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实践教学的探索

2017-05-06刘卫东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岗位技能教学

刘卫东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中,传统会计课程的教学一般是按照教材的完整理论体系组织教学,采用“会计理论—应用方法—实操训练”的教学模式。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自于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毕业生,从没有接触会计实践,对会计工作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所以他们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不明白岗位要求和职责,不知道职务工作内容和程序,只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从而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主要从会计实践入手,通过运用会计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会计基本理论和实际处理方法的理解,促进学生会计技能水平的提高,实现零距离就业。

二、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理论界定

(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

在会计基本技能培训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传统认知、模拟实训、社会实践三种课堂,并使之在不同阶段不断循环运行,呈螺旋上升的趋势。在教学教程中,以模拟会计实践为主线,通过引导学生掌握具体的会计实务,让学生逐步体会会计基本理论和实际处理方法。通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层层递进,形成螺旋提升的循环教学体系。

(二)零距离就业

让学生通过三年多次大的循环过程,充分接触社会实践,了解企业、岗位的基本要求,尽可能地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基本达到“毕业生=熟练工”的目标。

三、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科学整合知识内容,建立螺旋提升式的课程体系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文化基础素质不高,特别是对理论学习有一定的畏惧感。所以我们在教学中确立了以技能为核心的思想,在技能教学中需要逐步拓展学生的学科理论知识,加深对岗位、职业的认识,形成基本的职业素养,为今后向社会人的转化奠定基础,从而促使学校教育目标的达成。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以“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重点”为思想指导,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及各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会计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将各专业课程进行科学的排列,逐步形成了以会计职业操守与职业道德、会计工作规范与技能、会计工作观念与技巧为核心的三组递进式的提升系列。以此为基础,制定了会计基础、会计实务、工业会计、成本会计、纳税实务等主干课程的学科循环教育、教学目标,形成一个以知识、技能、价值观为重点的立体目标体系,从而在整体上形成一个以会计模拟实践为主线、以各会计岗位职责和技能要求为重点的螺旋提升、循环递进的教育目标体系。教学的重心向基本技能培训、岗位实际要求等方面倾斜,具有鲜明的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也利于师生的全面发展和共同提高。

(二)以递进式的技能训练为突破口,促进教育目标的提升

我们通过引导学生对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拓展常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人文底蕴和专业素养,促进其专业的不断提升;带领学生了解行業操作流程,通过模拟实训、企业实践使学生的岗位技能得以提升,并开展职业拓展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通过思想品德教育、现代公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使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实现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同时我们还着重引导学生养成基本职业道德,形成职业习惯,逐步向真正的职业人转化。

在学生进行模拟实训的过程中,我们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补充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学科理论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根据学生特点,结合将来的岗位需求,建立起“以会计专业技能学习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可以根据实际进行选择,形成了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培养模式。

1.坚持基本职业素养达标制

我们紧紧抓住职业道德教育这条主线,把“敬业、乐业、勤业”精神的培养贯穿育人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懂得要想成才,必须先学会做人,树立敬业精神和为社会服务的思想。同时,结合会计工作的实际和行业行为要求,严格抓好学生校内行为修养,为实现良好职业行为迁移做准备,缩短学生的思想认识、职业思想与社会、企业需求的差距。通过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业观。

2.坚持基本职业技能达标制

根据会计专业的实际特点和岗位要求,我们确定了身体素质、书法水平、普通话、电脑录入、办公自动化及会计基础技能等作为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在校期间会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基本技能达标考试,符合标准要求,才能正常毕业。这样使毕业生具有一技之长和谋生的本领,成为一个符合社会基本道德、适应岗位要求的应用型的初、中级人才。

3.建立会计专业技能过关制度

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以通过全国统一组织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核为目标,使学生在毕业时就已经具有国家规定的从业资格,为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4.坚持合理分流和专业技能提升

在第三年,我们根据学生学习实际和内在愿望进行合理分流,使学有余力者通过补习和强化文化基础,为更高层次的学府继续深造做准备;使一般水平的学生通过会计专业知识的拓展和深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增强就业的针对性,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使进入学校的学生真正实现了“就业有技能,升学有希望,发展有潜力”的目标。

(三)三大课堂循环往复,促进螺旋提升技能目标的实现

为了保证学生在毕业后能迅速适应社会和岗位要求,我们通过传统认识课堂、模拟实训课堂、社会实践课堂的有效训练,使学生能够在学校学习期间通过参观、见习等形式广泛接触社会;通过设置教学情景让学生体验社会实践,了解各会计岗位的职责和技能要求;与企业合作实行订单式培养,让学生提前接触企业会计核算的一些基础资料等。学生在校期间定期到企业实习、由企业进行培训,实现学校与社会、企业的零距离。

(四)会计实践教学法的方法和措施

1.教学准备阶段

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见习,让学生对会计岗位分布、各职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各岗位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各岗位的薪金情况等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准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日常会计用品,让学生以会计人员的身份、按照会计工作的实际要求进入学习状态。

2.教学实施阶段

严格按照各行业会计工作的基本程序和实际要求,有计划、分阶段地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会计基本技能的学习和实践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出纳员、仓管员、核算员、对帐员、记账员、会计等不同的岗位要求,对会计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进行分解,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分步进行突破,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理论阐述与分项模拟,让学生基本了解会计工作的基本理论及一般流程和运作。

①開设账户:熟悉会计用品的种类及其作用、填写账户启用、开设会计账户、编写科目目录表、登记期初余额等实际方法,让学生依次完成;并引入科目、账户等理论。

②会计凭证:熟悉经济业务的类别、根据经济业务编制和审核记账凭证;讲解账户结构、记账方法、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结构及填制、审核方法等理论。

③登记账簿:根据已经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掌握会计账簿的设置原理、账户结构、账务处理程序、登记会计账簿的依据与方法等基本会计理论。

④成本核算:组织材料采购成本、产品生产成本、产品销售成本的计算;引入成本费用归集、分配、结转的基本要求等成本核算理论。

⑤对账结账:让学生进行账证、账账、账实核对,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按会计规定程序进行结账工作。引入核对要求、方法;错账的判断、查找与更正;结账的规定等理论知识。

⑥编制报表:根据结账的结果编制会计报表。引入会计报表的类别、作用、填制方法等理论知识。

第二步:岗位分析与角色扮演,我们按岗位特点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演练,促成学生对岗位的充分认识,通过对会计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进行分解,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分步进行突破。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按照一般企业的财务部门的岗位设置,分别让每个学生扮演出纳员、仓管员、核算员、对账员、记账员、会计等不同的岗位角色。以单项模拟实训的资料为依据,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分阶段完成各岗位角色的工作任务,形成相应的会计资料。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会计基础理论的理解。

①出纳员:现金(资金)流动记录,银行及对外往来的收付业务、日记账等。

②仓管员:材料收发及分类管理、材料明细账的记录、材料成本的基本核算等。

③对账员:应收应付等往来账项的登记、定期核对查询,应收款项的催收等。

④核算员:熟悉企业生产流程及物料流动情况,充分理解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

⑤记账员:根据财会法规和企业经济特点编制会计分录,督促相关人员审核,按要求登记总分类账。

第三步:综合模拟,按照会计主管的工作职责设计综合实训的教学模拟实训资料,组织学生按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要求,结合财经纪律和资金运作的规律,使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充分体验会计核算与管理的全过程,提升其全面管理企业财务的综合实践能力。

3.教学升华阶段

让学生对整个实践体验过程进行反思与总结,引导他们归纳各会计环节所体现的会计基础理论,形成对会计知识全貌的基本认识;引导他们总结各会计岗位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技能水平、知识结构,让学生加深对会计人员工作、各职务要求的理解。以此促成学生“爱学乐业——勤学敬业——善学创业”的飞跃。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打破原有的“会计理论—应用方法—实操训练”的教学模式,采用以实践为主线,把会计学科中的几门功课重新整合,变单兵作战为团体优势;让学生在体验实践工作过程的基础上,适当补充相关的会计理论,使他们在体验中明确目标、了解实际工作需要,增强学生“我要学”的内在动力,以提高会计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会计实践教学课堂实施策略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特点和对知识接受的情况,结合企业单位财会工作的实际要求,老师要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以实定位,注重教学目标的合理性”“以用引学,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以练促学,注重教学方法的实践性”“以法导学,注重教学对象的针对性”“以趣激学,注重教学思路的多元性”,科学地选取教学内容,通过模拟情境、实践运用、精讲精练、学法指导、兴趣激励等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学得入耳、练得开心、用得顺手。

(一)以实定位,注重教学目标的合理性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一方面,管理人才日趋饱和,单位对会计类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另一方面,由于会计专业长期以来形成的良好声誉,使家长、学生对其宠爱有加。这种看似矛盾的现实,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对其合理改造,从而使老专业再次焕发出青春的活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必然会对该专业教师的教学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在现代教育面向社会的今天,它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师首先要深入社会进行广泛调查,认真了解社会需求,根据社会的需要设计教学的主要内容;其次,要求教师深入社会实践,熟悉实践环节,根据社会实践的具体要求安排教学进度,组织重点、难点的突破;第三,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实际,选择科学、适宜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近地组织教学;最后,教师还应对学生适当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在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职业学校的学生符合社会需要,从而使学校会计类专业的办学思路越走越宽广。

(二)以用引学,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会计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技术课程,“学以致用”这四个字在这门学科中体现得很充分,学生学习会计是为了今后能在社会实践以及实际工作中灵活使用。所以,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必须是重视知识、能力以及情感等方面素质的发展,更应重视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教学必须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有“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并且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对社会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充分了解会计在社会实践工作中的实际作用,弄通社会实践这门大学问。只有这样,才能胸有成竹、高屋建瓴地把握大纲,分析教材,因为一本优秀的教材往往能充分体现实际工作的要求,符合实用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实践证明,在《会计基础模拟实习》这门学科的教学中,实用性强的内容,并且能在教学时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实例,一般都能受到学生欢迎,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以练促学,注重教学方法的实践性

《会计基础模拟实习》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比较紧密的学科,所以学好这门课的最重要的标志,是让学生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会计实践方法,并可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我们所设计的教学过程必须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参与教学的过程,课堂表现为生动活泼的氛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基本会计理论的指导下,熟练运用常用的会计方法,通过长期的训练,使之形成较强的动手能力,提高实践操作的水平。以此来锻炼学生,使他们逐步习惯用经济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

这就要求教师自己先应深入社会实际,熟悉实践环节,了解各环节的特点,以此来决定教学重点、难点的安排,并根据实际计划相应的教學坡度。这样结合教师自己实际感受的教学不但使教师的教学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且还可以使教学形象生动,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使教学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这样,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就表现为一种平等互助合作的关系,教学变成了师生在民主基础上双边合作的活动;这时的教学环境是一种舒适健康的学校环境、课室环境与师生之间相互协调合作的人文环境的有机统一,在这种环境氛围的学生容易产生和谐、愉悦的感觉,并进入共鸣的状态,受到深刻的感染,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以法导学,注重教学对象的针对性

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围绕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的实际进行安排。一般来说,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素质较低,而且没有实际工作的任何经历,不具备起码的职业意识,所以在教学之初,教师应放慢进度,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经济思维方式,使学生了解基本经济理论,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贯。在学生打好基础、学会一定的方法后,教师就可以适当加快速度,引导学生自觉地分析问题,并逐步向以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过渡。当然,在此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循序渐近,切忌不问学生实际掌握情况而急功近利。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必经之路,不能操之过急,应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水平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并及时根据搜集到的反馈信息进行适当调整。在逐步提高的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重基础的扎实和知识的牢固,做到一步一个脚印。此时,教师的目光不妨看得远一点,那种片面追求短期效应和近期目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必须采用种种富含启发式思想的方法,使传授的知识、技能和情感等方面的内容真正为学生所理解,内化成他们认知结构和能力倾向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产生融合和同化的效果,并且在具体的问题解决活动中体现出来或表现为习惯性的行为反应。同时,充分考虑各部分知识的特点和实际工作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接受知识、掌握知识的状况,在仔细思考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最佳方案,力求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在《会计基础模拟实习》的教学时,笔者一般会这样处理:对理论部分,通过大量的例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再上升到理论高度,从而促进学生在理解中记忆;对实务部分,则通过精讲多练,帮肋学生分析各种变化,使他们能运用已学过的理论方法逐步自己分析问题,解决实际工作;在总结时,通过去粗取精

,进行高度概括,使学生理清思路,形成完整的印象;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启发式教学应贯穿始终。

(五)以趣激学,注重教学思路的多元性

为了使学生在社会上更具有竞争力,尽快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会计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一方面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同时又讲清了相关知识之间的共同点,客观上也起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另外,还需要不失时机地运用一些先进的电化教学设备,改变教师在会计教学中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形象,使教学更具有形象性和直观效果。同时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也为会计这门传统的学科增添了新的活力,使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在会计中使用成为可能,也变成了一种必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此带动学生投入到主动的学习之中。

通过这些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达到一种自由发挥的状态,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很快地找到知识与实践的契合点,甚至产生批判或革新的思想火花,进入创造的境界。

总之,在会计教学中,应始终围绕素质教育理论,注重开发学生智力、锻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会计教学适应社会要求,使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专业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五、实施后的效果表现

1.学生学习兴趣提高

由于教学与实际工作联系紧密,学生通过参观、见习加深了对会计这个职业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我要学”的内在趋动力,所以在会计课堂上,学生学习气氛浓厚,自觉性大为增强,提高了学习效率。

2.学生学业成绩上升

根据与实施改革前的学生学习成绩对比,学生会计理论、会计技能的考核成绩明显提高,合格率一般都超过90%,平均分明显提高。

3.学生从业资格证及会计技能考核的取证率高

我校学生在参加中山市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核中成绩优良,取证率一般在80%以上,居中山市同类学校前列;在参加广东省普通高考(高职类)会计技能考试中合格率超过95%。

4.学生实践技能明显增强,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采用以实践为主线,把会计学科中的几门功课重新整合,变单兵作战为团体优势;让学生在体验实践工作过程的基础上,适当补充相关的会计理论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大批就业的学生往往一上岗后,就能迅速适应岗位要求,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学生自我感觉良好,发展潜力大,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5.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在全国及省市的职业教育研讨会上,学校多次介绍与行业、企业联合办学的成功经验,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为推广我校的办学经验,上级部门多次在我校召开现场会。

责任编辑陈春阳

猜你喜欢

岗位技能教学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拼技能,享丰收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
教育教学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