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下生态养鸡关键技术分析

2017-05-05覃克胜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技术分析

覃克胜

摘 要:林下养鸡可以将农村稀疏的林地有效地利用起来,林下养殖是一种生态养殖模式,通过林下养殖模式养殖出来的土鸡,因其细嫩的肉质、丰富的营养、鲜美的味道以及安全零污染而获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效益。本文就当前林下生态养鸡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林下鸡;技术;分析

林下养鸡,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新兴养殖模式,因其生产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绿色食品,因此又被称之为生态养鸡。林下养鸡模式随着集体林权制度以及其配套设施的改革的不断深化而得到了不断发展,并使其成为了巩固、扩大林改成果,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林下养鸡作为一种生态环保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当前我国的林下养鸡模式比较单一且养殖水平相对较低。因此,针对我国林下养鸡的现状,提升养殖水平、推广林下养鸡的关键技术对于促进传统林下养鸡方式向科学饲养转变,使林下养鸡走上可持续、科学发展的道路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林下养鸡模式的优与劣

林下养鸡随着我国林下经济发展政策的逐步深入而成为养殖业的一大热门,林下养鸡模式与集约化养殖模式相比较,有着以下的几点优势:一是林下养鸡作为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形成这样一个害虫—杂草—鸡—树林的生态链循环,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为竹林提供优质、长效的肥源从而促进了林木的生长。二是林下养鸡与笼养肉鸡相比较,投入资金低且生产成本少,可以节约一半以上的饲料。三是林下养鸡与笼养肉鸡相比,主要采用散养的方式,以野草、昆虫等天然活性饵料来作为饲料,活动范围大,不仅具有肉质结实、味美、脂肪少、无公害等特点,销路较好且价格比笼养高。四是林下养鸡而产生的鸡粪可以为竹林提供天然的有机肥料,促进竹林的生长,林中的野草、昆虫在鸡放养的过程中而被采食,不仅保护了林木,还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当然林下养鸡也存在着一定的确定,比如林下养鸡的饲养量过大会对林地造成破坏;疾病的控制与治疗实施的难度相对较大;饲养面积过大,防盗工作难以开展等。

二、林下养鸡要点分析

1.选择合适的放养林地

养殖林地的选择需要远离农田、工厂、主干道、居民区等地,确保有足够水源且使用起来相对安全方便。可以选择5年左右的竹林来作为放养林地。据相关试验结果来看,竹林树种、坡度、林地郁闭度的不同都会使养鸡的日增重、平均体重、耗料有一定的差异,竹林耗料为(4.1:1),坡度为5%—35%是最适合养鸡,坡度一旦高于45%以上会使鸡因爬坡而使体能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大,可见,坡度高于45%的坡地不适应一样。最适宜养鸡的林地郁闭度在40%—80%之间。

2.做好育雏期鸡仔的管理

林下养鸡的关键时期在于育雏期,它决定了鸡的质量的好坏,在养殖过程中要对育雏期鸡仔的状态特别注意,一旦发现鸡仔有病毒入侵的现象,应立即对其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并及时运回养鸡场,对其进行消毒处理,育雏期鸡仔的管理是决定养殖成败的关键之处,不仅会对鸡仔成活率造成影响,还会对其长成成年鸡后的生长性能与抗病能力产生直接影响。处于育雏期的鸡仔主要具有胆小怕人、体温受外部环境影响大,且恒定能力、抗病能力较低,生长速度较快。因此,在做好育雏期鸡仔的管理应做好周围的环境卫生,严格控制好鸡舍的温度,并适量增强光照的时间与强度,从而促进育雏期鸡仔的采食时间的延长并加快其的生长速度。

3.控制好鸡群的放养密度与大小

在投放雏鸡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注意要有适度的放养群间距;二是要注意适当的鸡群的放养密度与大小。鸡群的适当放养群间距应以鸡群的活动为中心,间距控制在以半径为300m左右,以此来确定适当的林下养鸡的面积。半径在300m左右的鸡群放养数量应占到80.5%左右,半径在200m左右的鸡群放养数量应占到放养数量的70.5%左右。两个放养鸡群的最佳间距为500m左右。如果鸡群数量过大,直接对竹林的绿色植被造成破坏从而对林下鸡的养殖周期造成影响,使得环境日益恶化、水土流失的现象发生。如果鸡群的饲养密度过小的化,也会相应降低林下鸡的养殖效益。因此一定要保持适当的放养密度、控制要鸡群的大小。

4.林下鸡的补饲育肥技术

林下鸡的养殖方式虽然以生态放养为主,可以利用野草、昆虫等节约部分饲料,但是以上方式却不能够满足其快速生长所需的养分,因此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补饲,才能够使其达到快速增重、早期出栏、降低疫病風险、集约增收的养殖目的。一是需要对其进行固定条件的反射训练,20—30日龄前的雏鸡对温度、湿度的要求较高,温度要求一般在25—28℃,湿度要求一般为65—70%。如果雏鸡在未达到脱温标准的时候勉强进行放养,则会大大降低雏鸡的成活率,死亡率在最严重的时候可以达到50%,所以,对于30日龄以前的生态放养鸡需要在舍内进行饲养,这样可以预防温度应急综合症,并且还能够有效避开这个阶段容易出现的球虫病以及呼吸道疾病。同时,还可以在这段时间内进行条件反射训练。训练的方法是:每天都定时、定量、定点进行饲料投放,不能间断;在投放饲料时需要有固定的人进行吆喝,或者是用固定的钟声来召唤集群在固定的地点进行采食,通过这种强化训练10天到20天,就能够让鸡群形成条件反射。这一种固定的条件反射方法还能够用到对某一个群体的落脚点的固定上,只需要将这个群体在夜间归宿的时候,通过人工捕捉之后统一安置到固定的地点进行歇息,在通过3天到5天的强化之后,就能让这个群体在夜晚归宿时集结到指定的地方。

利用条件反射的训练,能够带来很多好处:(1)方便进行统防统治,例如进行整群统一疫苗接种;统一进行饮水免疫等等;(2)方便及时发现带病的个体,在每天定时补喂饲料的时候可以及时发现鸡群之中的带病个体;(3)有助于进行优饲育肥,利用固定条件反射将鸡群召回鸡舍之后,可以针对即将要出栏的商品鸡补喂饲料。

三、结语

总之,林下养鸡的发展方兴未艾,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但是要取得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还需要对林下养鸡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改进,这需要我们加强在实践之中进行总结,尽可能的掌握更多的养殖技术,推动农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婷霞,温国胜,邬枭楠,等. 林下养鸡及其对林地的影响[J].天津农业科学,2012,(06):85-88.

[2]杨丽霞. 林下养鸡饲养管理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1):167-168+156.

猜你喜欢

技术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在线教育与MOOC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