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守的礼赞

2017-05-04汪育菁

关键词:老潘孩子

汪育菁

想起《大山红烛》的拍摄经历,至今心里还会有良多感触,如同岁月的风再劲,也吹拂不去沙底的沉金。那是2013年9月,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联合举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结果揭晓,安徽省歙县岩源村吴家坦教学点的潘立华老师荣幸上榜。喜讯传来,全城沸腾,曾孕育过朱熹、陶行知等教育大家的古城又产生了一名光荣的师者。于是,带着部里的任务,我们摄制组去走近潘立华。

不期而遇的切入点

漫长的山路过后,我们终于到达了吴家坦,看看表,刚好8点30分。迎上来的老潘满脸歉意:“真是对不起,马上要举行升旗仪式了,我没空招呼你们……”“没事,你平时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就这样,老潘忙活去了,而我们则分散开来,察看起拍摄条件来,可谓各司其职。

说实话,对此次拍摄,我事先想了很多。老潘今年57岁,在山区教学也已经37年了,这其间感人的故事一定不少。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讲好他的故事,我心里还没有准谱,只能见机行事,先让摄像机转起来再说。

只见镜头前的老潘风风火火:“人要立正……这个脚该怎么站啊。”“手举高点,我们开始。”很快学生就组织好了。这时老潘拿出了一根竹笛放在了嘴边。看到这一场景,我马上意识到,这是和城里学校完全不一样的升旗仪式了,立即指挥镜头将老潘对得更准。果真,伴随着他指尖微动,悠扬的竹笛声响起,一曲别样动情的国歌在小山村弥漫开来。孩子们娴熟而庄严地完成了仪式,可以看出,这独特的“笛子国歌”已然是他们升旗时的常态。

“为什么不用音响而用笛子呢?”我忍不住追问。老潘笑着回答:“当时条件苦没钱买音响,我就花了7分钱买了这个笛子;现在条件好了,我却已经习惯了……”看着他随和的笑容,听着他朴实的话语,我由衷地感动起来。37年的坚守,已然将他琢磨成一块温馨美玉,来滋润着这块土地上的孩子们。我忽然想起事先的担忧来,这别开生面又充满真情的升旗,难道不就是最好的切入点么,难道不是真真切切地凸显了主题么——坚守、清贫、责任、师爱……我决定了,全片的第一个镜头,就用老潘和他的升旗仪式。

让画面来讲故事

我们的镜头开始追寻着老潘和他的九名学生。只有开始拍摄了,我才真正体会到老潘的辛苦:九个孩子,三个年级,老潘几乎忙得不可开交,刚给一年级孩子上完课,马上就接着辅导三年级孩子。但我能看出来,虽然忙碌,但他却是充实而快乐的,脸上总浮现出一种温柔。也许,这就是他想要的幸福吧。

拍摄中总是会遭遇不顺。这不,为了拍好老潘,我决定拍拍孩子们对他的评价,以衬托出他是多么深受爱戴。不料当把镜头对准孩子们时,从没接受过采访的他们竟然紧张得说不出话来,无论怎么诱导都难以完成拍摄。拍老潘的故事,怎么能少了这些孩子们?这下采访陷入了僵局。

看到孩子们紧张了,老潘于是招呼他们休息休息,便和平时课间休息一样,玩起了孩子们最爱的老鹰抓小鸡。看他们笑着闹着,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快乐,我忽然内心一动:表现老潘和孩子们的师生情,似乎没必要用同期采访这种方式搞得那么严肃,既然孩子们配合不好,为什么不直接用这种温馨的画面呢?这不就是我们平时提倡和追求的“用画面来讲故事”吗?于是,摄像机对准了老潘和他的孩子们,记录下他们充满真情的互动,相信这画面比同期声一定更能感动观众,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吧。

道具也会说话

随着拍摄的不断进行,我对老潘的了解也越来越深,但总感觉有些美中不足,觉得没有把他“拍透”。所取得的素材固然很全,但缺少提炼和总结。如果像通常的专题片用解說音这一常用手法来“拔这个高”,又觉得有些过于“硬”。一时间我是煞费苦心。

正当我琢磨如何破局呢,一天中午,老潘说要给孩子们热饭了。由于学生都是留守儿童,中午没人接送,只能把午饭带到学校来吃,于是老潘就多了一项工作——给孩子们热午饭。只见老潘熟练地打开学校的大锅,取出一个冒着热气的大饭缸,里面就是孩子们的午饭。我忽然注意到,老潘的手指边上全是老茧,惊讶地询问,才知道这就是长年拿滚烫的饭缸被烫出来的。我被老潘的付出感动之余,忽然想,何不利用这些道具,来对全片的大主题升华呢?这滚烫的饭缸,不正折射出老潘的奉献和牺牲么?顺理成章地,这个饭缸入了镜,并做了放大式描写。

类似的道具应用还有。那是去学生许秀燕家拍摄。由于学生们都是来自留守家庭,因此老潘除了“热饭员”外,又当上了“接送员”,每天放学都要送孩子们回家。山路漫漫,老潘开动自己的摩托车,载上孩子们踏上归程。路上鸟儿鸣唱,老潘和孩子们的笑声惊醒了山林、划破了田野,逐渐远去;而我们则一直拍摄那斗志昂扬的摩托车的长镜头。在画面中,老潘和孩子们逐渐远去,却留下了感悟与沉思在我们的头脑里。这种感悟与沉思,相信能让观众更清晰地认识老潘。

让典型多些烟火气

拍摄日渐尾声了,整理下素材,同事高兴地说:“该拍的都拍了。”我却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总觉得似乎少了点什么。我不由得反思起来:平时有些观众总说我们拍的典型太“高大上”,除了工作就是工作,简直不接地气。那么老潘的这部片子,是不是也缺乏人性化的味道呢。

我重新看起了素材,越看越觉得缺乏点生活气息:老潘在山区从教三十七年,那他的家庭生活是什么样子呢?避而不谈这个问题,就是缺陷。我决定进一步走入潘老师的家庭拍摄,来让这个人物显得更加丰满。

周末我们到了老潘的家,夫妻俩站在门口迎接我们。老潘的爱人听到来意,便打开了话匣子:“有几次机会,他本来是可以调到中心学校本部工作的,这样就可以天天回家了……但他说,他走了,孩子们就没人教了,最后还是留了下来。” “……父母多病、弟妹幼小、收入微薄,我眼睛受伤他无暇顾及,使我落下终身残疾;儿子考上重点大学,他交不起学费;父亲年迈去世,他来不及见上最后一面……我怪他不顾家,不为家人考虑。”说着,爱人流下了眼泪……

见气氛有些凝重,我忙说还需要拍一些日常生活的镜头,让老潘夫妻俩做一些家务。他们一起浇花,一起择菜,渐渐有说有笑起来。老潘的爱人告诉我们,老潘经常送床单回来洗,起初,她还纳闷,后来才知道,因为教学点没有学生宿舍,大的孩子午休就在课桌上,五个小的则挤满了潘老师的床,稍不留神在上面撒尿也是常有的事儿,她看了是又气恼又心疼。“后来时间一长我就理解他了,”她说,“因为好几次我去学校看他时,那些孩子们都叫我‘妈妈,孩子们真的不能没有他。”老潘也笑着说:“我真想用我的快乐带动学生,所以就想永远跟孩子们在一起,永远当这个孩子王。”我在为这番话感动的同时,也深深地体会到:拍摄典型的家庭生活,既增添了生活气息,又能从另一个角度来塑造好这个人,观众也会觉得这样的典型真实、有烟火气。来老潘家拍摄这步棋,算是走对了。

拍摄终于结束了,而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这就是老潘,一个无意名利的乡村教师,用一辈子的坚守让山里孩子学成走出大山,使他们改变了命运。他是当之无愧的最美乡村教师!他更像一根蜡烛坚守在山的深处,奉献着自己,光明了别人。我决定了,用“大山红烛”来作为片名,以此来概括和铭记老潘在大山里的坚守岁月,书写和歌颂他身为师者的那份大爱情怀。

(作者单位:安徽省歙县县委组织部)

猜你喜欢

老潘孩子
老潘和铁头
老潘和铁头
老潘的“四字”人生
王迅:“老潘”代表了社会中的大多数
千万别多想
熊孩子爆笑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