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017-05-06黄艳华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意识评价过程

黄艳华

一、引言

反思是对学过的知识或经过的事件进行回顾和思考的一个心理活动过程。学生反思的意思为: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总结、回顾、思考去发现问题,好的经验和习惯要发扬,存在的问题要吸取教训并及时克服。我国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了反思理念,如孔子告诫他的学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道出了他所主张的读书方法——学习与思考相结合。还有《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从学与教的角度肯定了反思的作用。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也说“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爱因斯坦说得更直接“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中西方学者都强调学与思的统一,注重学习后的反思。

二、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重要性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只能由他自己来建构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反思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学生通过反思可以优化思维品质;通过反思可以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同化和迁移;通过反思可以深化对已知知识的理解并帮助探究新知识;反思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一种有目的的有策略的主动行为,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三、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现状

近几年对于教师反思能力的培養一直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例如积极倡导教师写教学反思。就我们学校来说,一直强调教师要写教学后记,而且还进行量化。但是对于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就显得不那么热情了,尤其是在会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研究就更少了。在目前的会计教学实践中学生缺乏反思意识,反思能力较差,导致学习效率低。原因:①学生不知道怎样反思,为数不少的学生至今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②惰性心理,大多学生对教师很依赖,自己不认真思考,不主动学习,只等教师来点拨与解答。③教师在教学中只想着如何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没时间去关注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④许多教师自身就没有反思意识,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已成为理想课堂的召唤。那么在日常的会计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行动呢?

四、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

(一)培养反思意识,让学生愿“思”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要培养学生反思能力,首先必须培养反思意识。在会计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反思的重要性,确立自我反思的意识,树立“做后必思,做后必查”的观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会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师生互动,积极引导

要让学生学会反思,教师自己首先要会反思、善反思,只有教师不断地、有意识地加以示范和引导,学生的反思意识才能逐步形成。会计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由于学生思维的片面性而导致无法深入理解,如基础会计课程中讲到的会计平衡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这个公式。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三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这个公式可以写成“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吗?以学生现有的经验,他们会以数学眼光看待些公式,A=B+C当然可以写成A=C+B。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反思什么是“所有者权益”?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知道:所有者权益是股东权益,在数量上等于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反思:按企业的偿债顺序,负债与所有权益谁优先?此时学生恍然大悟,原来不能用数学眼光看待会计平衡公式,两者是不等同的。只有教师对这类知识经常点拨、引导才会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

2.生生交流,相互“碰撞”

横看成岭侧成峰,对同一事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集体讨论知识和交流中,通过互相质疑,互为补充,可以看到各自理解的不同侧面。教师平时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与同学密切合作、坦诚交流、取长补短。在平常的会计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就可以创建一个富有协作性和发展性的学习团体,随时随地相互学习,相互“碰撞”,促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进行有效的反思。如刚接触会计课程的学生对企业的资金运动这个概念比较模糊,如果让学生个体思考理解比较困难,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来进行讨论交流效果就会明显不同。教师引导学生以经常吃的包子为例来阐述什么是资金运动,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总结后发现:面粉变成包子要经过三个阶段:买面粉,生产包子,销售包子。经营者的货币资金经过购买变成了储备的面粉,加工中的面粉,包子的成品和销售后的货币资金。学生在生生交流中获得创造性的认识和沟通,在今后的学习中他们会更愿意去交流、去反思。

(二)指导反思方法,让学生会“思”

学生有了反思的意识,还必须教给他们一些切实可行的反思方法,才能使反思真正成为一种学习习惯,一种思维方式。常见的反思方法有以下三种:

1.比较反思法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这种反思方法对知识的系统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在会计学习过程中,会发现很多知识有相同点和不同点。如果不去比较,就会把相关知识的概念、原理混为一谈。这不利于对会计知识进行深刻理解和准确应用。为了加深对会计知识的理解掌握,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反思法去抓住会计知识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准确理解、记忆和应用的目的。例如在初级会计电算化的学习中,涉及到错账更正的问题,学生已经在基础会计的学习中学过三种错账更正的方法,分别为划线更正法、红字冲销法和补充登记法。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比较两门课程中的错账更正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通过比较反思,学生可以得出结论:红字冲销法与补充登记法在手工会计和电算化会计中均能使用。而划线更正法只适用于手工会计中的错账更正。抓住这个不同点,学生继续反思这是为什么?这时是两门课程对账务处理程序的比较,学生同样可以得出结论:电算化会计中的账簿登记是自动的,不会出现在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时的误登。因此划线更正法在电算化会计中无用武之地。通过比较反思法,可以提高学习新知识和复习巩固的效率。

2.错误反思法

这种反思方法最常见,也最容易让学生掌握。在练习、作业、考试时学生经常会遇到错误,当教师的千万别害怕学生出错,我们要认识到:错误本身就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教师应把学生的错误当成一种资源,及时引导学生反思,让学生的思维逐步由模糊走向清晰。在日常的会计测验或考试中,可以设计一个“错题反思分析表”,让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反思,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本次测试完全不会做的题目合计分数为分

会做但因粗心等原因扣分的合计分数为分

(注:表中错误原因可以从下面几项来选择:看错题目;因粗心而使计算出错;因紧张而导致某个过程错误,但整体思路正确;会计公式及法则不熟;思路混乱;做题速度慢导致没时间完成;格式不正确;其它。)

3.过程反思法

在教學中指导学生进行学习过程反思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很有效的方法。过程反思分为学习前的反思、学习中的反思及学习后的反思。如基础会计课程中关于材料运费分配的知识点,学习之前可以反思:材料运费为什么要进行分配?各种材料五五分不就得了;进入学习中则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是否会按不同标准计算各种材料所负担的运费?能确定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吗?学习之后则回顾自己的学习策略,能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了两种材料的运费分配,那三种材料、四种材料的会计算吗?如果学习每个知识点都能运用这种过程反思法去反思,特别是对于知识面广的综合性知识如考证的综合训练题等,效果会更佳。

(三)重视反思评价,让学生乐“思”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持深厚的学习兴趣。评价应始终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在日常会计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评价要及时。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课堂反馈总结越是及时,得到的教育效果越好,反馈的间隔时间长,得到的效果就会次之。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如果能及时地反馈学生的反思成果,让学生展示自己通过反思所获得的新信息,学生就能从中看到自己的进步,享受反思所带来的成就感,从而乐于反思。

第二,评价要巧妙。学生积极参与了,就应该赞赏;努力探究了,就值得表扬。充分肯定及时鼓励,学生就能体验到成功者的快乐。但应慎用“不错”“很好”“你真棒”“你怎么这么聪明”等词,这类语言太概括,没有针对性,很难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对于学生的反思成果,教师应合理巧妙的评价。如“你分析这笔经济业务的思路很清晰,但写会计分录时注意一下格式。”“你总结得虽然不是很完整,但能勇于发言,精神可嘉!”等等。

第三,评价要多元。我们传统评价学生的方法是每学期末的“学生手册”,写上“该生遵纪守法,团结同学,上课专心……”当然这也是一种方式,但太单一,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是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如学生自评、互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量与定性等,无论哪种方式,都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反馈,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能为学生的进一步反思提供比较客观的信息。学生可以通过多元的评价分析自己进步和不足的原因而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更乐于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自己。

五、结束语

学习而不反思,就好比偶然在海边拾到一颗珍珠;学习而且进行不断的反思,则好比通过这样偶然的机会进一步研究珍珠形成的过程,并概括出在什么地方可以拾到珍珠,而且是大珍珠。因此,反思有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经验上升到规律,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让学生愿思,会思,乐思。

责任编辑陈春阳

猜你喜欢

意识评价过程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消防意识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