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疼痛接纳的心理疗法及其相关机制

2017-05-05左洋凡

魅力中国 2016年43期
关键词:正念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对疼痛接纳的治疗方法感兴趣,特别是正念疗法。本文主要概述了以接纳为基础的干预疗法,讨论了正念在疼痛接纳的重要作用和接纳疗法的相关脑机制,说明正念可以提升对疼痛的接纳程度。

关键词:疼痛接纳;正念;脑机制

过去的几十年间,通过直接改变个体想法、情绪和身体感觉的心理疗法(如认知行为疗法,转移注意力法、放松等)在缓解慢性疼痛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些方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要求患者特意地、努力地尝试去改变疼痛体验,也就是说这些方法都是基于控制的干预策略。但是,近二十年来,东方佛教中的“禅修技术”,逐渐在西方的行为医学(Behavioral medicine) 以及临床心理干预中被运用起来。正念禅修中所强调的“接纳”,也成为以“改变”为主流的西方心理治疗的重要补充和修正。

接纳被定义为:体验到疼痛时,不采取行动来控制疼痛,而是继续以开放地心态,继续带着疼痛做事。McCracken(2004)认为,对疼痛的接纳包括两个成分:疼痛意愿和活动投入。疼痛意愿指允许疼痛体验存在,而不努力控制它的程度。活动投入是指即使疼痛存在仍然能维持活动的程度。与接纳相反的就是体验回避,即体验到疼痛时,不愿意面对它,想控制疼痛,让疼痛尽快结束或消失。

一、以接纳为基础的干预方法

1.接纳与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

接纳与承诺疗法(ACT)是基于行为的原则,通过训练正念能力,强调不评判地接纳个人事件和身体感觉来减少对困难体验的回避以及个体的认知混乱,提高个体的心理灵活性的一种治疗方法。ACT主要包括六个核心步骤:接纳(accept)、去除认知与事实的融合性(cognitive defusion,即不把想法当事实) 、活在当下(being present)、将自我作为觉察的内容( self as context)、明确生活的价值(value)和承诺行动(committed action)。目前,ACT在治疗多种精神和心理障碍方面(如精神病、社交恐惧、吸烟戒断、多种物质依赖、抑郁、慢性疼痛、职场压力和缺乏创新能力、癌症晚期的应对、广场恐怖等)已经取得了不错成效,并且获得了实证研究支持。

2.以正念为基础的心理干预方法。

正念(Mindfulness)是佛教禅修中主要修练心性(mind)的方法,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对发生在此时此刻体验的不判断、不回应的注意,包括对认知、情绪和躯体感觉,也有对光、声音、气味等其他环境刺激。几十年来,以正念为基础的方法逐渐运用到了临床心理学各领域(包括各种疼痛问题),受到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其中一种常见的正念训练形式就是正念减压训练(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最早是由Jon Kabat-Zinn等(1979)发展创立的。该训练的核心是培养人的正念能力,共持续八周,每周一次,每次2-2.5小时的正规训练,其中在第6周时有一个全天性8小时的训练,即正念日。每次的训练的人数可达30以上。在训练过程中,指导者通过躯体扫描、正念呼吸、观想法等逐渐培养参与者的觉知能力。除了接受正规训练之外,参与者还被要求完成家庭练习任务,将正念融入到生活中。此外,Teasdale等人(1995)在Jon Kabat-Zinn正念减压疗法基础上创立了正念认知行为疗法(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MBCT),其功能主要在于预防抑郁症的复发,所以其训练人数控制在12人左右或更少。MBCT 甚至被研究者称为,是认知行为治疗继以学习理论为主导的“第一浪潮”、以认知疗法为主导的“第二浪潮”之后的“第三浪潮”,它强调的是对认知的态度以及认知过程的改变,而“第二潮”的认知治疗中的认知改变主要是认知内容的改变,尤其是不合理认知内容的改变(吴九君,郑日昌,2008)。

二、以接纳为基础的心理疗法干预疼痛的可能机制

1.接纳的态度。

基于接纳的心理疗法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培养个体一种不判断、接纳的态度,即愿意体验不想要的心理事件,而不是努力去控制或者改变它。很多研究表明,对慢性疼痛的接纳可能是成功适应疼痛的关键机制之一。当然,接纳并不是让个体承受所有的痛苦经验,而是让个体勇敢地面对某些痛苦,继而能做一些从根本上能改善健康的建设性的事情。对于可以改变的确实要改变,但是对于难以改变的或需要付出背离生活价值代价的,也许用接纳的态度和方法是更合适的。如果人们愿意接纳疼痛的感觉以及伴随疼痛的想法,有疼痛体验的人可能还是会体验到疼痛的感觉,但是不会觉得疼痛是那么痛苦不堪或者毁灭性的,它对人们的生活或功能的影响就减少了。

2.脑神经机制。

Kakigi等(2005)和Orme-Johnson等(2006)使用功能磁共振(FMRI)技术进行研究,发现有正念练习经验的人对疼痛的反应在以下脑区有所不同:丘脑、躯体感觉皮层(SI和SII)、脑岛、前额叶和前扣带皮层等。在研究中比较了冥想组和控制组对激光诱发疼痛的不愉快评价和对疼痛预期的事件相关电位(ERPs),发现冥想组中被试对疼痛的不愉快评价低于控制组,并且他们对疼痛的不愉快情绪和其练习经验呈负相关。另外,他们还发现冥想组右脑顶叶的活动低于控制组,并且这些脑神经活动与冥想者的练习经验相关,表明有冥想经验的人对即将到来的疼痛有更少的预期和评价。这些研究初步探索了冥想(正念)练习经验与疼痛预期和疼痛体验(情感和感觉)的关系,暗示长期的冥想(正念)练习经验可能会使个体在脑神经方面产生关于疼痛预期和体验的长期稳定的改变。

三、小结

基于正念的干预方法已被大量研究证实对慢性疼痛干预中与有重要作用,正念训练可以显著增加個体对疼痛的接纳程度,缓解他们因疼痛而引起的不愉快情绪。降低了急性疼痛对被试主观感受的负面影响,这点在临床上或者日常生活中有重要作用:个体面对疼痛时,尤其是面对慢性疼痛时,虽然不能改变疼痛强度,但若能对疼痛更加接纳,缓解因疼痛而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内心就能更加平静,这样患者就能带着疼痛更好的生活,这对于患者来说是有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吴九君,郑日昌.(2008).心智觉知干预述评.中国心理健康杂志,22(12),148-151.

[2]王淑珍.正念——基于东方文化的心理治疗方法.社会心理科学,2016(2):64-68.

[3]齐臻臻,刘兴华.(2015).接纳策略在慢性疼痛应对中的研究.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4(8):756-759.

作者简介:

左洋凡,武汉晴川学院公共课部,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猜你喜欢

正念
早餐
正念型领导、组织文化、价值认同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
正念训练对老年抑郁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影响
大学生特质正念对自尊的影响:身体自尊的中介作用
融“正念培育”于初中语文教学初探
正念冥想训练在高校课程中的实践应用和教改探索
正念:专注当下,远离情绪困扰
正念,焦虑时代的一剂解药
正念,焦虑时代的一剂解药
正念减压 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