想着做瓦的女婿没法干活,所以也要哭。

后来有位禅师对她说:你换个方式,下雨就想着做伞的女婿,天晴就想着做瓦的女婿。阿婆自从调整认识之后,每天乐呵呵的。这就是积极思维和消极思维的差别。

佛教既不是消极心理学,也不同于积极心理学,它给我们提供的,是一种如实的思维。所谓如实,就是和事实真相相符。佛教认为,人类很多烦恼都和认识有关,所以要调整观念,改变认识,所谓“智慧没有烦恼”。

很多人喜欢通过诵经调心,这也是改变认识的过程。比如《金刚经》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在这个世界,从秦皇汉武到唐宗宋祖,所有这些辉煌,不过是因缘和合的假相,都会随着条件的聚合和消散而生灭。

具备这样的认识后,我们对现实世界就不会看得那么重。一帆风顺时,不至得意忘形,因为它未必长久;遭受挫折时,也不会受伤太深,因为它很快就会过去。有了这样的认识和心态,就能在积极进取的同时,不为所累。

你幸福吗

前些年,央视曾就此向数千个不同地区、年龄、行业者进行采访,一时间,“你幸福吗”成了热门话题。这个调查和种种出人意料的回复,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很多人对幸福的茫然。

比如诺贝尔奖得主莫言的回答是“我不知道”,这个答案是作家的回避或调侃吗?他接着的解读是:“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重重,能幸福么?但我要说不幸福,那也太装了吧。刚得诺贝尔奖,能说不幸福吗?”

可以说,这也代表了很多人说到“幸福”时的共同感受:我们的生活条件提高了这么多,没理由说不幸福,可为什么就感受不到幸福呢?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在过去的穷苦年代,我们把希望寄托在物质改善上,以为有钱就能幸福。甚至对不少人来说,能吃饱穿暖就是莫大的幸福。但当越来越多的人富起来之后,当我们拥有的早已超出温饱之需,幸福却和我们捉起了迷藏。

幸福在哪里?钱带来了暂时的满足,但这种愉悦如此短暂,随之而来的,还有攀比和竞争。看到别人有更多的钱,更优越的生活,满足就变成了不满足,甚至带来了嫉妒和嗔恨。而我们期待的幸福,却像天边的云彩,可望而不可即。

可见,幸福远非我们曾经以为的那么简单,更不是拥有财富、改善生活之后的必然结果。

为什么我们有了那么多,还是得不到幸福?这就涉及另一些问题:幸福到底是什么?幸福是特定条件下的假象,还是代表生命本质的存在?什么阻碍了我们获得幸福?或者说,幸福的最大杀手是什么?如果幸福只是一种暂时的假象,追求幸福岂不成了水中捞月,注定是一场不可企及的幻想?

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对幸福的追求,必然是模糊而一厢情愿的。答案在哪里?事实上,它取决于我们对幸福的认识深度,而这个深度又取决于我们对生命乃至人生意义的认识。

把幸福的成本降下来

我们现在有了那么多便利的生活用品,可以从洗衣做饭的劳作中解放出来,却没能因此过得悠闲,反而活得更累。为什么?

在过去的年代,我们虽然物质清贫,但相对单纯,也没有攀比带来的压力。但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可以看到太多激发欲望的东西,这就很容易带来攀比。有了这个,还要那个;拥有之后,还要追求品牌。为了攀比,只能不断向前。我们付出的很多努力,既不是生存所需,也不是生活和生命的需要,而是攀比让自己停不下来。

欲望使我们很忙很累。当我们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也意味着,对外在世界会有越来越多的依赖。而依赖越多,依赖对象发生变化的几率就越大。

为什么現代人普遍焦虑、恐惧、没有安全感?就是因为生命难以独立,所以总在担心外在的种种变化,担心这些变化让自己的生活失去平衡。其实世界时刻都在变化,但只有那些我们需要、在乎并发生联系的部分,才会使我们受到影响。所以,少一分需要,就能少一分在乎和影响。

欲望还使我们的生存成本越来越高。过去的人虽然物质贫乏,但也可以养活自己乃至家庭。而现在收入提高了那么多,养家却成了很大的压力。为什么?就是因为欲望使生存成本不断提升,相应的,幸福成本也水涨船高。古人讲知足常乐,你的欲望少,就容易满足,也容易幸福。反之,就不容易满足,不容易幸福。

所以,怎么对待欲望,是获得幸福的关键。如果不能在和欲望的对垒中取得主动,就会为其所控。

意义在哪里

人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每天工作、持家,在满足生存的同时,也在推动科技发展,改善物质生活。虽然这些都能给生活带来方便和暂时的满足,但从究竟意义来说,一切都会成为过去。

如果把人生意义建立在物质文明的基础上,当物质毁于一旦,它们所承载的意义,是否会因为无处安放而随之消失?或者说,一切的意义终将指向没有意义?

说到活着的意义,离不开对自我的认识。每个人都关注自己,在乎自己,但究竟什么代表着“我”?当科学飞速发展,人们能够上天入海、不断拓新视野之际,反而越来越找不到自己了。我们能从太空回望地球,却无法在当下看清自己,看清生命真相。

此外,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由什么力量主导?遵循什么规律运转?所有这些问题,哲学家在思索,但莫衷一是;科学家在探寻,但不断修正和更新答案,尚无定论。或许有人会觉得,这些都是形而上的问题,和现实生活关系不大,也不是我们需要关心的。

事实上,我们怎么认识自己,认识生命,认识世界,直接关系到我们会建立什么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关系到我们怎么看待和处理各种对境,也关系到我们会有什么样的生命品质。

我在弘法中发现,如果对方对人生没有深入思考,那么他在闻法时不过听听而已。虽然也会有启发,也觉得有道理,但终究隔了一层。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没有“走心”,不会引起发自内心的共鸣。

只有真正关注到终极问题,并将之视为生命的头等大事,才会知道佛法智慧的价值究竟有多大。就像一块稀世宝石,如果在不识货、不需要的人眼里,不过是块石头而已。虽然也有用处,但只是作为石头的用处,根本不能发挥其应有价值。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敬佛,是在内心建立榜样,以此作为学习目标,并发愿成为佛菩萨那样的人。从佛法观点来看,我们都具备和佛菩萨无二无别的潜质,都可以成为他们那样的觉悟者。所以,敬佛不只是礼佛、燃香、供水,更重要的,是对佛陀的伟大人格无限尊敬,见贤思齐。

当我们有这样的认识时,三宝在心目中的分量就会超过一切。有句话叫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想一想,我们在世间付出最多努力的,不论是学习还是事业,是挣钱还是求名,哪一样不是因为看到榜样,并且被这个榜样所吸引,所激励?如果我们发自内心地向往佛陀品质,以此为惟一榜样,还会被世俗的五欲六尘干扰吗?还会在学佛路上三心二意吗?

敬法,就是以佛法作为修行乃至生活的指南。法的重要性在哪里?很多时候,我们也会看一些法宝,但就是看看而已;也觉得佛法智慧圆满,但就是说说而已。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意识到法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如果我们看清自己是轮回中的重病患者,确定法是惟一能够救治的特效药,而不是可有可无的饮料或保健品,就会对法生起迫切的渴求之心。如果我们在上下求索的人生路上,深入思考过生命永恒的困惑,且通过各种宗教、文化、哲学都无法解决,最后在佛法中发现了答案,就会对法生起强烈的依止之心。

敬僧,就是对贤圣僧所代表的寂静、超然和解脱生起向往。作为住持三宝,僧宝是正法住世的象征,也是续佛慧命的主力,所以被称为人天导师。没有僧宝的住持和弘扬,就没有佛教在世间的流传。当我们认识到佛和法对人生的意义,认识到僧宝对于修学佛法的作用之后,就会对僧宝,尤其是贤圣僧、善知识生起皈依之心。

一个目标、一张地图

一位导师、一群伙伴

学修离不开四个一,那就是一个目标、一张地图、一位导师、一群伙伴。

一个目标,就是解脱。不少人害怕解脱,以为一解脱就无法再过正常生活,就要和这个世界永别。事实上,我们所要解脱的是烦恼、迷惑而非其他。解脱烦恼、迷惑之后,我们才能自由自在,不被轮回所缚,这也是学佛的真正意义所在。进一步,我们不仅要自己解脱,还要发心帮助更多的人走向解脱。

一张地图,就是《道次第》。这是宗大师为我们提供的,从学佛到成佛的简明套路。其中,对每个步骤解决的重点和所应达到的标准都有详细说明。我在戒幢佛学研究所讲述《菩提道次第略论》课程时,对每个步骤的用心原理和修学规则都作了展开说明。只要把那一百多讲课程用心听下来并准确理解,相信大家就能把握佛法修学的基本理路。

一位导师,就是依止修学的善知识。如果你们对我有信心,就老老实实地跟着学。不是我需要你们对我有信心,而是具备信心之后,你们才能和法相应,才能从中真正得到受益。其实,你们的信心对我也是一种责任,但从修学需要来说,却是必不可少的前提。阿底峡尊者的弟子们请求尊者加持时,尊者的回答是:“弟子啊,我求你们的信心。”事实确实如此,惟有具足信心的弟子,才有能力纳受上师加持。否则,就会像《道次第》所说的覆器那样,即使法雨周遍,也是滴水不沾,空空如也。每天就在自己的感觉中转悠,那是玩什么呢?就是玩轮回,最后辛苦的还是自己。

一群伙伴,就是菩提道上的同修,你们要互相提携、互相促进。我们总在说发菩提心,说要帮助天下众生,这就必须从身边的人做起,对身边的人宽容、爱护、平等、慈悲。如果连周围的人都无法相处,菩提心从何修起?

生命轨道,就是我们的心灵轨道。所以,轮回的根源也在我们内心,是代表内心对某种对象的渴求。这种渴求促使我们去追逐,在追逐过程中,渴求又在增长,推动下一轮追逐。因此,每种心念都会发展出不同的生命形态,发展出不同的轮回。不必等到来生才去轮回,现世就在轮回。追求权力的人,每天在官场轮回;追求财富的人,每天在商场轮回。从事各行各业,就是在制造各行各业的轮回。唯有依戒定慧解除内心迷惑,才能解除轮回之根。

不接纳,痛苦的放大器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生活中,常常有信众来倾诉他们的不幸遭遇。包括健康问题,比如自己患有疾病乃至绝症;生死问题,比如亲朋好友突然去世;家庭问题,比如儿女教育、夫妻感情等等。此外,还有人际关系、事业发展、天灾人祸带来的种种困扰。

应该说,每个人或多或少都遇到过这些问题,只是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很多人本来按部就班地生活着,一旦遭遇逆境就方寸大乱、一蹶不振,使人生陷入烦恼,甚至使整个家庭落入痛苦的深渊。

如果客观分析,一个人或一件事的变故,未必能摧毁我们的生活。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人如此痛苦,如此绝望?真正的原因在于当事人的不接纳。

我们总是想不通,自己怎么会遇到这样的事!于是怨天尤人,抱怨社会不公,指责老天无眼。正是这种不接纳,把原来的那点痛苦不断放大。可以说,我们的抗拒有多少,由此而来的痛苦就有多少。

为什么我们无法接纳变化?关键在于内心有一种恒常的设定。这种设定是以自我需要为中心的,觉得我的身体应该永远健康,我的家人应该不离不弃,我的朋友应该无比忠诚,我的事业应该一切顺利。我们甚至会暗暗觉得:像我这么好的人,所有天灾人祸可以发生在别人身上,但不应该发生在我身上。

有了这份恒常的设定,我们还会执著于此,进而形成依赖,不希望它有任何变化。因为变化就意味着失去依赖,意味着现有的平衡被打破。所以,一旦生活中出現不如意,就会因抗拒而引发焦虑、不安、恐惧,甚至嗔恨、愤怒等破坏性情绪。

我们希望身体健康、婚姻美满、家庭幸福、事业顺利,希望一切都在稳定的状态下,感觉那才是幸福。但这个世界并不像我们以为得那么稳定,事实上,它时刻都处在无常变化中。如果不能正确面对逆境,人生就会充满随时可能引爆的定时炸弹。

猜你喜欢

修学佛法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法雨辰??吕逸雪??贾欣悦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修学之旅愈行愈热(下)
留学的意义
日本的修学旅行:举社会之力打造安全行走中的“必修课”
吉祥“三宝”棕胸佛法僧、蓝胸佛法僧、三宝鸟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