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勤工创业助力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提升的路径分析

2017-05-03吴启明

关键词:校企大学生专业

吴启明

(集美大学 诚毅学院,厦门 361021)

勤工创业助力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提升的路径分析

吴启明

(集美大学 诚毅学院,厦门 361021)

大学生就业一直以来是国家和社会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景气以及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就业难的困境始终没能得到很好的改善。如何进一步开拓就业渠道,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所有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勤工助学及创业实践是就业渠道的进一步扩展,它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机械系勤工创业中心为例,阐述了诚毅学院机械系在就业工作方面采取的一些针对性的工作及特色做法,分析了校企合作、专业团队建设对于提高就业工作的实效性和促进作用,探讨了一条符合高校就业工作的行之有效的路径。

就业;勤工;创业;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勤创

目前,我国高校在勤工创业工作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方式方法也各具特点,但是在实际中取得的效果,却不尽相同。随着国家对于高校勤工助学以及创新创业的关注度和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我国高校勤工创业工作也将面临重大改革和挑战。

一、近阶段我国高校勤工创业工作的现状及特点分析

(一)勤工方面的现状及特点

勤工方面的现状体现出以下特点:1.岗位单一、职位不多,与需求不匹配。随着大学生人数的逐年递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数也有所提高,但勤工助学所设立的岗位却相对固定,类型单一,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困难生需求; 2.层次较低、所学有限,育人功能不明显。由于岗位设置单一,技术含量较差,致使学生不能更好的通过勤工助学来提升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提升及实践和创新能力;3.制度建设不健全,缺乏统筹管理,主动参与度不高。大多数高校将勤工助学看作是学生的个体行为,缺乏专门的管理和指导人员,导致参与勤工助学的学生无法得到更好的学习和提升,积极性不高。

(二)创业及实践方面的特点

创业及实践方面体现出以下特点:1.市场敏感度不够。缺乏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及时对市场进行分析,进而发觉出更多的创业项目;2.创业主体主要为学校和学生,没能较好的发挥社会、市场、企业的作用;3.创业资源严重不足,目前的创业扶持政策,主要来自于相关政府的创业大赛以及屈指可数的创业资助金。学校一般设立孵化园,在建设创业基地的时候,往往只能满足单一的条件,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创业的需求;4.政策与需求存在矛盾,缺乏专业的指导。目前,关于大学生创业,没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导致责任分工不明确,如何构建一个既符合市场发展,又能满足广大学生创业需求的创业管理体制,是社会、政府、学校、企业应该群策群力的主要工作。

综上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对于勤工创业工作的开展仍然不够完善,如何才能更好的体现出其重要性,为高校就业工作提供助力呢?这是目前高校乃至全社会就业工作所面临的一大问题。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以机械工程系为试点,于2008年成立勤工创业中心(以下简称“勤创”),以工科类专业学生为主要培养对象,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紧紧围绕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指导思想,将勤工助学和创业实践相结合,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强调大学生既要认真扎实学习、掌握更多知识,也应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工作,不断提高实践能力。 “勤创”一方面大胆开拓就业工作新渠道,主动加强与企业和社会力量的横向合作,积极联系符合学院专业特点和学生需求的实习基地,注重校企双方内涵式深度合作,加大学生实习、实训、实践教学,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机会,巩固了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接触企业和市场,为就业、创新打下良好的基本功;另一方面,在扩大校企合作外延的基础上,为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理论功底深厚、实践能力较强、社会实践丰富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断探索、创新专业团队教学培训模式,改进工作方法。近十年的时间,在几代师生的努力拼搏下,“勤创”基本上完成了设立初期预定的目标,并在工作中不断地求变思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较好的满足了本科教学需求,改善了勤工助学岗位、资助力度和覆盖面的不足,同时满足了高校教育和学生创业的需求,为高校就业工作发挥巨大推动力。

二、“勤创”的运行机制及特色做法

首先,“勤创”的设立是创新性人才的需要,是企业发展的需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需求。企业间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是创造力的竞争,但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今社会迫切需要既具有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因此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研究型、开拓型和创新型人才成为当代大学生面临的问题。

第二,“勤创”致力于校企合作、专业环境、专业工具设备、专业软件教学、赛事指导等诸多方面的工作,显著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硬件条件、软件教学、指导老师队伍、实验室管理等方面已具有扎实的基础,并且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因此在此基础上在建立勤创创新实验室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双赢的结果。

第三,构建“专业团队”、设立“创新实验室”是“勤创”的两大亮点。“专业团队”,面向我系全体专业学生,在夯实专业基础,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企业,走向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实验室”作为学生课余实践活动中心,其设立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我系学生并促进我系创新创业进一步发展,并更好的适应机械行业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无论是在应用还是理论层面,机械类专业人才都需要充分的实践能力,建设勤创创新实验室能够为我系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学习的平台。“勤创创新实验室”按校企合作、专业团队、赛事考证三个来划分建设。这三类实践活动通过实验室所能达到的效果,大体如下面转换链所示:

图1 实践活动经实验室转换效果

第四,建立“统筹规划、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管理体系。经过多年的建设,“勤创”建立了健全的部门规章制度,制定了相应的干部考核制度,制定了完善的监督机制和考核办法,从而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专业团队负责人对团队教学的认识和责任心,自觉地有创造性地完成工作。

第五,加强人才建设力度,以师资队伍的建设为核心,努力提升指导团队水平。采取专业老师每周按时教学与指导,提高专业团队教学队伍的水平,建设一支专业知识丰富、结构合理、专业够硬、素质够高、敢于创新的专业团队教学队伍。

第六,加强团队教学资源、信息平台的开放性,完善团队学员管理制度。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面向我系全体学生进行教学,并且及时公示教学信息,课程安排,让专业学生共享团队资源,竭力于不断挖掘优秀成员和资源潜力,使实验室开放内容和开放领域不断扩大,为学生、教师和我系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三、高校就业工作发展新举措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勤创”成立以来,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勤创”对于提高就业工作的作用是显著的,结合“勤创”的实际情况,可以总结出有助于高校就业工作发展的新举措。

1.统一指导思想,设置专业指导部门,建立独立管理制度。遵循高校就业工作发展规律和大学生成长的主要特性,充分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协调好各方指导政策的基础上,深入开发就业工作新渠道,不断完善和整合就业指导部门,建立科学发展的运营模式,统筹管理,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构建高校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2.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和宽度。校企合作是一项系统的综合性工程,它是社会竞争、高校建设和企业发展的必然产物,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校企合作需要高校、企业、社会及政府的共同参与。政府支持、社会关注、高校和企业齐心协力,才能形成合力,才能充分发挥全体因素的作用,从而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3.专业团队及专业竞赛。专业团队的建设可以起到“以精带好,以好带差”的教学效果,同时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而组织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专业竞赛,是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满意度、自信心以及荣誉感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可以影响到校园学习氛围的形成。

4.就业、创业、实践平台的建立。积极促进实习基地、共建单位,发挥企业在就业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心。通过课余时间、节假日、寒暑假组织实习、实训、实践,将有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巩固,有助于专业技能的提升,同时对于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为人处世的能力,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高校的就业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目前高校对于就业工作的探索始终不停歇,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分析成效,开拓创新,是不变的宗旨。它始终以育人为本的原则为出发点,为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促进高校的水平提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动力。因此,不断探索高校就业工作的新渠道,开括就业工作新路径,将始终作为我们高校工作的一项长远规划。

[1] 潘国廷.大学生实践基地的建设与整合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9:50.

[2] 李苗,唐海涛,张世泽.创业型模式:高校勤工助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及其前景展望[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09):23-24,67.

[3] 肖波.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基地建设的实践探索[J].东方企业文化,2012(14):269-270.

[4] 蒋玄.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高校勤工助学途径探讨[J].延边党校学报,2014(05):97-99.

The analysis on promoting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path

WU Qi-ming

(ChengyiUniversityCollege,JimeiUniversity,Xiamen361021,China)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always been the most concerned issue in the country and society.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the sluggish market economy and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graduates,the plight of employment difficulty has not been improved.How to further explore the employment channels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are the problems that al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aced.Work-study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are the further expansion of employment channels,and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employment and the nevitabl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is paper takes th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Chengyi University College of Jimei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elaborates some specific metho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mployment in Chengyi University College of Jimei University,and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the role of professional team building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and promotion in the employment,and explores an effective path for the employment of private collages and universities.

employment;work hard;entrepreneurship;Chengyi University College of Jimei University;work-study-entrepreneurship

10.3969/j.issn.1009-8976.2017.01.035

2017-01-10

新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SWOT分析及对策(项目编号:JAS161017)。

吴启明(1982—),男(汉),福建泉州,硕士,辅导员,讲师 主要研究大学生思想教育、高校就业指导理论等。

G64

A

1009-8976(2017)01-0140-03

猜你喜欢

校企大学生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专业降噪很简单!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大学生之歌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