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017-05-06余金莲

速读·下旬 2017年3期
关键词:感受回归体验

余金莲

摘 要:教师在课堂中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来选取学生学习的素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数学和生活得到有效的融合和联结,从而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关键词:活用;感受;创设;回归;体验;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尽可能将一些知识、方法的发生过程详尽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学到有价值的、必须的数学知识。与《课程标准》相呼应,新的教材从文本上实现了生活化:图文并茂,贴近生活。

为达到《标准》所指出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就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来选取学生学习的素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数学和生活得到有效的融合和联结。这样的教学不但能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还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下面就谈谈我在着方面的一些作法。

一、活用生活资源,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室里的事物对学生来说太熟悉不过了,可能谁也不会想到它们与数学之间有什么联系。因此一旦被利用起来,对学生的影响就很大了。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数一数》时,我设计了让学生数一数教室里各物体数量的练习。这时学生既惊奇又兴奋,一只只小手不断地举起,就连我都没有注意的锁子、拖把他们都正确说出了数量。接着我又让学生结合实际用数说一句话,如:我有5根铅笔等,这时他们不但会说身边的事物,还能联系到校园内、家庭里及社会上的事物。

生活资源处处都有,只要作教师的能做个有心人,那么一草一木、一人一物,甚至某些社会的、自然的现象都将成为数学素材。

二、创设具体的生活情景,让数学回归生活

數学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是生活中的量或规律的高度归纳和概括。因此对于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如果脱离了生活实际就很难理解。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在教学中常常设计一些具体的情景,让所教知识回到原有的情景中。

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数序第几时,我让学生现场进行排队,并说出自己及同学各在第几位。在教学《前、后、左、右》时,我又组织学生上了一堂数学体育课。由于有了亲身经历,学生很好地理解了第几、前与后、左与右的相对,并能很好地识别一物体所处位置。

三、为学生提供观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材料,让学生在实际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进而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这样做不仅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升学生探究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时,在前几节课学生已弄清人民币面值及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的基础上,我安排了小小购物员的活动课。课前我和几位数学老师一齐把活动室布置成小超市的样子,并分类摆上准备好的诸如玩具、饮料、文具等商品。上课时我选了几位学生做售货员,让剩下的学生做文明小顾客排队购物。在“顾客”与“售货员”的付钱与找钱的过程中,学生很好地认识了人民币,初步学会了付钱、找钱,并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再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统计》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统计这一抽象概念,我让学生在课前分组调查本班参加各类兴趣小组的人数,及本年级各班的人数和男女生人数;为了更好地应用统计知识,我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设计了一项活动:让学生利用所学统计知识帮水果店阿姨解决进货难的问题。这一活动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拿水果、数水果及调查其他各组水果数目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很好地理解和运用了统计知识,还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更为重要的是增强了他们用数学的意识。

四、创设问题情景,沟通现实与数学学习

目前问题情景已成为沟通现实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一座桥梁,它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信息,让学生在情景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07页《用数学》时,我将教材中的图片略做改动并制作成课件。通过多媒体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个真实的、富有童趣的动画问题情景(如松鼠搬松果),并让学生根据所看到的画面大胆提出问题并解答之。

再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景:打麦场上一位老农笑嘻嘻地看着眼前一大堆近似圆锥的小麦堆说:不知产量怎样?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怎样算?需要哪些量?通过这个实际生活问题的解答沟通了现实与数学学习,也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应用。

五、在巩固练习中应用数学

数学课上进行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那些单纯的、机械的练习只能是简单的知识再现或重复,起不到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作用,也就无法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了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很好地应用,能体现出其“有价值性”,我在教学中常搜集或根据实际编写一些练习题,以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体会到所学知识的价值,并培养其用数学的意识。

例如在学习《圆柱的认识》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把一个长94.2厘米,宽31.4厘米的长方形铁皮卷成一个圆桶,这个圆桶的底面周长是( )厘米,高( )厘米。这道题的解答既是对圆柱的有关知识的巩固复习,也是对圆柱知识的应用。

再如在复习长度单位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改错题:早晨,我从2分米的床上爬起来,走出6分米的房间,来到卫生间拿起1厘米的牙刷,挤出1.5米长的牙膏。刷完牙后,急急忙忙用5厘米长的毛巾洗脸,然后吃了一根3米长的油条,就和身高140米的哥哥一起坐车去12米外的A城。学生完成了这道令人发笑的改错题,也就是对长度单位进行了一次应用,其应用意识在这一过程中也会增强。

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只要我们做教师的肯做个有心人:认真观察,潜心挖掘、研究,就一定能找到每个知识点的原形,让这些知识赋予生命力,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从而乐于学数学、用数学。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实验教材课程标准.

猜你喜欢

感受回归体验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与评析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