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2017-04-27崔靖坤徐远博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3期
关键词:启示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

崔靖坤+徐远博

(西南政法大学,重庆,401120)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思维理念,会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带来挑战。新时期的“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特点、新机遇、新挑战,借助于“互联网+”来促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结合,从而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互联网+”的出现,使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更加强调教育的个性化,注重信息传播的平等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具有更强的创新性,这一系列的挑战已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互联网+” 思想政治教育 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践,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制于技术层面,以掌握信息多少来决定话语权进行交往实践,把人蛰伏于信息之下,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阻力,最终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更多的挑战。

自“互联网+”行动计划上升到国家战略以来,逐步激发和释放了传统行业的活力,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跟随时代的发展,因势而动、更新理念、创新实践,走在时代前列。“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要求新形势下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应该以“互联网+”为驱动,利用互联网助推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取得新成绩。互联网拥有强大的用户体验功能和独特的信息传播方式,已然成为知识信息的“供给者”,使广大受众群体拥有前所未有的“网上冲浪”体验,而大学生群体作为信息和知识的最大“消费者”,网络受众数量更是呈迅猛增长之势。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6年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到2015年12月,中国网民数量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数量达到6.2亿。其中在2015年新增加的网民群体中,学生群体的比重为46.4%”。从报告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一方面,随着网络空间的不断治理完善、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形式的移动互联网应用需求量急剧增加,随着需求的增长各类应用逐步被开发和应用。从另一方面看,大学生群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毫无疑问互联网的发展会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诸多影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应对新挑战,是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互联网+”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对社会政治、经济方面带来了诸多变化,而且对文化和思想方面带来了诸多挑战。思想政治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践,必然要借助于一些科技手段来进行,“互联网+”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一)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倾向多样化

“互联网+”就是要把新时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成果和当前的经济社会相互融合,在推动互联网发展的基础上促使社会各行各业快速发展,形成“互联网+”时代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互联网+”的实质是融合,是互联网与各行业发生化学效应后产生的新力量,从这点意义上来说,“互联网+”起到的是催化剂和引擎的作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打破了“课堂+教材”“我讲你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也不再局限于校园、图书馆等一些具体的育人环境。刷QQ空间、发微博、逛朋友圈、网聊网购这些早已成为“90后”“95后”大学生的新宠儿,事实证明,“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催生了校园文化新景观,信息知识的渠道和平台发生了显著变化,出现了更多的互联网信息交往工具和平台,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崭新的育人环境,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在新的转折点上。

(二)破除教育时空限制,强调个性化

“互联网+”具有较强的融合性,可以迅速与其他领域进行融合,产生新的交往模式。正是由于“互联网+”的这种融合性,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限制,实现了教育主體人人化和教育模式多样化,教育主客体间的划分没有以往那么鲜明,人与人之间、信息与信息之间的交互性更加突出,致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打破常规的教育,发掘新的教育方式,更加强调教育的个性化发展。

(三)降低传统信息传播的垄断性和权威度,注重平等性

网络的互联互通一方面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各种信息,开阔了学生视野,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网络信息内容的质量差异,大量充斥西方社会思潮和文化信息,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主流意识导向的权威性,也给社会意识形态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的困难程度,使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主导地位进一步削弱。同时,在“互联网+”时代受众群体既是信息的发布者,同样也是信息的接收者,更加体现了互联网条件下信息接受和传播的平等性特征。

(四)提高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要求,彰显创新性

“互联网+”在技术和思维层面正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对于互联网应用的需求,使得各类“微课”“视频公开课”“慕课”等网络课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互联网教学的色彩斑斓和现实体验的苍白单调有了鲜明的对比,使受教群体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教育方式、方法,还是教学的思维理念,都促使传统意义上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水平差距在“互联网+”影响下逐步缩小,要求结合现代网络通信手段来提升教育质量,拓宽教育内容,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彰显“互联网+”的重要性,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

二、“互联网+”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启示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引导人们树立良好的政治导向,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互联网+”时代是社会经济、技术、科技迅速发展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产物,但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它是一把“双刃剑”,既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也帶来了发展机遇。我们必须有效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结合网络的新特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一)加强思维意识培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适应性

要善于运用创新思维,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新工具,更应是一种新思维。习总书记强调:“研究把握信息网络时代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过好网络关。”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的变化,要想抓住机遇,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建设一支拥有“互联网+”思维的人才队伍。首先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动学习互联网知识开始,了解和掌握受教育者接受互联网信息的传播规律,适应“互联网+”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自身理论体系结构,提升用互联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是对于广大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青年学生,要在坚持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质的同时,依据社会实际寻求“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帮助青年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了解更多的当代中国的发展历程,让青年一代在思想上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实践上积极学习、利用互联网,了解未来中国的发展趋势,提前担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

(二)加大网络空间治理力度,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控性

“互联网+”具有透明性的特点,这也决定了其具有可控性。开放自由的网络空间犹如潘多拉盒子,在满足人们各类信息和知识需求的同时,也为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提供了滋生土壤,对当前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一些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加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确保互联网客观可控,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清朗起来。”“互联网+”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也必然具有有效的可控性才能更好地发展。大力气治理网络空间势在必行,首先注重预防,加强网络舆情测评。结合互联网技术专业化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强正面舆论的宣传和教育,掌握信息优势,剔除不良言论,促成正确价值观导向的形成。其次是加大网络空间监管,做好“把关人”。对于网络空间不能任由其发展,培养专业网络监管人才,筛选网络信息,净化网络环境,对一些恶意的网络言论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有效惩处,积极传播有利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能量,从而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控性。

(三)创新教学内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

“互联网+”的发展影响着受众群体的思想价值观念,要满足受众群体对于理论政策的需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就必须在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上下功夫。首先是内容上尊重差异性。由于不同文化层次、职业类别和社会阶层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需求并不一致,因此要想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程度,就要使理论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众,用通俗的话语代替学术术语,让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地感受理论的作用,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更好地理解理论的内涵。其次是创新改进网络宣传方式,打造全方位网络宣传格局。“要针对社会热点、时政焦点,以案例为切入点,开展线上评论、线下交流的交互式教学模式,增强教学的时代感和现实感,提高教育内容的热度和参与度。”运用传播规律,使传播信息的触角延伸至基层群众,使传播范围更宽,受众更多,可接受性更强。

三、小结

“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互联网不仅改变着学生的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接受“互联网+”带来的挑战,立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手段,把互联网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创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优势,使互联网为思想政治教育所用,化挑战为机遇,以积极代替消极,在网络教学环境中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时代性、时效性得到增强,从而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经济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同等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互联网+”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思维理念,必然会给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诸多挑战和冲击。我们要努力破除“互联网+”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不利影响,抓住和利用好它带给我们的机会,努力探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环境,同时要积攒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07-20.

[2]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J].中国高等教育,2015-02-18.

[3]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6-04-15

[4]翁铁慧.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钱国军.“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1-23.

猜你喜欢

启示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